梁健航
2002年,在泰国学习、工作了多年的朱芙蓉回到中国,发现国内的银饰店很少,并且知名品牌寥寥无几。朱芙蓉曾经在泰国金泰珠宝集团工作多年,银饰市场的巨大潜力激发了朱芙蓉的创业激情。经过三年的国内外考察和精密的策划,2005年,朱芙蓉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把“MGS”品牌引入中国,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差异化路线,使业绩快速增长。目前,“MGS曼古银”已在欧洲与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品牌加盟、品牌直营销售网络,开设了近三百家加盟店和直营店。
朱芙蓉刚回国的时候发现,国内市场产品比较传统,主要是小孩子和老人戴的银镯子。在欧美国家,银饰品在首饰消费中的比率已经上升到了59%,而中国还不足10%。品牌应该如何扭转传统消费观念,开发顾客资源?朱芙蓉采取了差异化手段:先向大众灌输银饰品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再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曼古银通过出版刊物、赞助CCTV模特大赛、高尔夫球赛等手段向消费者传达银饰理念。什么是925银?什么是泰银?银饰如何跟不同风格的服装搭配?这些基本观念,都是朱芙蓉首先引入中国的。
而对定位中高档品牌的曼古银来说,除了深度挖掘产品内涵,抢占大型商场的销售渠道,也是打赢银饰市场的一张关键牌。当很多银饰卖家把销售渠道设在市场或商业街店铺时,朱芙蓉却像卖珠宝和卖高档服装一样,把曼古银搬到了高档豪华的购物商场。直至现在,进入商场的银饰品牌仍然很罕见,正是由于曼古银最早开辟了销售渠道的优势,才抢到了地盘,挖掘到了客户资源。抢占高端销售渠道的差异化选择,奠定了曼古银今天的品牌基调和品牌优势。
而在2014年,中国首家泰国文化主题乐园“广州曼古园”在花都珠宝小镇开业,标志曼古银的文化营销走向了新的阶段。曼古园拥有国内最大的银博物馆、泰国美食餐厅、泰国主题商场等景点,将借助泰国文化,更进一步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籍此机会,《新营销》杂志记者采访了背后的操盘手朱芙蓉女士,了解曼古银在饰品行业中的营销之道。
对话:Q:新营销 A:朱芙蓉
Q:银饰与传统珠宝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
A:我们先把首饰市场做一个细分,从通常的消费观念来看,珠宝价格高昂,处于价格带的上游,能够广泛流通的款式相对保守,普罗大众只能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件,而且金、钻石类商品着重于婚庆市场;合金饰品处身下游,价值感低,是日常的消费品,银饰处于合金饰品中间的价格带。“MGS曼古银”定位轻奢,有特定的消费群体,她们一般从事体面的职业,注重个人形象,在不同的场合有不一样的着装风格,需要个性化、多样化的饰品来搭配,彰显独特的审美。
概括而言,银饰是一种时尚消费品,相比珠宝价格低廉,表现力更强,相比合金饰品更安全健康,更显品味,因此在性价比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Q:在建设品牌之初,您是如何为“MGS曼古银”找准市场定位的呢?
A:要找到品牌建设的方法,了解目标市场至关重要,如果试图吸引某个人,可能适得其反。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我们的团队进行了考察,发现虽然国人佩戴银饰历史悠久,但银饰业态仍处于裹足不前的状态,银饰种类单一,主要是孩子和老人在佩戴。在欧美国家,银饰在首饰总消费中的比率已上升到59%,而在中国,占比尚不足10%,所以我认为,银饰在中国市场,仍有长足的发展空间。2000年,中国的白银市场开放,世界白银市场的焦点和机遇开始在中国汇聚,我意识到中国银饰行业将迎来一场巨大的机遇。
2005年品牌运营初期,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因为“MGS曼古银”品牌定位于时尚高端,对专营店选址非常审慎,同时一线商场对于所进驻的品牌也是非常挑剔的,所以曼古银处在了两难的境地。
但是我们对招商加盟始终坚持严格的标准,让消费者在任何一个店都能享受到同一标准的服务。而且我们的价格始终坚挺,不轻易打折,慢慢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逐渐奠定了曼古银的市场基础。
银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款式的可塑性和价值感兼具,价位能够为中高端消费者所接受,因此,我们把市场目标锁定在一、二线城市,这里的消费者品牌意识更靠前,时尚触角敏锐,讲究生活细节,消费观念趋于成熟。因此,我们几年时间就开设了300多家专营店。
Q:对于未来中国的银饰发展潮流,您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A:随着中高收入消费群体对品质生活需求提升,很多国外高端银饰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抢占市场,除了“MGS曼古银”,还有“TIFFANY”、“FOLIFOLIE”等,供方和需方同时攀升,大大刺激了高端银饰市场的成长。
在未来,资讯的发达会促使人们改变购买行为,越来越紧贴国际流行趋势,一些靠模仿生存,企图以价格优势来刺激消费的低端银饰,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难免被洗牌的命运。同时,首饰的细分化,将让国人有更多的选择,金饰、钻饰、银饰都将得到发展,银饰将从大众观念中的配角身份,逐渐变成主角。
Q:您觉得那些地方最能体现“MGS曼古银”品牌的价值?
A:在银饰系列创新整合方面,“MGS曼古银”不遗余力,每年推出超过500款原创设计,除了以量取胜,还走向越来越多元、全面的趋势,比如一饰多戴的功能性概念,比如多样材质混搭。2014年,我带领设计团队,从时装的透视潮流元素中,寻找到灵感,延伸到银饰工艺的革新上,创造了“透视叠镶”工艺,由此推出全新的“迷幻透视”系列,在工艺感、精巧度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得到了很多时尚媒体的认可。因为这种工艺对宝石原料的耗费较大,工艺难度又比较高,所以价格自然不菲,但消费者很乐意为美好的产品买单。
Q:面对全国多家分店,您对连锁经营管理有什么心得分享?
A:品牌连锁事业如果想要不断扩大,必需要做到内外一致。内是内部的质量,外是品牌的调性。成功的品牌,往往都会自重身价,价格相对稳定,从商品质量到品牌文化一直有掌控。只有通过优质的内容,才能塑造品牌独特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进而产生购买激情。如果消费者能热情地支持一个品牌,就会通过口碑进行推荐,品牌将因此而成倍获益。
中国的商人们,更多的还是在追求短期内的利润,可是没有消费者接受不能保持一致性的商品或服务,所以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人员的管理。
我们公司非常重视培训这一块,包括员工培训和对加盟商客户的培训。在如今的商界,获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要让一个品牌永远符合其身份,它的团队成员必须因竞争而成长,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这是所有伟大品牌背后的潜规则。
凡是用心做的事情,没有十分,也有七分。许多行业的代表者,比如乔布斯,他有极大的热情,靠着这份激情不断推动品牌,不断为世人发布伟大的产品。激情会带来热忱和真正的快乐,会感染人,这也是我带动团队的方式。每一个营销年度完结,公司都会举办总结动员会议,结合政策以激励的方法,激发员工的所有激情。对于业绩不理想却没有改进的加盟客户,我们会陪同他们到同城竞争对手的店铺做调研,体验服务,学习装修和陈列等方面的长处,自然就能反省自家店铺的问题了。
虽然作为一名管理者,但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一名员工,努力把控好每一个环节,上层领导的努力程度决定了整个公司与员工的努力程度。只有最前面的人跑得快,后面的人才会开足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