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琰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境;语言;
竞争;游戏;练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101—01
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中学习,他们才能学好数学,数学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要想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新教材的每一课都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学习,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情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创设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如,教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王爷爷在麦地边上种了几棵玉米(出示课件,4棵玉米的种植地,每棵玉米有3个玉米棒,显示王爷爷拿着铁锹离去的动画),然后问学生,王爷爷一共有几个玉米,并让学生列出算式。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一只猴子偷走一个玉米的过程,然后问学生还剩几个玉米,怎样列出算式。这样的教学,入情入理,情境与数学问题相映相融,学生学习起来心情舒畅,兴趣盎然,整个学习过程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利用语言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还要将死板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甚至幽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的风趣语言来感染学生。如,在学商的变化规律时,笔者在上课时从口袋里掏出12块糖,并把这些糖平均分给第一组的6个学生,让学生说出每个同学分几块,怎样列出算式。然后又拿出12块糖,凑成24块糖,平均分给这6个学生,让学生说出每个同学分几块,怎样列出算式。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被除数扩大多少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多少倍。用同样的方法增加学生人数,糖的块数不变,总结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这样形成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
三、利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等特点,开展“看谁学得又对又快”、“看谁摆得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小能手”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要求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在知识巩固这一环节中安排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模拟现实的各种活动中,学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一种学有所获的快乐。例如,四年级下册学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后,让学生做站方阵的游戏,玩手拉手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封闭图形的规律:棵数=间隔数。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了枯燥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利用开放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往往呈现出短暂、易于迁移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编题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编题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笔者在编题练习中,对不同年级运用不同形式的训练。如,选择合适的条件或问题把题目补充完整、仿照某题编题、看图看式编题,看文字或关系式编题等。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了巩固。
总之,利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学生爱学数学,能够使教师教得轻松快乐,学生学得其乐融融,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笙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