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
摘 要: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 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领导集体在执政实践活动中逐渐探索、开拓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经历了从土地革命时期的萌芽、酝酿,抗日战争时期的提出形成到建国后丰富发展的曲折历程,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血。
关键词: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酝酿、萌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酝酿、萌芽期。 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探索还处于孕育阶段,并没有明文的说法或者表述,但是在党的许多文献和毛泽东的著作中已经折射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光辉。例如1934年1月,毛泽东在《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方针和任务》的文章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2]可见党已经注意到用无产阶级的文化来教育和服务群众这个科学命题,已经将教育群众的重要意义和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了,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同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以江西长冈乡的工作人员为模范,指明党的工作人员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实意的爱戴、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毛泽东的这一论断已经暗含了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元素。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提出、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是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提出、形成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概念,而且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一封信中,谈到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所写的意见中,首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全新概念。他在信中写道:“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该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可见,“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阶级思想进行客观批判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40年1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内涵的最初表述。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談会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原则性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所以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完整、真正意义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个重要命题。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经典论述,是党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并且从无产阶级价值观的角度视为人民服务为检验共产党员行为的最高价值准则。
1944年10月4日,毛泽东在对解放日报社和新华社的全体工作人员的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说法。他认为:“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如果我们革命队伍里,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革命的进程也就可以加快些了”1945年4月24日,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号召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党的七大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完整的论述,首次被提到“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丰富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角色转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鉴于党执政后,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毛泽东进而突出强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对此,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20世纪50年代后期,针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倾向,毛泽东于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着重强调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1957年3月,毛泽东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强调:“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963年,毛泽东在挥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参考文献:
[1]、[5]、[6]、[8]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页、第855页、第1004页、第1027页.
[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193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