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春准
(福建省福鼎市农科所,福建福鼎 355200)
甬优9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型杂交稻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审稻2008023),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引种审定[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福鼎市2010年开始在单季稻区示范推广,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2 000多hm2。经大面积栽培证明,不论作单季中稻或双季晚稻 ,均表现出良好的高产高效优势。甬优9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好,成为福鼎市中晚稻新的当家品种。
青绿,前深后淡,熟期落色好。穗大粒多,抽穗整齐,着粒较密,平均穗长25 cm。谷粒中长为椭圆形,穗顶部谷粒有芒。据福建省2 a引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为中感稻瘟病[3]。栽培观察轻感白叶枯病和细菌性基腐病,遇田间湿度大时易感稻曲病。米质经农业部检测,糙米率80.80%,整精米率73.10%,垩白粒率20.0%,垩白度1.80%,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7.1%,胶稠度86.0 mm,长宽比2.6,蛋白质含量7.3%,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2级优质米质量标准[4]。米饭清香,软而不糯,食口性好。
甬优9号为弱感光性杂交稻新品种[1],属中熟品种。作单季中稻种植,一般为5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50 d左右,生育期随播种期推迟而缩短。植株群体整齐,株高平均125 cm,株型适中,茎秆健壮。基部节间较短,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偏弱[2]。前中期生长旺盛,后期抗倒性好。剑叶挺直,叶片厚挺,叶色
通过对43个田块调查,将产量水平分成3组,经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随着产量降低,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构成有显著差异,高产田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明显高于低产田,但不同产量水平之间的千粒重没有明显差异(表1)。高产田块有效穗数为202.5万/hm2,每穗总粒数平均205.5粒,实粒数175.3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7.2 g。
表1 甬优9号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为了进一步分析甬优9号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对43块田产量结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看出,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为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与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8 1﹡﹡、0.432 2﹡﹡和0.170 2﹡,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相关系数仅为0.092 8(表2)。
从表2中看出,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有效穗与每穗总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为极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表2 甬优9号产量因子与产量的相关系数
根据以上相关分析看出,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单位面积有效穗,千粒重影响最小。因此,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的基础上,主攻每穗总粒数,提高结实率,并兼顾粒重。
合理确定播种期,在中海拔以上作中稻栽培,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低海拔5月中旬播种,双季晚稻一般在6月底播种。秧田播种量8 kg/667m2,大田用种量0.75 kg/667m2,移栽秧龄25 d左右,不宜超过35 d。种子经晒种处理后,用强氯精、多菌灵等药剂浸种,然后捞起洗净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在秧苗1叶1心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 g对水75 kg,均匀喷施在秧苗上,促进秧苗矮壮多分蘖。2叶1心期施3~4 kg/667m2尿素作断乳肥,移栽前1~2 d喷施一些药剂,让秧苗带药下田,减轻大田前期病虫害。
为了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保证充足的有效穗数,同时考虑到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是两个相互制约的产量因子[5],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应做到合理密植。根据甬优9号株型高大、分蘖力中等偏弱、穗大粒多等生育特点,应插足基本苗。中稻密植规格一般为株行距22 cm×25 cm,每667m2插足1.2万丛,丛插4~5株,基本苗数达5万~6万,以保证有效穗数在13万~14万。
根据甬优9号目标产量,结合不同生长期生长情况和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变化,在分析稻田土壤肥力和当地土壤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平衡配方施肥[6]。按氮、磷、钾比例1∶0.5∶0.7施肥,基肥每667m2施有机肥750~1 000 kg、尿素8~10 kg、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7.5 kg。移裁后5~6 d施复合肥20 kg加尿素5 kg,氯化钾8~10 kg作分蘖肥,并结合施用除草剂。穗肥可在倒2叶期施用,一般每667m2施复合肥10 kg或尿素3~4 kg。水稻破口至齐穗期,喷施1~2次叶面肥,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
移栽至分蘖期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返青,返青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当苗数达到目标苗数的80%时要及时烤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和减轻田间病虫害。烂泥田、土壤粘重田、锈水田、肥田宜早烤重烤,反之则轻烤。孕穗至抽穗期保持薄水层,后期以干干湿湿为主,不宜断水过早,以达到养根保叶增粒重的目的。
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合理用药,减少药害,提高防效,将病虫害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苗期重点防治稻蓟马和白背飞虱,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破口抽穗期重点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病害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和细菌性病害,山区冷烂田尤其要重点防治细菌性基腐病,灌浆成熟期要注意防治稻曲病。
[1]王金才.优质稻甬优9号山区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31(1):43.
[2]林友根,王新斌,郑智明,等.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9号在浙江温岭的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8,23(5):51-52.
[3]林桂武,郑春寿.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9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1,29(1):34-35.
[4]周祖昌,陈文伟,鲁贤平.单季晚稻甬优9号在天台的种植表现极其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8(3):330-331.
[5]张 胜,林太赟.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分析[J].中国稻米,2011,17(3)59-61.
[6]陈家林.甬优9号隧道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