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婷
作者信息:德清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313200,浙江
农业专家指导农民葡萄种植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经济呈现多样化、融合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态势下出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科技、 经营管理、法律、 思想道德和身体等方面素质,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的职业者。
目前, 浙江省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还具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科学素养较差、接受技能培训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也是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重要内容。
结合相关部门对德清县农民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 近年来德清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即科技素质普遍较低,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经营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旧薄弱等。 因此,德清县农民能否成功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关键在于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毋庸置疑,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构建一套有效的农民培训模式,更是提高农民素质, 造就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化农民,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中之重。
德清县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 被称为杭州的后花园。一方面,伴随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劲态势,大批农业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作支撑,大量失地农民也将离开土地而转移就业;另一方面,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也将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 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此,企业需要找寻技术人才,农民需要学习职业技术,需要创业新思维、新方法。 德清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着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重任,通过与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对话交流,了解需求信息,整理串珠成企业要人、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之金链。 对此,培训中心针对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全力开展“2 个深入”、加快“5 项建设”、完善“1 套运行机制”,跨越传统培训误区,破解培训工作难题,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即“251”培训模式。
通过实施“251”培训,有效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造就一批批职业农民, 着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助推农民职业化进程。一方面让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拥有专业技术, 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入附近的农业企业就业; 另一方面让部分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会经营、会管理,合理运用土地流转政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组建新型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开展农业创业活动,从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一是从实际出发,深入农村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调研; 二是深入各种农业生产组织就用工需求进行调研,量化需求后制订培训菜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1.1 深入农村,调研农民需求
据2012 年德清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德清县共有491 789 人。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6 022 人,占总人口的50.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45 767 人,占总人口的49.97%。 培训部门深入到各个乡镇、村社,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村现状, 获取了农民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渴望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领域自主创业却又无从着手等情况。
2.1.2 深入各级农业生产组织,进行需求调研
在深入开展农民需求调研的同时, 培训部门走进德清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大户了解用工需求情况, 了解到农业生产组织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有职业道德、符合礼仪规范的高素质员工, 这为培训中心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了依据。
“5 项建设”结构如图1 所示。
城市总体规划的涉水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公共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确定,大多利用城市给水规范、室外给水规范、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排水系数等粗略估算,缺乏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如 GDP、工业增加值、三产、建筑指标、耕地、湖泊数据等。水资源论证规划用水合理性困难较大。
图1 “5 项建设”结构
2.2.1 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成立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与农业生产组织对接和开展培训工作的机构,建立健全有关培训的规章制度, 并在中心的努力运作下,由政府牵头整合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
2.2.2 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课程。按照“三面向”(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和“两适应”(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端正教育培训思想,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材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努力将培训课程设置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让职业农民在实训中成长。 课程设置的方法有:“超市式”,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 办农民喜欢的专业班,开出培训菜单,让农民选择自己喜欢的培训课程;“项目式”,即根据市场需求每年为农民引进农科教项目, 围绕农科教项目选择培训课程内容;“订单式”,即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签订用工订单,根据他们的技术需求,设置培训内容等。 教育培训课程涵盖了农村劳动者文化、创业、生产等多方面教育,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2.2.3 教育培训师资建设
为满足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师资需要,培训部门首先采取传统的“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选送专业教师去高校学习深造, 去农业企业挂职锻炼,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从农业、畜牧、水务等部门聘请专家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其次,根据德清的地域特色,成立了以瓜果、茶叶种植和水产养殖专业为主的“土专家”教师团。所谓的“土专家”,就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这些“土专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最了解,对农村也最有感情,他们成长于生产一线,他们的“绝活”来自劳动实践,对农民特别“管用”。培训部门还专门建立了由专业教师、 专家及土专家等组成的培训师资库(如图2 所示),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师,为各类培训提供师资保障。
图2 教师库结构
2.2.4 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2.2.5 教育培训互动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参与培训和转移就业提供帮助及服务,设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网站,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涉农信息咨询窗口, 及时发布培训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种养新技术等信息,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要人才、农民要技术、中心要培训提供了三维互动空间(如图3 所示)。
图3 三维互动平台
形成运行机制的目的, 是为了使培训工作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培训有市场、有平台。
2.3.1 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管理领导小组。
2.3.2 整合资源优势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设施优势,统筹全县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中心培训”的运行机制。
2.3.3 培训经费运行机制
经费保障是农民培训保障机制中的根本因素,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 培训部门根据项目经费标准进行预算,经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在培训项目任务完成后实行报账制。 财务部门按审核标准据实报销,及时划拨经费,保证培训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
2.3.4 培训质量管理机制
一是在学校挑选技艺精湛、 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和在企业、 行业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及“土专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培训设施和手段, 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以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媒体资源及教师自制课件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提高培训效果;四是由项目主管部门对培训的过程进行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抽查, 对培训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管;五是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其结果作为奖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