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课,让 读 唱 主 角

2014-12-16 00:37陈小晶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关键词:木兰感情课文

陈小晶

(昆山娄江实验学校,江苏 昆山 215300)

一、品读文本,体味语言魅力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语文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研究语言文字魅力的课堂,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体味文本承载的深刻内涵。语言是品读文本的起点和终点,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如果语文课堂没有了语言的品位,那必定是没有“语文味”的。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印象颇为深刻的公开课——《那树》。这是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的一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参天大树造福于人类、但最终还是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都市文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授课老师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品读”二字上,七八年过去了,上课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课堂中的精彩更是俯拾可得。执教者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而读之”,第一遍学生轻声自读文本,第二遍学生分小节朗读,第三遍老师泛读文本。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接触了文本,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到文字中品读品味,充分感悟语言文字中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第二个环节是“咀嚼品味”,让学生自己圈点勾画,咀嚼品味文本语言,并写下自己的感悟。第三个环节是“说东道西”,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当时我充满疑虑,在老师毫无点拨分析的情况下,要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自己品味、自己感悟,并在这么多听课老师面前发言,他们有话可说吗?而学生的回答却是出乎意料的。有学生说:“当那条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这一句中三个“当……时,它就立在那里”构成了排比句,说明那棵大树经历了城市的变迁,目睹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有学生讲:“那棵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焰火一样繁密”这个比喻很新奇,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那棵树蓬勃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还让我眼前浮现出了这棵强壮稳固的大树的形象;有学生这样表达,我觉得“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这句话中,“端详计算过无数次”说明人们想砍伐这棵树的阴谋已经策划已久,“依然绿着”读来很可悲,这样一棵对人们无私奉献的树,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毫无察觉,显得如此无辜;还有学生这样分析,我想说说文章第9、10、11小节中描写大树被砍伐的语句,“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咬下去”、“嚼碎”、“呻吟”、“割下头颅”、“切断动脉静脉”这些词语不仅表现了人类的残忍,还让我深切地感到这棵树是有生命的,人类为了城市的发展充当了“刽子手”。更让我悲愤的是“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撞树而死,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那么谁为那棵树偿命呢……学生通过品读产生的感悟多么精彩啊,学生通过品读感受到的文字多么美好啊,这些收获难道不比那些条分缕析得来的写作特点、文章结构要重要得多、精彩得多吗?

品读文本的环节,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设计的,但常常是蜻蜓点水、走个过场。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多次接触文本,沉浸到语言文字中细细品读,通过细嚼慢品,感悟到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朗读文本,以读传递情感

翻阅《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在九年制义务教学中被反复强调。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由此可见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文字作为情感的载体,本身也是具有生命节奏的,它也需要呼吸,有自己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变得有些无所适从。平日听课时,常见老师要求学生:“你能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吗?”那么怎样才能有感情地读,读出什么感情呢?老师只有要求没有技巧点拨。结果学生的朗读必然让老师再度蹙眉。即使再精彩的文章,如果一味要求学生机械重复地读,学生迟早也会读烦读厌,读得失去兴趣,更何来感情呢?因此,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授《木兰诗》第二课时,我把朗读及技巧点拨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并且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有学生选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认为这句话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和矫健英姿。我乘机追问,是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木兰形象的?你认为该怎样处理这些词的朗读呢?学生找到了“万里、度若飞”,可以用语气重音凸显这些词语。学生在此启发下,又找到了“大点兵”,表现战争规模之大、情况的危急,“愿为、替爷征”说明木兰下定决心替父从军,“十二转”、“百千强”表现了木兰立功很多,“不用”、“还故乡”表现她不慕荣利,怀念故乡,也应该读出重音。还有学生选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认为这句话表现了全家人迎接木兰归来的喜悦和激动。我赞赏了学生的领悟力,并提出该以怎样的语速和语调读这句话?学生认为用稍快的语速和略高昂些的语调来读,更有利于喜悦之情的表达。我及时点拨学生,可以通过语调的快慢、高低表现感情的不同。喜悦的感情语速较快、声音高昂;悲伤的感情语速较慢、声音低沉。然后又以“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为例请学生揣摩如何朗读。这句话表现了战地生活的艰辛和木兰的英勇,学生立刻体会到应读得慢些、低沉些以烘托一种悲壮的战地氛围,而重读 “朔气”、“寒光”、“铁衣”这几个词,能使艰辛的战地生活具体化,也更有利于表现木兰勇敢的形象。在指导方法的同时,我还穿插齐读、单读、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重点句子、重点小节。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学生的语势越来越强烈,情绪越来越高昂,不仅了解了木兰的内心世界,体会了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更产生出对木兰的钦佩与敬重之情。此时,已经很难区分声音和情感。

朗读应该是贯穿语文课堂始终的活动,如果没有朗读声环匝的课堂,必然是没有生机、没有灵性、缺乏情趣的课堂。指导学生的朗读应视学生、课文而定,不宜千篇一律。只要我们因文因人而异,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之中,那将是最有语文味儿的课堂。

三、研读文本,启迪学生思智

宋代教育家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开展研读就是鼓励学生审视研究文本,在读中发现问题,并在读中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分析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闸门会被打开,学生的思智会得到启迪。

当然,对文本的研读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如苏教版八年级下的《散步》一文是莫怀戚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小散文。课文写的是母亲、“我”、妻子、儿子一家四口、三代人一起散步,中途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我设计的主问题是“这是怎样的一家人?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学生轻松地发现,文章要表现的是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讲授至此,学生都认为已经完全读懂了文本,课文的讲授也就结束了。此时,我让学生再次研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中,作者为什么要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此问题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以学生的质疑为契机,引导学生再次投入文本,寻找答案。在新的认知冲突和阅读动机的驱动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过去要珍惜,未来要珍爱,我和妻子肩负的正是承前启后的重任。说“整个世界”正表现了“我”作为中年人对生活的责任感。学生正为自己的研读所得沾沾自喜时,我提出:“课文第四小节的景物描写之后,为什么要加一句议论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有了上一轮的铺垫,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母亲是年老的生命,儿子是正在生长的生命,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孝心”和“责任感”,是对生命的一种关爱。至此,课文的第三个主题也就豁然开朗了。

步步深入地引领学生研读文本,不仅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延伸了思维的深度,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正如朱子所说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语文课,让读唱主角。用品读形式体悟文字的无穷魅力;用朗读形式涤荡学生自身的情感;用研读的形式,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中的读必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读的风气必然会越来越浓,读的形式也必将会越来越纷呈。

[1]韩彩虹.品读文字享受语言魅力.2010(1).

[2]刘瑞港,郭莉莉.三个关键词解读《散步》[J].中华活页文选,2010(8).

猜你喜欢
木兰感情课文
木兰剧片段展示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