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效益的分类及高等教育对收入外溢的影响研究

2014-12-16 18:25:30梁日杰
2014年32期
关键词:分类

梁日杰

摘要:本研究论文对教育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货币效益和非货币效益、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市场效益和非市场效益逐一作了研究;最后,对高等教育对收入外溢的影响引用资料作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教育效益;分类;收入外溢

在论及和计算教育效益时,依据其研究内涵及运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类为直接效益(direct benefit)与间接效益(indirect benefit)、货币效益(monetary benefit)与非货币效益(non-monetary benefit)、内部效益(internal benefit)与外部效益(external benefit)、以及市场效益(market benefit)与非市场效益等。以下针对这些类别进一步研究。

一、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

教育的直接效益意指个人在完成某一阶段教育后,一生收入的净额,接受不同教育的人会有不同的收人,其差异源自于他们所受不同程度的教育。至于间接效益是是指社会因个人接受教育而对社会整体的贡献及经济增长的利益。教育可以提高人民的知识,增进国民的健康,减少犯罪的倾向,因而培养健全的国民与公民,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促使政治的进步与革新,这些都是教育投资所产生的间接利益。其次,由于提升教育人力的素质有助于增加工作效率与生产能力,因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货币效益与非货币效益

教育效益如果以货币(monetary)的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货币效益与非货币效益两种。前者以货币的多寡表示教育效益的大小,后者则不以货币的数量表示。货币的效益通常是以收入(earnings)多少来衡量,收入的种类很多,包括薪金、红利、利息、租金等。为正确衡量教育收益,一般都以薪金表示。因为薪金来自教育生产力的收入,可以代表劳动力的价值量,其他各项或来自利润,或来自继承,均不应包括在内。非货币收益则是不以货币价值量衡量标准的其他教育收益,褚如政治、社含、文化等因教育投资所获的效益。

三、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

凡由受教育者本身或教育生产因素本身所产生的直接利益,可称之为内部效益;反之,非由受教者本身所获得的利益,即称之为外部效益。外部效益可以用外溢(spillover)利益来说明。教育过程虽在某一地区或学区中进行,但教育的利益不一定在同一学区内获得,例如某人在甲地接受教育,学业后可能到乙地工作,则我们可说其利益外溢到乙地,对乙地有所贡献;外溢利益也可指父母接受教育后,其利益外溢到子女。

四、市场效益与非市场效益

教育效益如果以劳动市场划分,可以分为市场效益与非市场效益。前者是教育产生的人力資本在提高工作生产力后带来的收入增额,可以从劳动市场收入的增额和经济的增长两方面加以探讨;后者则是指个人非劳动时间利用人力资本的效益,因为教育能增加个人在家庭及社区的生产力,而个人的非市场效益包括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个人健康、提高配偶健康、延长个人寿命,以及提高快乐指数等。这些都归因于受教育者调整个人行为以管理自身健康、运动、减少抽烟、照顾小孩、劝告配偶注重健康,以及从事避免疾病和意外的活动等等。另外,属于社会的非市场效益则包括受教育者对公民组织和公益组织的贡献(McMahon,2010)

总之,教育效益类别归属视研究者运用类型之不同及分析便利而定。

五、高等教育对收入溢酬的影响

经济学家探讨正规教育对劳动市场收入能力增加的贡献,最直接的方式是计算劳动人口中不同教育程度者收入的差异。通常,研究所毕业生的收入高过于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而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又高过高中毕业者或大学肄业者的收入(Hill,Hoffman,&Rex,2005),多出来的收入称之为收入溢酬(premium)。

美国学者Murphy&Welch(1992)发现,大学毕业的男性劳动者在1963年的收入高出高中毕业男性劳动者40%,1971年达48%,1970年代后期则因大学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及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职场而降至38%,1989年又攀升至58%。这样的收入差异在女性劳动者及不同种族的劳动者身上也观测得到(Becker,1992;Murphy&Welch,1992)。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学学历人口的平均年收入比高中学历人口的平均年收入高出74%~87%(依年令有所差具)(Hill,Hoffman,&Rex,2005)。Hill,Hoffman,&Rex(2005)也发现,对于年龄介于35~44岁之间的男性全职劳动者而言,学士学历者和高中学历者的收入差异从1980~1984年间的38%提升至2000~2003年的94%,显示男性大学学历劳动者与高中学历劳动者的薪资差距逐渐扩大。McMahon(2009)研究发现,自1980年起,高中教育程度以下的劳动力需求和低技术劳动力需求都在降低,导致男性高中肄业者的实际收入自1980年起下降10%。1980年代,其收入是大学毕业生的72%,但是到了2007年仅剩下43%。根据美国人口普查资料,从1971~2008年,各教育程度全年全职者的收入中间值来看,女性高中肄业者的收入从约24,000美元跌至18,000美元,而男性高中肄业者的收入从约41,000美元跌至约27,000美元(以2008年的美元币值为准),跌幅相当明显(College Board,2010)。196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生的一周工资仅为高中毕业生一周工资的1.5倍,但是到了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一周工资已几乎是高中毕业生一周工资的两倍之多,呈现正增长的趋势(Autor,2010)。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2010)针对31个国家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程度者的收入是低教育程度者的153%。其中,有21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收入溢酬超过50%。在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卢淼堡、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共和国等国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历者享有显着的收入溢酬,他们的收入高出高中

学历者和非高等教育的中等教育程度者至少80%。在OECD国家中,大学教育程度者与高中程度劳动者的收入差异不断的在扩大,这样的溢酬也反应在那些在职场中累积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身上。收入溢酬在2008年的前10年上升最快,这样的状况在德国与匈牙利特别明显,这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达成度低于OECD的平均(OECD,2011)。(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冉静《浅谈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7期

[2]霍晋琪《教育经济主义的反思—以我国高校扩招为例》,《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第7期

[3]郭萧雅等《教育经济学:阐述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7日

猜你喜欢
分类
2021年本刊分类总目录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大众健康(2021年6期)2021-06-08 19:30:06
星星的分类
我给资源分分类
垃圾分类,你准备好了吗
学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22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