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增锋 李传义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政治教学部,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自上世纪80年代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校就在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所积累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也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同时由于教育的对象日益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的形势,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本文将此作为一种契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对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等学校不仅担负着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塑造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事实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重要作用[2]。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走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未来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走向时代化教育,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依据新情况、新形势,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经典作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宣传和普及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表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随着理论的创新,武装群众、掌握群众、宣传群众的方式也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世情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方式,使之能够更适应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实践主体。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客观形势和面临的对象已经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意识形态和价值文化的渗透,淡化马克思主义,推销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时,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撞击,信息交流空前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日益发达,致使信息传播过泛,混淆视听,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任务迫在眉睫。因此,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与迅速而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相适应[3]。
1.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能够将隐性课程理论自觉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以相对隐蔽的方式,通过塑造并且运用校园文化、教学细节及校园环境,确保其能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取更多的思想与经验的一种教育路径[4]。
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显性教育的一种延伸应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间接性,在教育环节又具备主体自主性、过程的开放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其优势在于,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手段,做到寓教于乐,能够在实践环节穿插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我国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期的研究探索阶段,还不具备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的论述。其实,思想政治教育越成功,就越注重暗示与渗透方法的运用,只有在潜移默化之中才能够让教育对象所受到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所以,加强“显性”与“隐性”实践方面的创新,就需要将主体、载体及环体三个方面的工作加以统筹。
2.努力创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程质量高低,学生能够获取多大的效果,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创新。”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注重方式方法上的创新[5]。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及教育方面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同时对于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互联网的来临,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及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拓宽,信息量也不断增加,两者的教育内容更丰富,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将两者的针对性提高了,使得教学双方拥有更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多媒体课堂的出现,让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多样性和生动性。多媒体课件的融入,为教师和学生营造出活泼的、动态的、立体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革新,将主动权让给学生,对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必须与中国现有的社情国情有机结合,以通俗性、民族性的方式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从而使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学习和提高思想意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将决定着这一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过程便是从晦涩难明到通俗易懂,从原本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到具体实践的道路和方法,从原本属于外来思想的经典理论到真正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科学理论,从原本只是被少数人所知晓熟悉到能够被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
2.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拓展和实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6]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以塑造社会统一标准的意识、环境、观念以及行为为目的,促进人和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何种具体的路径,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和正确运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
1.实现教学队伍的专业化。
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教学取得成效,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不可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其不仅具备显著的变动性,而且具备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教师本身的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和教学规律进行针对性、有目的的调整,才能够让学生在复杂变化的表面现象中找准事物的内在规律,把握其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不能简简单单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而要和学生一起研究,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够主动接受,自觉回应,如此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得以开展的必然前提,如此也有利于课程的更好开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教学队伍专业化的实现。
2.促进社会实践常态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树立出社会实践观,能够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纳入社会实践,确保其更加规范化,如此才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7]。第一,开展经常化的短期社会实践。在当今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的前提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应该局限于抑或是寒暑假这一特定的时段,大四这样的实践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明显的实践育人效果,而实践教育应该同社会活动及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红色旅游及考察等一系列的活动,如果经常性地举行这一类相对灵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第二,深入开展具有周期性的社会实践。无论是挂职锻炼、社区共建还是教学实习等活动,都应该让学生明确一个实践目标,能够在实践之后收获成果,避免形式主义。在周期性的社会实践中,应该考虑到国情、市情,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各个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与模式,不断扩大社会实践各个领域。社会实践开展的目标在于培养人、锻炼人,所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将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但是,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就应该遵循相应的规律,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社会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推动路径。另外,在学校的管理计划中,还应该将合理的时间、充足的经费及强大的师资队伍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再给出科学化的评定。只有将这种看似很短暂的活动成为长效的教育手段,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注重刻意的引导与组织,让社会实践更具备计划性,满足用人单位各个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另外,对于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与完善还应该拥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同个人利益、实践能力相互统一,让大学生容易接受,也有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合,校园文化是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主要是发挥了隐性的教育作用。通过高校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熏陶、升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当中所提到的理念及价值观的宣传转化成为高校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就能够不断地作用于高校文化主题,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所以,高校的校园文化应具备如下功能。
(1)拥有隐性的教育功能。
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而这一些“校园财富”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树立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校园文化大多数是以多样化的形式、活泼的方式逐渐地融入,以此吸引大学生。
(2)拥有激励功能。
作为一种展现大学生风采的活动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就能够让大学生通过高昂的姿态参与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这样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3)拥有约束功能。
高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含了在长时间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出来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精神,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些规范在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中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外在的自律行为。
(4)拥有引领功能。
马克思主义拥有引领校园文化的作用,而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对外及对内辐射的功能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宣传与普及方式,拥有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而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与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相对于课堂,校园文化可以看成为第二课堂,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作为一个展示思想教育活动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更鲜活、形式更活泼。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也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到枯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文化思想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在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及大众化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路径。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2]李旭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1(6):37-41.
[3]刘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背景下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2(10):61-63.
[4]廖小庆.浅谈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J].才智,2011(05):29-31.
[5]何志红.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80-181.
[6]周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7]李春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