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芳
摘要:“诗意”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灵魂,诗意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以“诗意”为核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诗意般学习,诗意般生活。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创建语文教学中的“诗意课堂”。主张要关注学生诗意的萌生,同时,注重教师的引导。
关键词:诗意课堂;诗意萌生;教师引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24-02
“诗意”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灵魂,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追求诗意般的教学,创建诗意般的课堂,使诗意课堂充满活力。“诗意”课堂有利于营造积极阳光的、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职业高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创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意课堂”呢?
一、诗意课堂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诗意萌生
1.关注学生的对文本的特殊反应。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仅仅只解作红色,‘昼不仅仅只解作白天吧。‘田园不仅仅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仅仅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职业高中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也各不相同,所以,对文本的阅读,呈现不同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他们的认识和反应,各不相同,有其特殊性,呈现多元化。其实,这种反应就是学生内心诗意的萌生。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多元的反应,并施加不同的教育、感染、熏陶,把教师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的诗意的萌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打造诗意盎然的语文课堂。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各不相同,呈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坚持人文性的原则,因材施教,让学生各展所长,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思想要开放,要有正确的阅读观,要充分体现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阅读特点。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参考中的解读硬塞给学生,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已去感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体验,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创造诗意化的课堂效果。职业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与个性特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心中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对于学生的见解,我们暂且不说对错与否、有无道理,只要他对文本敢于从不同的角度、用独特的视野来领悟,并敢于大胆地表白,就值得教师大加鼓励和表扬。学生对文章许多妙处有着不同的理解与体验,教学时,我们教师不能把个人的意志或教学参考中的答案强加给学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各展所长、各有发展。切忌统一,避免雷同。其实,孩子们的身上蕴藏的知识与智慧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教师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做到的话,就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学生小小的心灵多次出现的奇迹。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好配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重视他们的个性发挥,时刻关注学生诗意的萌动。
二、诗意课堂需要教师领航
语文课堂要成为充满“诗意”的课堂。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体现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真义,才能更有趣味,更有诗情画意;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加细腻,更加纯朴,更加美丽;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使学生的知覺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创造更加旺盛。课堂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高中语文老师要做好引导,教师要用诗一般的语言,去催发这一朵朵待放的花苞,让它们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诗意般地绽放。
1.诗意课堂要注意用创设情境来烘托诗意。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不断创设“情境”,组织教学,烘托诗意。这种做法有利于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丰富与改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高效地完成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任务。①教师的导入要用诗意般的导入。记得一位大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的确,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冲动的原动力。诗意般的导入,常常能让学生对要学习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迫切地渴望新课到来,通过学习,而从中获取新知;诗意般的导入,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美妙的境界。一堂充满诗意的语文课,首先要关注的是导入。要导入得充满诗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激情来导入,可以用音乐来感染,可以用绘画来释情,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诗意化的导入需要找好的切入口,切入口的巧妙与独到,再加上教师精彩的教学语言,往往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走进文本,寻找诗境。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讲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引用了一位教育大家的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气,就是半个盛唐。在中国文学史上,‘酒与许多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水浒》中,却也是这‘酒救了林冲一命。”这就是一种激情导入,导入紧扣一个“酒”字展开,切口小巧而情趣盎然,学生听后,心情为之一震。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情绪高涨,心情迫切,渴望新课的到来。结果,这一节课上得十分成功,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从他们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我国古典名著的魅力,且本课中高潮迭起,妙语频现,效果极佳。可见,一节成功的高中语文课,语文教师对导入的设计是何等的重要,诗意化导入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②教师巧设情境,学生“诗意”品读。一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往往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课。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可以进行情境教学,通过一些巧妙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在诗意般的环境中学习,进行诗意般的品读,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感悟美、体验美。情境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会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高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复杂而繁多,情境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晰掌握复杂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情境教学有利于推动情感与理论的有效融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应用情境教学,使学生更加清楚理论源于实际,知识源于生活的含义,从而有效避免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的脱节。如:对韩少功的作品“我心归去”的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心归去”讲述了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它虽贫瘠、落后,我们依然会充满深情。王杰的歌曲《回家》恰好与此吻合,歌曲中浓浓的家之“恋”,感情真挚,耐人寻味,课前或课后,我们都可以播放这首歌曲,课前播,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课后播,更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之余味。笔者用后,感觉效果极佳。巧妙设置情境,促使学生诗意般地品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巧设情境,诗意品读,要根据一篇课文的内容,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一种真实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触动学生心灵,使其感受诗意般的美。情境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拘一格,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灵活变动。
2.诗意的语文教学要注意智慧的挖掘。所谓智慧的挖掘,指的是在教学中的“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变得聪明智慧,充满诗意。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品味的提升。而光是依据教学参考设置的问题进行的教学,往往是呆板的,是枯燥乏味的,一定不会体現教学的智慧。如“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就是智慧挖掘的典范之作。此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主人公饱受煎熬之苦,心理矛盾重重,这些在文中用“徘徊”一词得以彰显,“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在徘徊,男主人公焦仲卿也在徘徊,他不愿不孝,不能不孝,不敢不孝,他徘徊两顾,无一能顾;孔雀在徘徊,女主人公刘兰芝更在徘徊,她“爱而不能得其所爱,又不能忘其所爱”,“徘徊”一词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与矛盾,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徘徊”连连设问,对人物复杂的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徘徊”的挖掘,体现了这位语文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也使得本课的教学,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经典之作。智慧挖掘之处,其实随处可见,只需要大家的“精心”,作为一名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更应有一双“鹰眼”,用敏锐的目光去搜寻、去捕捉。对于契诃夫的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通常是对主人公别里科夫“套子”的类型进行分析,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追问:“究竟是谁套谁?”这时,学生一定会为之一震,经过激烈讨论,明白了是沙皇专制“套”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套”别人,也“套”自己,由此可见,他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既可怜又可恨。一个“套子”的发现与挖掘,再次体现了智慧挖掘的精妙。智慧的挖掘使教学变得充满智慧。智慧的教学来自于智慧的阅读,智慧的阅读来自于智慧的发现,智慧的发现来自于智慧的挖掘,智慧的挖掘体现了“诗意”的语文教学的精彩。
3.诗意的课堂教学要追求精彩的演绎。精彩的演绎是诗意般的语言表达,它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是心灵世界的多彩呈现。他们会说,阳光下,荷叶上滚动的露珠,晶莹而剔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们也会说,“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雪化了是春天”。语言表达中之所以充满诗意,源于学生不懈追求,成功的体验,源于对一篇篇精彩文章的不懈探求与挑战。这就是诗意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精彩的演绎。当然,诗意般的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的氛围,更需要教师智慧的“引爆”。诗意般的语言表达,打造了充满个性的诗意课堂。诗意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过程演绎成“审美”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美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