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纪头14年中国的狄更斯研究在译介、论文和专著三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出现空前的繁荣。这种繁荣建立在经济发展与研究队伍扩大的基础之上,因而是种可持续发展的繁荣。这一时期我国狄更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新方法的运用层出不穷。不足之处是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显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够。
关键词:21世纪;中国;狄更斯;学术史
21世纪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同属“新时期”,之所以将这一时期单独划出来进行研究,主要基于如下两个考虑:其一,21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校扩招,学术活动更大规模的展开,国内的狄更斯研究也持续繁荣。仅就论文而言,从2000年至2013年14年时间,全国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与狄更斯有关的文章共964篇,其中学术性文章651篇。2012年狄更斯诞辰200周年,更是将国内的狄更斯研究推向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发表的与狄更斯有关的各类文章不少于216篇,其中学术性论文不少于151篇,数量空前。译介、专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快速发展,国家与社会有更多的经济力量支持学术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未的中国高校的超常发展也给狄更斯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此外,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对狄更斯的重视也有关系。2003年,教育部将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列入中学生语文课外读物,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外国文学评论》杂志主办的“‘与经典对话全国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提倡对西方文学经典进行再研究。这些,都有助于增加国内读者对狄更斯的重视和关注,促进狄更斯研究的繁荣。其二,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一种强劲的学术思潮与批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1世纪国内狄更斯批评的内容与走向,使其显示出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将21世纪作为一个单独的阶段进行研究。
一、译 介
这一时期中国狄更斯研究可以从译介、论文和专著三个方面探讨。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国内出版的狄更斯作品的各种译本(包括重印本、改写本、英汉对照本等),共457种。其中最重要的是1990年代中期,浙江大学宋兆霖教授在有关出版社的支持下,组织翻译的24卷本《狄更斯全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几乎囊括了狄更斯的所有作品。至此,狄更斯的所有作品,基本上都有了中文译本。重要作品大都有两个以上的译本,有的作品如《双城记》,译本甚至达到了23个之多①。这给国内的狄更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②
狄更斯作品的各种异本如缩写本、节译本、改写本、编译本、英汉对照本、英文注释本、注音本和连环画本这一时期依然引人注目。各出版社出版的狄更斯小说的缩写本、英汉对照本等达110种之多。不过,这些异本主要集中于《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大卫·科波菲尔》、《奥列佛·退斯特》、《远大前程》、《双城记》等长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圣诞欢歌》,狄更斯其他作品的异本则比较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读者对狄更斯作品的阅读取向。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狄更斯作品的电子版。电子图书的出版增加了狄更斯作品的传播面,使读者的阅读变得更加的快捷、方便。
这一时期有关狄更斯的传记翻译不多,主要有[英]凯瑟林·彼得斯(Catherine Peters)著,李渝译《狄更斯》,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年;(英) 凯瑟琳·彼特斯(Catherine Peters)著,蒋显文译《查尔斯·狄更斯》(英汉对照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英)内尔·钱皮恩(Nell Champion)著,咸珊珊译的《狄更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英)伊丽莎白·詹姆斯( Elizabeth James)著《查尔斯·狄更斯》(英语注释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此外,还有2013年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保罗·施利克(Paul Schlicker)著,潘桂英译的《狄更斯说》③。
这一时期翻译的国外狄更斯研究专著也不多。主要有约翰·奥·乔丹选编的《查尔斯·狄更斯》④和威廉·S.霍尔兹沃思(William S Holdsworth)著的《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
约翰·奥·乔丹选编的《查尔斯·狄更斯》系《剑桥文学指南》丛书中的一种,共收入海外学者的14篇论文。论文集涉及到狄更斯生平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不同阶段的创作和艺术成就,狄更斯作品中的城市、童年生活、家庭和性别意识;他的语言艺术、他的作品被改编为戏剧、电影、电视的情况,等等。
霍尔兹沃思是英国著名法律史学者,他的《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是文学与法律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作品。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题目为“法院与法律人的居所”。作者认为,狄更斯生活时代英国的司法制度正在改革,“小说中描写的司法弊端虽有改观,却仍有不少亟待改进之处。追随狄更斯对那一时期的法院、法律人以及法律的描述,我们可以见证其昔日风貌,丰富对本国法律早期历史的理解,还将了解到古今各类规则在诉讼中的混杂搭配、交错适用。”⑤第二章的题目是“法律人、法律助理与法律文员”,主要讨论狄更斯小说中的法职工作人员。第三章的题目是“《荒凉山庄》与大法官法院的程序”,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大法官庭司法弊端的原因。第四章的题目是“《匹克威克外传》与普通法程序”。在这一章,霍尔兹沃斯介绍了狄更斯时代普通法的上述三个特点,并且还就衡平法与普通法程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比较。除此之外,霍尔兹沃斯还从法律史的角度对《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一些法律措施进行了解答。《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篇幅不长,但论述视角新颖,霍尔兹沃斯从狄更斯的作品寻找法律史的材料,用法律史的知识说明狄更斯作品中的涉法问题。虽是专著,却有较强的可读性,对国内类似的研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论文的译介方面,有份量的论文不多,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学者玛丽-凯瑟琳·哈里森的《虚构与移情伦理的悖论:重读狄更斯的现实主义》⑥。这篇文章运用运用社会心理学家C.巴特森的“同情—利他行为理论”,以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和《雾都孤儿》为例,分析了现实主义小说中虚构与移情的伦理悖论。对于相关研究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美国学者韩南认为,“十九世纪外国人著译的汉语作品,几乎都需与华人助手联袂协作,才得以完成。”中外文化的交流,译介起了重要作用。⑦这些传记与译著的出版,对开阔国内学者的视野、提供研究方法、增进国内学者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理解、促进国内狄更斯研究的发展,都起到了好的作用。
二、论 文
论文是这一时期狄更斯研究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的狄更斯研究方面的学术性论文共651篇。⑧可以分为综合研究、思想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研究、比较研究、翻译传播研究和学术史研究等七类。
综合研究主要指从宏观层面研究狄更斯、狄更斯的创作、狄更斯的作品与社会及其个人经历之间的关系的文章。这方面严幸智值得注意。他从2004到2010陆续发表了7篇文章探讨狄更斯小说思想内容及其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如《现世情怀:狄更斯的宗教观》(《广西社会科学》2004,2)对狄更斯的宗教观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狄更斯充满穷人情节的宗教观体现出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文关怀。《狄更斯中产阶级价值观论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2)指出狄更斯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富足和贫穷共存的悖论紧密相联,而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正义感驱使他通过揭露和批判英国社会的阴暗面和弊端来维护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存的社会制度。《狄更斯作品中的异化》(《长春大学学报》2010,3)认为,在狄更斯作品中,工业化和都市化无处不在,工业社会不仅敌视和排斥制度中的个人,而且使人异化。严幸智的研究体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研究的影响,重视狄更斯作品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
2012年,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一些纪念活动,发表了一些纪念性的文章。其中陆建德的两篇文章有一定代表性。陆建德肯定狄更斯的贫富和谐的理想⑨,肯定英国渐进性的改良。指出 “从狄更斯的小说里我们能看得到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现,它就像巨轮船舱底部的压载,保证了社会在持久稳妥的改革进程中不致倾覆。”⑩这些看法,显示出了对狄更斯的与以往不同的评价。
思想研究类的论文数量在这一时期仍是最多的,但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所占的比例却是大大下降,这显示了这一时期国内狄更斯研究的全面与多元发展趋势。由于政治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国内学界对西方文学中的宗教因素一直持回避态度。这一时期的狄更斯研究注意到了其作品中的宗教内容。如宗红梅认为:“狄更斯的宗教思想是在宗教世俗化的思想大背景下形成的。他极力主张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关怀”,强调宗教的教化功能,注重爱心的传播与拥有。{11}朱沅沅认为,“《荒凉山庄》匠心独具地运用了圣经隐喻这一背景灯光,借助圣经语言、人物形象,暗示了小说人物、情节的发展方向。在小说中,狄更斯通过圣经隐喻,“一方面表达了对以大法官庭为代表的机构改革理想的幻灭,另一方面又展示了作为宗教道德化载体的家庭生活对信仰缺失的弥补和替代”{12}。这些研究是应该说是一个拓展。
这一时期思想研究取得比较重要进展的主要在与文化研究有关的领域。2004年,乔国强在《外国文学研究》发表文章,分析《奥列佛·退斯特》中狄更斯反犹的种族主义倾向。文章认为,在“阅读《雾都孤儿》时,有两个异常明显的感受:一是每当出现邪恶势力的典型场景时,犹太人往往是其中的主谋或活动在其中的主角。……二是犹太人在小说中可能不是最残暴、凶狠的,但他们却是最龌龊的,最令人厌恶和仇恨的”。文章进而分析了狄更斯反犹主义的来源及其原因,批评了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倾向。{13}殷企平则从异化的角度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所描写的工业文明的新进展。他认为这一现代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在狄更斯小说中走向了它的反面,它导致了人性的异化,扭曲了人们之间的正常关系。殷企平的反思揭示了狄更斯对工业文明的态度:“进步”“新潮”只有在促进社会和谐,增添人们幸福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作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家,狄更斯对所谓的“进步”持有一种本能的疑虑。{14}
艺术研究类的论文这一时期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特色如幽默、讽刺、怪诞、童话色彩等的研究;(2)写作手法如反讽、对比、二元对立、双关、象征(当然,象征也有从艺术特色的层面进行探讨的)等的研究;(3)语言风格(包括人物语言)与文体特征的研究;(4)叙事艺术研究;(5)创作方法研究;(6)意象研究。
意象研究是这一时期狄更斯小说艺术研究的一大收获。赵炎秋认为在狄更斯的小说中,监狱这个意象呈现出正反两面性。但是,“在表现监狱正面性质的时候,监狱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在表现监狱反面性质的时候,监狱便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因此,在狄更斯的小说中,监狱在整体上呈现出否定的色彩。这种处理方法反映出狄更斯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在坚持全面反映生活的同时,通过虚化与突出生活的某些方面,以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15}。陈晓兰在自己的文章中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无所不在的废墟意象。认为这种意象表现了被过度消耗后的都市形态。通过废墟意象,“可以看到狄更斯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时间意识。这种抽象的意识是通过形象具体的空间变迁来表现的。并与作家对现代文明成果和人类不良行为之结果的思考融为一体”{16}。
狄更斯小说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叙事手法,这一时期不少研究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狄更斯小说叙事艺术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狄更斯小说的叙事特征、叙事结构、故事层次与叙事语言等。在这些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组研究狄更斯小说叙事空间和叙事距离的文章。熊荣敏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分析了狄更斯《远大前程》中故事层面的物理空间和非故事层面的心理空间,认为两者的紧密结合,使读者更加关注故事与意义的深度与广度。{17}熊荣敏、张绍全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远大前程》中的心理空间,认为在叙事功能上,《远大前程》中的心理空间主要起着两个作用:各个叙事空间的转换和延宕故事叙事的节奏,使其产生戏剧化的效果。{18}邹德媛则认为,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道德观通过他的叙述技巧得到充分的展现。{19}叙事理论20世纪80年代绍介进中国,空间叙事理论本世纪初国内始有人涉足。这些理论如此迅速地被狄更斯研究者运用于批评实践,是值得肯定的。
这一时期狄更斯人物研究涉及面较广,但重点则集中在南茜、匹普、郝薇香三个人物身上。这三个人物性格都比较复杂,且具有两面性,这应该是其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物研究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以匹普为例,徐玉凤认为《远大前程》是一部教育小说,主人公“匹普由天真到虚荣,最后幻想破灭内心成熟的过程,也正是他学会折衷的过程。匹普在磨难中学会了‘折衷 ,在‘ 折衷 中实现了自我成熟”{20}。郭荣在2009年写了三篇文章,分别从《远大前程》中的女性人物对匹普性格发展的影响、匹普的阿妮玛原型及其发展、匹普自我追求的欲望特征及其发展三个方面对匹普的性格及其发展进行了分析。{21}刘冬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匹普,认为“皮普是一位形象刻画复杂,心理活动丰富的人物。他本身极其渴望被爱,并且具有爱的能力,却只能在付出和失望中寻求片刻的满足和平衡”{22}。邹萌则分析了《远大前程》中匹普的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3}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匹普这一形象,对读者理解这一人物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也有学者对狄更斯笔下人物进行整体研究。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将狄更斯笔下人物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他们的特点、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等。另一种情况是对狄更斯笔下人物系列进行研究,这主要集中在儿童形象和女性形象两个方面。在整体研究方面,李宇容从福斯特的圆形与扁形人物理论出发,认为神话象征手法及其神话的时空观,以及18 世纪流浪汉小说故事性与平民化的特征对狄更斯的人物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与他的创作偏好如市民世界的象征性和细节化的漫画手法等相结合,形成了其特有的同时有着缺憾的扁形人物塑造方法。{24}女性主义近几十年在国内成为一门显学,许多研究者特别是女性研究者喜欢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狄更斯某一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或者对狄更斯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作整体的探讨。王育芳分析了狄更斯《董贝父子》中伊迪丝这一形象,认为在对这位离经叛道的女性的描写中,狄更斯“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对女性特定的失语缺席的历史进行了辩护和书写,对她们为争取主体尊严对男权世界所进行的颠覆与反抗作了富于人性的展现”{25}。延辉认为狄更斯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喜欢夸张,将她们变成天使或魔鬼的化身,由此形成一种童话模式,他的女性人物塑造的优势与不足都可以从此找到原因。{26}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狄更斯人物的整体研究质量还有待提高。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部分研究者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狄更斯及其作品。郑文韬,郑飞通过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进行分析。文章指出,根据语料库检索软件提供的可靠数据显示,“马格维奇是传统意识形态的卫道士,他坚决拥护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对他而言,自我救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符合社会对男性,尤其是对上流社会‘绅士的期待。因此,马格维奇在获得财富的同时也踏上了自我觉醒的征途,并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与服从社会规则的双重使命”{27}。将计算机科学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是文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郑文韬,郑飞的文章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比较研究类论文这一时期达到70多篇。这一时期的比较有两个重点。就国内作家而言,主要还是老舍与狄更斯之间的比较。葛桂录认为,“中国现代作家中,惟有老舍多方面受惠于与他在经历、禀性、才情上十分相似的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他的多部作品在小说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创作的主导意图、幽默风趣的审美取向诸方面受到了狄更斯的显著影响。”{28}杨婷凤比较了老舍与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认为“后者充满了善与恶握手言欢的乐观场面,而前者往往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幽默的外表下深藏着作家复杂而忧郁的感情,鲜有大团圆式的虚假场面。”{29}田建平以一组系列论文从跨文化文学接受的角度对狄更斯的伦敦描写对老舍描写北京的影响、狄更斯对老舍人物形象的塑造、狄更斯的幽默风格对老舍的小说风格、狄更斯的小说的结构方式对老舍的小说结构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30}除老舍外,国内作家张天翼、茅盾、林纾等与狄更斯的关系也受到研究者们的注意。
如果说国内作家与狄更斯关系侧重的是影响研究的话,那么国外作家与狄更斯关系侧重的则是平行研究。其中,福克纳笔下的爱米莉(《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与狄更斯笔下的郝薇香(《远大前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两个女人性格的怪异与命运的相似使她们成为合适的比较对象。王孟夏认为,两人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两人的“悲剧性结局并非是因为她们自己的性格天生古怪或精神异常,她们不过是那个男权占统治地位时代的牺牲品。”{31}胡英、刘波认为,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在叙事视角、叙述声音、变态人物、变态情节和叙述技巧等方面都对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有所模仿;但福克纳所赋予作品的特殊南方地域色彩又使其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两部作品的叙事进行了分析。{32}此外、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与菲茨杰拉尔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由于都写了主人公理想的破灭,也成为研究者们喜爱的比较对象。
除了人物比较之外,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还对狄更斯与其他作家作品的其他方面进行了比较,其中两篇文章值得注意。一篇是赵炎秋的《狄更斯与晚清中国四外交官笔下的英国监狱》(《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文章认为,在自己的小说中,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监狱做了深入的表现,郭嵩焘、刘锡鸿、薛福成和宋育仁等晚清4外交官也在自己的日记或笔记中,对英国监狱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但狄更斯笔下的英国监狱的形象是否定的,作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而4外交官笔下的英国监狱的形象则是肯定的,作者对其持赞赏的态度。这里不仅有双方主观方面的原因,更有民族与文化方面的原因。龚静的文章认为,《远大前程》在结构上对《简·爱》有所袭用,但对《简·爱》掀起的女性中心叙事潮流和女性气质塑造又有较强的反冲。“《远大前程》在许多情节上对《简·爱》的借鉴并非简单模仿和挪用,反倒体现了一个男性作家对《简·爱》女性叙述权威的压制和解构以及对敢说敢做、咄咄逼人的女性气质塑造的反拨,倡导一种以男性为中心、奉男性为权威的更为善解人意的女性气质。”文章“结合德里达有关动物的伦理学观点分析狄更斯建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男性气质的策略。”{33}两篇文章通过比较,对狄更斯创作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翻译传播研究和学术史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狄更斯研究论文出现的新类型。狄更斯在中国的译介始于1907年,至今他的主要作品均已译成中文,相关译本几百种,对其作品的翻译、传播进行研究水到渠成。这一时期狄更斯翻译研究主要依据《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奥列弗·退斯特》和《双城记》等作品的译本进行,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狄更斯作品翻译的研究探讨相关的翻译理论;二是对译者所处时代与译本关系的探讨;三是对狄更斯及其作品在国内译介与传播的研究;四是对译本本身进行探讨。如赵炎秋通过对林译小说的研究提出,林纾小说翻译方法的实质与特点是“中化”。从语言层面来看,林纾的“中化”翻译可以用省文、增文与变文三种方式来概括。从文化层面看,林纾的“中化”翻译遵循着叙事为主、重视叙述的逻辑与严密性、强调意思的清晰和显豁以及考虑中国文化与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准则。“中化”的翻译方法既是林纾的翻译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其翻译的不足的主要成因。{34}
学术史研究上一时期已经开始{35},但是这一研究较大规模的展开是在这一时期。2010年,邹创发表《二十年来我国狄更斯研究综述》一文,从译介出版、总体研究、主要作品的分析解读三个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狄更斯研究作了一个初步的归纳。{36}2011年,刘白发表《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文章从总体研究、主要作品研究和研究的特点和问题三个方面,对本世纪前10年国内狄更斯研究作了述评,资料翔实,观点经过深入思考。{37}同年,殷企平、杨世真发表《新中国60年狄更斯研究之考察与分析》一文,对共和国60年狄更斯研究主要成就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与见解{38}。这些论文与20世纪90年代赵炎秋《建国后狄更斯研究述评》、葛桂录《“善状社会之情态的狄更斯”——民国时期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合起来,构成了国内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的完整系列。此外,值得提出的是刘白、蔡熙的博士论文《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39},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专 著
专著方面,这一时期出版的狄更斯研究方面的著作大约有十几种,比较重要的是罗经国《狄更斯的创作》,童真《狄更斯与中国》,赖干坚《狄更斯评传》。
罗经国《狄更斯的创作》共12章,其中一章介绍狄更斯的生平,其他11章分别分析狄更斯的10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集。{40}作者曾编选《狄更斯评论集》,对狄更斯的作品和相关评论都很熟悉。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根据每部作品的特点和自己的体会,选择三到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作者在分析中能够抓住重点,写出自己的见解。如《荒凉山庄》,作者的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情节结构方面,作者认为,“《荒凉山庄》的情节结构包括三条主要线索和多条次要线索。这些线索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贾迪斯控贾迪斯案有关。“小说的成功之处是这些情节并不平铺直叙地展开。几条线索同时进行,在结构上造成一种无秩序、无章法的错觉。作者主要通过悬念手法,让各种线索一步一步展开。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说中的疑团不断加深,狄更斯在小说结构中所惯用的悬念手法在《荒凉山庄》中表现得最成功。”{41}主题方面,作者认为,《荒凉山庄》的基本主题是对英国大法官庭的抨击。“不过,狄更斯并不从根本上否定英国的法律。他对大法官庭的抨击主要是针对它的昏聩和腐败,以及麇集在它周围的一批靠法律为生的。他们对诉讼者勒索,干尽种种伤天害理的事。狄更斯主要是在谴责大法官庭没有尽它应尽的主持‘正义的义务。”{42}在象征手法方面,作者首先指出:“狄更斯擅长用象征手法来烘托小说气氛。在他的后期小说中,象征变得越来越重要。”然后分析了伦敦的大雾、克鲁克的废品收购店、托姆独院、弗莱德小姐和她所喂养的鸟儿等的象征意味。作者认为,“具有深长意义的是狄更斯用象征手法描写废品收购店主克鲁克的‘自我燃烧。它预示大法官庭由于罪孽深重,必将像克鲁克那样烧成灰烬”{43}。在叙述方式方面,作者认为,“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叙述形式上作了一个大胆的突破。他既采用了无所不知的叙述人,又采用了第一人称讲故事的形式。这两种形式轮流交叉地采用。”既便于展示广阔的生活,描写众多的人物,又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狄更斯在叙述手法上用了英语语法上两种不同的时态。在无所不知的叙述人讲故事时,用的是现在时;在埃丝特·萨默森在故事发生七年后回忆往事时,用的是过去时。这两种量才而为的交错使用,加强了小说的逼真感。”此外,两种叙述方式的交错运用,也有利于切换故事的线索,“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正如我国古典小说中那种‘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卖关子手法”{44}。作者在分析中抓住重点,写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他各章大都如此。
童真的《狄更斯与中国》是国内迄今为止最系统地考察百年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传播与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狄更斯的生平与创作,第二章介绍狄更斯在中国的译介,第三章介绍狄更斯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第四章介绍狄更斯在中国的研究。专著在资料的收集上下了一番功夫。对于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翻译情况的介绍是当时国内最为详细的。专著介绍了狄更斯在中国的研究,对中国与英美狄更斯的研究进行了比较。童真认为,狄更斯既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也是一位大众小说家,这两个特点使狄更斯在中国有着广泛的读者和知音。“由于受西方的狄更斯研究的影响,中国的狄更斯研究与英美的研究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狄更斯研究又显现出对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选择、变异即‘文化过滤。”这种过滤“首先表现在对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选择和引入上”,其次表现在“对狄更斯代表作的认识与理解上”。在英美,“更多的人倾向于将《大卫·科波菲尔》视为作家的代表作”,而在中国,“一般都将《双城记》视为狄氏的代表作”。这“是典型的以我们自身的文化模子的文学观和文化立场在认识、欣赏、评价来自西方文化模子中的作家作品,这种根据自己的文学观、审美观去欣赏、理解、取舍来自别的文化模子的文学信息的结果必然会造成狄更斯这位来自异质文化模子中的作品在中国产生变形、遗漏,甚至歪曲。像狄更斯这位在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流行作家,我国在研究他时夸大了其作品对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实的反映,将他作为流行作家媚俗的一面过滤掉了。”{45}童真肯定中国狄更斯研究取得的成就,但也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料或知识性错误,重复研究的现象严重,创造性与创新不够,有严重的“苏化”和“西化”倾向,等等。
赖干坚的《狄更斯评传》是作者多年研究和积累的结晶。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讨狄更斯拼搏奋进、悲欣交集的多彩人生,中篇探讨狄更斯的创作轨迹与心路历程,下篇探讨狄更斯的艺术品格与艺术个性。作者认为,关于狄更斯生平,“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成长道路和带有悲喜剧色彩的恋爱与婚姻”,关于狄更斯的创作,“必须弄清楚它的发展脉络,揭示他的创作风格的变化与他的心路历程之间的关系”。{46}这种写作思路贯穿全书并由此形成全书的特点。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中篇。在这一部分,作者将狄更斯的创作分为早期、转折时期、高峰时期和晚期四个阶段,分析了狄更斯的15部长篇小说和一篇中篇小说《圣诞颂歌》。作者将狄更斯的早期创作概括为“创作的传奇色彩与作者的浪漫情怀”,转折时期的创作概括为“创作思想艺术的更新与作者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冷静分析”,高峰时期的创作概括为“创作思想艺术的成熟与作者对现实的极度失望、不满、内心的焦虑不安”,晚期的创作概括为“创作的悲喜剧色彩与作者幻灭感、苍凉情怀”,并依据这些界定分析狄更斯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脉络清楚,分析比较深入。在下篇,赖干坚将狄更斯的创作个性归纳为浪漫与写实两者的融合,在创作上倡导对现实的想象性模仿。这种想象性的模仿有几种形态:其一,“以‘富于幻想的处理办法表现对邪恶势力的批判、否定”;其二,“现实批判与理想探寻相结合”;其三,“题材趋向现实与幻想的融合,因而狄更斯的小说既是现实的,又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其四,“人物塑造兼具写实与浪漫的特征:人物既是真实的,又是奇特的”。{47}这些观点无疑是站得住脚的。
四、结 语
21世纪虽然还只过去了十几年,但从这十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的狄更斯研究已经进入了快车道。这种繁荣植根于经济的发展与研究队伍的扩大的基础之上,因而是种可持续发展的繁荣。但是与繁荣形成对照的是,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仍然不是很多,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美国批评家斯蒂芬·克纳普和沃克·本·麦克斯认为,“‘理论是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研究:即通过对一种阐释方法的整体运用,试图掌握对特定文本的理解”{48}运用合适的理论,有利于中国狄更斯研究水平的提高。衡量任何学术研究的标准都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更是一个质的问题。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狄更斯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时期狄更斯研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自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之后,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各类高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学术研究日益重视,这直接导致学术研究队伍的扩大,加之本世纪初外国文学研究界对国外经典作家研究的提倡,狄更斯自然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研究论文逐年增多,到2012年达到创纪录的150多篇。
其次,研究方法日益多样,新方法的运用层出不穷。20世纪是理论的世纪在,传统的批评方法、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批评方法并存,90年代,西方文化研究绍介进入中国,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理论引进与学习,研究者们也更加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重要。因此本世纪前12年,国内狄更斯研究者方法论意识更强,除传统的批评方法如社会-历史批评、传记批评、实证批评等等之外,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接受理论、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性批评、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20世纪新起的批评方法都被学者们运用到狄更斯研究中来,如莎士比亚一样,狄更斯也成为了新的批评方法的试验场,几乎每一种新兴的文学批评方法都能在狄更斯研究中看到。
第三,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以前狄更斯研究主要集中在狄更斯的《奥列弗·退斯特》、《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长篇小说上,这一时期这些小说虽然仍是研究重点,但狄更斯的其他作品如《老古玩店》、《小杜丽》、《荒凉山庄》、《圣诞故事集》,以及他的中短篇小说等也都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值得一提的是,狄更斯的一个短篇《信号员》,这一时期竟出现了五篇研究文章。{49}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时期狄更斯研究对象的扩展。另一方面,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以前零星出现的翻译传播研究、狄更斯学术史研究这一时期形成气候,出现了系列的论文甚至专著。文化研究成为研究的重点。以前较少出现的意象研究,这一时期取得了可喜成果。生态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等也都成为经常性的研究主题。
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一时期的狄更斯研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如研究成果数量虽然很多,但低水平重复现象也很严重。光是讨论《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的论文,这一时期就出现了近10篇之多。再如,研究领域虽然有较大扩展,但仍存在扎堆的现象,狄更斯的几部主要作品如《双城记》、《奥列弗·退斯特》、《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等仍是研究者们青睐的研究对象,狄更斯的其他作品,虽然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关注度明显不够。其三,是研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多元声音还不够嘹亮。
注 释:
①主要有:1955年,《双城记》,罗稷南译,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重印)。1981年,《双城记》,毕均轲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双城记》,张玲、张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双城记》,石永礼、赵文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双城记》,宋兆霖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1995年,《双城记》,郭赛君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双城记》,陈文伯译,花城出版社。1996年,《双城记》,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双城记》,马占稳译,语文出版社。2001年,《双城记》,叶红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双城记》,文怡红译,小知堂文化。2002年,《双城记》,林晓琴、张筠艇译,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双城记》,周辉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双城记》,曾克明译,南方出版社。2004年,《双城记》,马瑞洁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双城记》,许天虹译,桂冠出版社。2005年,《双城记》,赵运芳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6年,《双城记》,何湘红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双城记》,于晓梅译,哈尔滨出版社。2012年,《双城记》,刘子宏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双城记》,黄平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年,《双城记》,田亮译,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13年,《双城记》,吴文静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如果加上改写本、英汉对照本、以及由同一译者翻译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译本,数量则更多。
②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译本没有自己的创新与风格,基本上是一种重复劳动。
③保罗·施利宪:《狄更斯说》,潘桂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④约翰·奥·乔丹选编:《查尔斯·狄更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⑤威廉·S.霍尔兹沃思著:《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何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4页。
⑥玛丽-凯瑟琳·哈里森:《虚构与移情伦理的悖论:重读狄更斯的现实主义》,戚宗海译,尚必武审定,《叙事(中国版)》,2011年。
⑦韩南:《汉语基督教文献:写作的过程》,姚达兑译,《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⑧其中2000年10篇,2001年9篇,2002年9篇,2003年15篇,2004年25篇,2005年22篇,2006年32篇,2007年44篇,2008年72篇,2009年71篇,2010年86篇,2011年105篇,2012年151篇(据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师大图书馆、湖南师大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和在中国知网、读秀网等网站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统计。)
⑨陆建德:《新语境下,如何读狄更斯》,《人民日报》2012年4月10日。
⑩陆建德:《专为下层社会写照——纪念狄更斯诞辰两百周年》,《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1}宗红梅:《论《双城记》中狄更斯的宗教观》,《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第4期。
{12}朱沅沅:《〈荒凉山庄〉圣经隐喻与宗教道德化分析》,《国外文学》2009年第3期。
{13}乔国强:《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反犹主义倾向》,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4}殷企平:《〈小杜丽〉中的进步“瘟疫”》,《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是〈董贝父子〉,还是〈董贝父女〉?——狄更斯笔下的“进步”和异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5}赵炎秋:《狄更斯小说中的监狱》,《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16}陈晓兰:《腐朽之力:狄更斯小说中的废墟意象》,《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7}熊荣敏:《多重空间的构建——论〈远大前程〉的空间叙事艺术》,《时代文艺》2011年第2期。
{18}熊荣敏,张绍全:《论〈远大前程〉的心理空间构建》,《外国语文》2012年第2期。
{19}邹德媛:《〈远大前程〉中叙述距离的控制》,《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20}徐玉凤:《学会“折衷”走向成熟——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成熟过程》,《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1}郭荣:《论〈远大前程〉中的女性人物对皮普性格发展的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论〈远大前程〉中皮普的阿妮玛原型及其发展过程》,《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浅论〈远大前程〉中匹普自我追求的欲望特征及其发展过程》,《时代文学》2009第5期下半期。
{22}刘冬梅:《〈远大前程〉中皮普之精神分析理论解读》,《齐齐哈尔师专学报》2011年第4期。
{23}邹萌:《〈远大前程〉中匹普的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校园英语》2012年12期。但邹萌的这篇文章与200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雷萍的硕士论文《〈远大前程〉中匹普的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许多雷同之处且未标明。
{24}李宇容:《解读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5}王育芳:《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董贝父子〉与〈福尔赛世家〉》,《译林》2012年第4期。
{26}延辉:《狄更斯笔下童话模式中的女性天使与魔鬼》,《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上半期。
{27}郑文韬,郑飞:《论马格维奇的自我救赎——基于语料库的〈远大前程〉文本检索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28}葛桂录:《狄更斯:打开老舍小说殿堂的第一把钥匙》,《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9}杨婷凤:《论老舍和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0}田建平:《狄更斯的伦敦与老舍的北京——谈跨文化文学接受对老舍小说题材选择的影响》,《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论〈艰难时世〉对〈老张的哲学〉的影响》,《邵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跨文化文学接受下悲中蕴喜的幽默风格——再谈狄更斯对老舍的审美影响》,《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跨文化文学接受下喜中蕴悲的幽默风格——谈狄更斯对老舍的审美影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狄更斯与老舍悲喜浑成的幽默艺术世界》,《网络财富》2009年第10期;《跨文化文学接受影响下老舍小说的结构安排——老舍小说中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田建平、俞艳珍:《跨文化文学接受影响下的“大变形”原则——浅谈狄更斯对老舍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吉首大学学报》2008第3期。
{31}王孟夏:《郝薇香小姐与爱米莉小姐:男权社会的无辜牺牲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32}胡英,刘波:《〈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与〈远大前程〉叙事比较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3}龚静:《〈远大前程〉对〈简·爱〉的借鉴与反冲及其对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男性气质的建构》,《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34}赵炎秋:《林纾“中化”式小说翻译试探——以林译狄更斯小说为考察对象》,《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5}赵炎秋:《建国后狄更斯研究述评》,《柳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1期。
葛桂录《“善状社会之情态的迭更司”——民国时期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6}邹创:《二十年来我国狄更斯研究综述》,《西江月》2010年第1期。
{37}刘白:《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8}殷企平,杨世真:《新中国60年狄更斯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外国文学研究》2011第3期。
{39}刘白:《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蔡熙:《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40}分别为《匹克威克外传》、《奥列佛·特维斯特》、《圣诞故事集》、《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
{41}{42}{43}{44}罗经国:《狄更斯的创作》,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2页、90页,第88页,第97页、100页,第101页、102页。
{45}童真:《狄更斯与中国》,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
{46}{47}赖干坚:《狄更斯评传》,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年,第355页,第331-335页。
{48}斯蒂芬·克纳普、沃特·本·麦克斯:《反对理论》,孙旭译,《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49}参见周雨:《“小”中见“大”——浅析狄更斯奇想短篇小说〈信号员〉》,《安徽文学》2009年5月;高其蕾:《重读经典短篇也精彩——浅析狄更斯的短篇小说〈信号员〉的叙事艺术》,《学理论》2010年第34期;郝伟:《哥特式因素在〈信号员〉中的体现》,《考试周刊》2011年第42期;洪梅:《浅析狄更斯短篇小说〈信号员〉中的“怪诞”特征》,《作家》2012年第6期;胡晓红:《于奇想中显现小人物之怪诞与痛苦——浅析狄更斯短篇小说〈信号员〉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海外英语》2012年14期。
(责任编校:文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