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这是我们党在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体现了从“管理”国家向“治理”国家的理念飞越,进一步彰显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关系平等化、治理手段柔性化和治理理念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淮安作为快速崛起中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在创新和推进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将牢牢把握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跨越转变,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对淮安社会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取得新的成效”的殷切希望为指引,全面落实深化改革,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从突出问题下手,从群众需求入手,从基层基础着手,努力建设水平更高、特色更鲜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社会治理样板区。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实效化运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树立“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找准主方向和发力点,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要以问题的存在领域决定社会治理的内容,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工作的主动性。要以问题的治理方向选择社会治理的路径,认真把握问题产生的外在环境和内生因素,瞄准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做决策、拿举措,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工作的针对性。要以问题的解决成效评判社会治理的成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评价机制和民意反馈机制,将衡量工作好坏的关键落实到问题的有效处置上来,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效性。
践行群众路线,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亲民化发展。社会治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我们必须以群众路线为根本,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落实“枫桥经验”,提高新形势下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社会治理,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将群众参与贯穿于重大决策的全过程,确保民意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要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监督者,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和合理监督渠道,建立健全以民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和检验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要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受益者,推动社会服务从“政府本位”到“公民本位”的转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打牢社会治理长效化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按照“工作在基层、问题在源头、重心要下移”的原则,把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做实做强。只有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长远发展。要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坚持“整合资源、方便群众”,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政法、信访、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要完善基本网络格局,深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科学划分网格、搭建工作平台、健全运行机制,加快实现全市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促进公共服务在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在社区扩大,群众自治在社区加强。要提升基础工作水平,扎实推动重大事项“稳评”、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群管理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坚持规范运作、务求实效,努力把工作做在源头,把问题处置在萌芽。
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创新体制机制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紧迫需要。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迈出创新的脚步,才能解决当前社会治理遇到的结构性、制度性难题。要创新法治保障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拓展完善社会治理的法治途径和手段,进一步树立全社会对法治的尊崇和信仰,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全面探索社会组织培育新模式,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积极向社会组织转移可以承接的政府职能,培养造就一批有资质、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规范的社会服务。要创新舆论引导协调机制,推动部门与媒体的互动合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主阵地”效应和网络媒介“新平台”优势,加强对重大舆情的有效应对和引导,抢占话语权,激发正能量,为社会治理工作营造更为有利的舆论环境。
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信息化保障。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推动社会治理扁平化、快捷化的重要驱动。我们必须充分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把社会治理与信息化建设有效融合起来,为创新社会治理铺就“信息高速路”。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市县两级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着力构建“市县一体、部门联通、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平台,打破条线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鸿沟”。要加强信息采集管理,进一步构建“基础庞大、覆盖全面”的信息员队伍,建立重点信息即时报和零报告制度,探索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上报机制,实现各类社会治理信息收集工作的常态化,最大限度丰富中心信息资源。要加强信息有效转化,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治理信息的准确研判和综合利用,着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平安法治建设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
突出文化引领,探索形成社会治理地域化特色。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发挥着凝聚价值共识、促进社会认同、增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作用。我们必须立足淮安深厚的人文底蕴,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带动力、感召力,积极打造社会治理特色品牌的地域优势。要注重周恩来精神的榜样引领,推动广大干部践行亲民爱民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社会治理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向“民本化”发展。要注重新时期淮安精神的感召带动,把“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的宣传之中,增进人民群众对社会共治的价值认同,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特质。要注重特色工作的理论提升,坚持围绕淮安社会治理领域业已形成的特色亮点,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反作用于指导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相互促进,真正把亮点上升为品牌、特色演化为模式,努力推动富有淮安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