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阅读资源 加强语言运用

2014-12-18 18:52王碧芬
黑河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景物原文词语

王碧芬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利用文本资源,如优美词句、典型段落、精美插图、文章结尾等,引导学生进行换词、仿写、归纳、补白、续写等形式多样的语言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读写互益,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阅读;课堂;语文;课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应该进行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也应该包括文学的欣赏、文学的创作等活动。笔者浅谈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如何善用阅读资源加强语言的运用。

一、挖掘词语,换一换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例如,《燕子》一文的第二自然段,可以抓住“光彩夺目”进行教学:“光彩夺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春天的光彩夺目?从这些语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表现颜色多、艳丽的词语?“光彩夺目”换成“五颜六色”好不好?为什么?你能用“五颜六色”和“光彩夺目”说几句话吗?这样,通过挖掘词语内涵,学生不仅深刻领悟了词语的涵义,真切地感受到了课文的情感,而且在运用词语说话写话时更生动准确了。

二、善寻句段,仿一仿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其中有不少典型句式、构段方式、写作方法值得借鉴。因此,在教学中应寻找这些资源,让学生动笔仿写,在模仿中学到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

比如,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七自然段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读和思,画出中心句,然后讨论小结作者的读书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作者的写法特点,试一试用“首先……然后……还……最后”练习说话,并填空。学生自读自悟,自说自写,集体评价,基本掌握了这一句式,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通过仿效性的练笔,学生从不同程度上挖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乃至创生了文本的新资源,这正是从读到写、以写促读所展现的活力。

三、善捕空白,补一补

课文中有些内容比较简略,有些比较含蓄,有些则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和拓展的空间。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善于捕捉空白点,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抓文本关键词、读文本佳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以课堂练笔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出来。

例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文中有一段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其中“赞叹”和“议论”是关键词,对于补白起主要作用,我抓住这两个词,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会怎样赞叹和议论?然后出示片段补白。通过看图抓住关键词语补一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看图写话的能力。

四、细察图画,写一写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编者精心设计选编的,它延伸拓展了教学视野,烘托映衬了文字情境,丰富了情感意韵,是教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这些插图有的表现了文章的主要思想,有的表现了文章的高潮,有的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插图利用起来,体现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将相和》中有这样一幅插图: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幅描写廉颇负荆请罪的插图非常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利用课文插图,以《将相见面》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让学生想象将相见面时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对话和心理活动,并且体会廉颇和蔺相如为国事放下私怨,相互忍让的高尚品质。图画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教师应使画面“动”起来,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教师应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通过看图练笔内化语言。

五、理清结构,归一归

阅读文章应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写法。

比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板书,并在引导学生归纳板书后,将他们的思路引导回校园,想一想哪处的景物很有特点,模仿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将校园有特点的景物用一段话写出来,也可以模仿整篇课文的写法来写家乡的景物。这样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能初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用排比、比喻等句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学以致用。

六、巧用原文,改一改

改写是在不改变原文意图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这种小练笔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巧用原文,训练学生想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时可以立足原文,想象扩写,把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比如,在教学古诗《秋思》时,可以先让学生联系注释说说诗意,然后看图创设情境,学生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接着师生合作表演,生生小组合作表演,最后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学生兴致勃勃,积极投入,一篇篇精彩的短文跃然纸上。学生改写过后普遍反映对诗歌的理解加深了。在阅读教学时可以立足原文,删繁就简,把记叙文改写成诗歌。比如教学《祖父的园子》第十七自然段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快速说说这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除了“自由”外,还可以用什么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画一画、议一议哪些词或词组可以看出他们是自由的;最后引导学生变化形式说一说、写一写。无论是古诗改写成现代文,还是把记叙文改成诗歌形式,建立在尊重文本意义基础上进行的小练笔,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七、妙用结尾,续一续

续写是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加以延伸,这种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时应妙用课文结尾,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故事,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发挥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比如《穷人》一课,人物形象生动,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文章。续写结尾“桑娜拉开帐子”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假设,结合课文插图将情节延伸下去:洁白的、打着补丁的帐子被轻轻地拉开了,两个金发男孩正在呼呼大睡,五个孩子正睡在他们旁边,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哦,他们真漂亮!”渔夫说着,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是啊,你瞧他们睡得多香!”桑娜接着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苦一点也要把他们养大。”……这样的练笔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描写渔夫夫妇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感受他们的美好心灵,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描写人物的能力。

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有多个层面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小练笔。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教材、善寻精彩、善捕空白、巧用原文、妙用结尾,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补写和续写,真正做到读写互益,那么课堂小练笔就一定能为阅读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张晓燕.《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2014,(04).

[2]丁有宽.丁有宽与读写导练[M].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5).

[3]冯前英,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景物原文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找词语
景物描写要准确
一枚词语一门静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