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于皛,张美琴,王怡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1]。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位居我国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2]。高血压被认为是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3]。多数研究聚焦于高血压发病的机制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忽略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人的积极作用[4]。随着“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各级医疗机构意识到某些行为能促进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健康理念普及速度较慢。上海市经济条件较发达,居民对科学的健康理念接受能力较强。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2013年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人的定期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定期随访干预对病人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确诊的1 227例高血压病人。其中1 176例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并参与随访干预,占95.84%;51例拒访,占4.16%。经过1年的随访干预,失访151例,共有1025例高血压病人完成本次研究,其中男489例,女536例,年龄34岁~86岁(55.80岁±6.29岁)。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建立医生负责、护士参与的高血压定期随访干预小组,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社会、家庭情况,制定1年4次高血压健康干预计划,监测病人血压情况,提倡不吸烟、限量饮酒、遵医嘱服药、体育锻炼、低盐饮食等健康行为,用自制居民健康相关调查问卷,以门诊复查时面对面调查、电话随访或入户调查等方式填写问卷,比较随访干预前后6个月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改善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
1.2.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进行χ2检验,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表1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例(%)
2.2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健康行为改善情况(见表2)
表2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比较 例(%)
2.3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情况(见表3)
表3 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血压指标比较
对高血压干预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结局期较基线期改变情况进行分析[5]。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验证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作用[4],随访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的建立、血压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访干预是临床高血压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和入户调查等方式随访有利于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服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6]。定期指导与督促病人复查、加强运动和戒烟,督促病人落实自我健康行为,及时给予病人指导和帮助,使病人的良好健康行为长期并持久地坚持下去,将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或减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7]。
近年来,居民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费用逐渐上升,成为许多病人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8,9]。通过对高血压病人实施随访干预,控制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控制医疗费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表明,通过随访干预,减少了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病人的高血压症状得以控制和缓解,同时对降低病人疾病负担效果显著。
[1] 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 communicable disease 2010[R].Geneva:Switzerland,2011:1.
[2] 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8-47.
[3] 张福英,屈跃丽.难治性高血压62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8):1025-1026.
[4] 张雪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相关健康行为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9):572-574.
[5] 王剑利,吴寿岭,李云,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7):666-670.
[6] 雷松蕙,全鹏,李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社区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9):723-724.
[7] 万丽红,邓石凤,张小培,等.不同阶段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28-431.
[8] 张娟,邵瑞太,梁晓峰,等.日本和芬兰心脑血管疾病发展变化及其防治策略的对比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6):640-647.
[9] 杨海兵,沈洁,贾秋放,等.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3):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