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形成的内生动力机制试谈穆棱河流域

2014-12-16 07:58李景祥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城镇流域

□ 李景祥

穆棱河全长834公里,是穆棱河左岸最大支流。流经穆棱、鸡西、鸡东、密山、虎林等五个城市,形成了穆棱河城市带,城市性质也均属于煤城、林城、农垦城等资源型城市。在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国务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认真研究穆棱河流域小城镇形成的内生动力机制,特别是清末民初这段转折时期的规律就更有特别重要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穆棱河流域开发启动的历史背景

穆棱河流域开发,在小城镇兴起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穆棱河流域开发促进与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但是穆棱河流域开发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启动的,即沙俄等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肢解中国、中俄边疆地区形势趋紧、清政府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启动的。

1860年与1886年,于兴凯湖畔举行的两次中俄界务会勘,尤其是第一次界务会勘,使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对穆棱河流域中俄沿边空虚、有边无防的防务形势产生了危机感、紧迫感与责任感。但这一地域又被清政府封为龙兴之地,列为禁区,不准平民百姓进入,更不准开发。以吴大澂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官员纷纷冒着罢官撤职与身家性命难保的风险,提出解禁与垦荒实边的谏议。迫于无奈,清政府终于准许开发,并在距第一次兴凯湖会堪20年之久的1881年,派吴大澂到吉林垦荒实边。

当年,穆棱河流域即宁古塔地域,归吉林管辖。吉林垦荒实边是以珲春、三岔口和南岗为中心而展开的。穆棱、密山两地相继展开,但密山地域的开发较之珲春等地慢半拍。直到1889年,密山才正式挂牌成立了密山招垦局,穆棱河流域的鸡西、鸡东、密山、虎林这个后来形成的穆棱河城市带的垦荒实边才正式拉开大幕,从此,穆棱河全流域开发也就全面启动。

二、穆棱河流域开发的创业就业凝聚人气,促进了资源开发型的城镇规划设计

无论是农垦型,还是工矿型小城镇,都是以资源富集的自然优势,政府出台的政策盆地效应,吸引与凝聚了大批的创业就业移民,形成了旺盛的人气,建起了村屯群落;继而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了集市贸易,逐步成长起一批具有辐射与带动作用的小城镇。体现了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创业就业和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为追求目标的城镇理念精神。

穆棱河流域开发是比较早的,最早可追溯到渔猎文化时期。真正进入政府主导型的农业开发时期应该是在清末民初的垦荒实边时期。穆棱河流域开发是继吉林图门江开发之后,借鉴成功的经验,先后形成了诸如“招垦移民”、“扶持移民”、“奖励垦荒”等一整套的制度体制,很像现在的项目招商机制;在垦荒实边的组织形式上也形成了一些类似合作经营的雏形,有效地凝聚了人气,增强了由村屯群落向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据清末民初东疆开发和人民反侵略斗争等史料记载,续放垦荒就是招垦移民的重要举措之一。《吉林全省放荒规则》规定,东北沿边各县每垧荒价较腹地各县低一半。密山县垦务股从1913年1月到4月,共放出七成收价荒地29 437垧5亩3分、平阳镇出放上等街基6 750方丈、下等街基38 130方丈;依兰至密山官道的大小五站地方之官荒也在同年丈放,并堪择适宜地点出放街基,以为依密两县交通适中之点,政治农垦用作联络机关。实施过程中,又将催垦政策调整优化为抢垦政策,从而彻底解决了领荒者揽而不垦、垦荒者欲垦无荒的问题,大大缩短了垦荒时间。从“五年六租”即限五年内垦齐,缩短至三年一律垦齐,收到了一举多得之效。从1914年到1929年,密山县垦地面积由21 800垧,增至46 935垧,增长115.3%;虎林县由3 200垧增至5 000垧,增长56.3%;穆棱县由17 100垧增至24 274垧,增长41.9%。从1914年到1930年,东宁、宁安、密山、虎林、穆棱五县,人口由184 600人增加到378 349人,增长105%,“兴盛之速殊为意料所不及”,大有“地方安谧、垦户云集、蒸蒸日上之势”。

由此可见,垦荒为内地移民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配套而又积极的吸引与保护移民权宜的政策,凝聚与增加了人气,进而促进了村落集群化与中心小城镇的崛起。依密两县交通适中之点,政治农垦联络机关的街基,即是小城镇区位规划的首选之地。

三、穆棱河流域开发的机制模式,促进了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兴起

穆棱河开发既有农业开发,又有矿业与林业开发,但是开发的模式机制受日俄等列强的影响并不落后,尤其在垦荒实边的农业开发上,引入了先进理念与经营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了农垦规模化、集约化与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了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崛起。沿穆棱河流域形成一条呈条带形分布的农垦型的小城镇群,有的还与工矿型的小城镇相交织,形成了某些具有辐射与带动作用的中心城镇,其规模与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也进一步加强。

吉林省及宁古塔地域开发较早,尤其被列为开发中心区域的珲春、三岔口等地,垦荒实边的模式竟然成立起垦荒社。仅珲春一地,就成立起了春和、春方、春华、春集、春融、春阳等6个垦荒社,垦地5 620垧;南岗地方(今延吉市)设志仁、尚义、崇礼、勇智、守信、明新等6个垦荒社,垦地18 939垧;五道沟地方设立春仁、春义、春礼、春智、春信等5个垦荒社,垦地3 037垧。总计成立了17个垦荒社,如果再加上靖边营在黑顶子屯垦的144垧,总计垦地27 776垧,其耕种规模已十分可观,聚集人口虽没明确的统计数据,但数量也一定不小,对小城镇兴起会产生不可低估之作用。

边防驿站与道路建设,也是边防建设,加强了穆棱河流域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交通网络化,强化了服务功能。史料记载,1881年,珲春首位副都统依克唐阿带领靖边军分段修筑了通往吉林、宁古塔、东宁三条道路、30所驿站。仅宁古塔境内就有新官地、玛勒瑚哩、老松岭、萨其库、湖珠岭五个驿站,将期间的小城镇连接起来。1908年(光绪34年),陈昭常、吴禄祯督办边务,再次修筑从吉林到珲春、宁古塔的道路,还安设电线、开办邮政以通信息,加强了对外联系,改变了闭塞状况,活跃了集市贸易,促进了中心城镇与沿边城镇建设。密山县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城镇之一。

四、穆棱河流域矿业与林业等富集资源开发,加快了工矿型小城镇建设

矿业开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对资源开发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作用尤其明显。位于穆棱河上游的穆棱矿,就是矿业资源开发的典型之一。这座煤矿是由白俄人与吉林省政府合办的混合所有制的煤矿企业,成立于1924年,总投资哈大洋600万元,从业人员达1 500人,日产煤炭平均1 021吨。到1936年,年产煤炭达103 419吨。著名的爱国主义学者、我国矿业开发奠基人孙越崎先生,就曾以科技报国的热情投身于该矿勘探建设,被誉为北满第一井的穆棱二井,就是由他亲自设计与组织施工的。具有西方工业文明与管理理念的穆棱矿,很快投产达效。煤矿招工吸引了大量携家带口的山东移民,带动了服务煤矿生产生活等社会事业发展。位于中东铁路线上的梨树镇,既成了煤炭的集散地,也成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工农商服各业兴旺,一个煤矿资源开发型的小城镇也相伴而生。这个小城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抗日战争中都曾做出过重要贡献;解放战争中,在陈荣华、钟毅同志领导下,对军工生产、煤矿民主改革、人才培养、支前等都发挥过特殊作用。现在也是鸡西梨树区所在地。

象鸡西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满洲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密山煤矿等,均成立于1935年,都以股份合作的资本运作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其吸纳移民矿工均达千人左右,其所在地也都缘煤而生崛起一座矿业开发型的小城镇。黄泥河子、滴道都成了直鲁等地移民创业就业之地。随着煤炭开发规模扩大,吸纳移民能力提高,生产、生活服务需求的增加,以煤为主的各业逐渐兴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与辐射能力也不断提升,中心城镇的地位作用充分地显示出来。直至解放后,也都分别成了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工业文明的输入,工业管理模式、理念也都向农业生产领域渗透,公司化管理模式也在穆棱河流域农业开发中被广泛应用,公司化管理在垦荒实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吸纳移民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因而也提升了农垦型小城镇的发展质量。在宁古塔地域也涌现了一批农垦公司,经营多元的阜宁公司就是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该公司是军阀张宗昌接收东宁县富宁屯垦北公司的旗下公司,公司占地范围东至俄界,西至细鳞河,南至太平岭上分水岭,北至窝集嶺。东西70余里,南北90余里。已垦土地全由佃户耕种,每垧每年纳洋元2角5分。为提高效率,该公司还引入美国坐犁、撒籽耙地机。1916年,出资俄银3万多元,在中东路五站地方的中国界内创设“中华市场”,出放街基,不久即有600余户中国商民在这里落户。到1918年,已有各类商号587户之多,临时的小营业尚不在此数之内。此外还出资开辟寒葱河至太平岭的山道750里,创立两级学校一所,设有土城子、小绥芬金厂、八里坪等小学,强化了社会公共服务。对促进资源型与边境贸易型的小城镇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穆棱河流域小城镇生成机制及其意义

穆棱河流域小城镇尤其是资源型的小城镇生成机制,简言之就是资源开发促进了产业聚群,提升了吸纳创业就业移民的能力,推动了资源型小城镇的崛起。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增加与实力的提升,城镇的规模、公共服务以及辐射与带动能力也都不断提升。穆棱河流域的城市带及其小城镇群,90%以上均属于资源型城镇,均具有依资源开发而生,伴随资源开发而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但是属于一次性资源开发的矿业城市,则会随着资源递减、开发规模的缩小,而出现萎缩或衰老的可能,尤其是煤炭开发型的小城镇。

穆棱河流域资源型小城镇生成机制,符合城镇互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对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实施新型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产业决定财政收入水平,城市经济实力与支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也是城市的规模。因此,城市规模的确定以及阶段化发展目标选择,以避免“小马拉大车”、“壬吃卯粮”,甚至逆城市化的现象,尤其是房地产与土地城镇化的现象。应从产业及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设计城市性质、功能、承载能力,认真规划层次结构、功能区布局,既与经济发展水平、远景目标相适应,又与中心城镇、小城镇以及村镇相协调。打牢产业基础,有序推进城镇化与城市一体化。

其次,实施新型城镇化,要有充分的创业就业机会。坚持以人为本,让进城的农民与城里人一样过上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以雄厚的产业基础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以优惠的政策与平等的竞争环境激发进城农民与所有劳动者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使之有稳定的收入、有承担城市生活成本与各种可能出现变故的能力,要将产业吸纳农民工就业、政策鼓励劳动者创业,财政公共服务与公共基础设施载荷能力,作为新型城镇化模式设计与经济选择的重要元素和依据,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定向,推进具有地域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再次,实施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开发型产业,一般都具有粗放性、产业链短的先天不足。穆棱河流域的资源开发性产业也都大同小异,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变,但距离精细化、高端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显得严重不足,国务院最近出台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和推出的。因此,穆棱河流域的新型城镇化要以产业升级转型做支撑,要根据产业发展的现状,借鉴和移植成功的模式,搞好体制机制创新,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做实、做深、做细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积蓄后劲,夯实基础,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小城镇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藏曲流域任意带独立坐标系的建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