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实施护理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2014-12-15 14:06杨丹丹徐永芬徐向静唐超解天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2期
关键词:导师制

杨丹丹 徐永芬 徐向静 唐超 解天军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地方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回顾导师制的基本概念并浅析导师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积极意义,为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教育朝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關键词:导师制;护理本科教育;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19-03

一、导师制的概念及其在国内的发展

导师制,即导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倡导学生与导师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积极的思想交流,要求被指导学生提出、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能接受他人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创,从实施导师制至今,牛津大学共培养出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英国历史上半数以上的首相,可谓效果显著。我国高校导师制主要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02年9月,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先后在本科教育阶段正式引入导师制教育模式。此后,全国其他各层次高校逐渐实行本科生导师制[1,2]。

二、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为了跟上21世纪我国医疗行业迅速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进一步需求,高等护理教育必须培养出集临床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于一体的高素质、强技能、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三、地方性综合大学护理本科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感不强。职业认同感(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方面因素的看法。有学者指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受个体爱好和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在校的职业教育阶段对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据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比大专生更换专业的愿望更突出[3]。胡忠华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为一般并且职业认同感不稳定,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认同感逐渐降低[4]。

2.护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准确地自我定位,完善自我认知,提高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2011年,郝玉玲调查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后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自我认知不够,专业满意率不高,未来就业信心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漠[5]。

3.大学期间是护理学生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受与社会接触有限,对护理职业认同感低,个人内在因素欠缺考虑等因素的影响,当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很容易发生心理冲突,护理学生很难做出一个切合自身的职业规划[6]。同时,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后,过度关注社会工作信息,在考研还是出国留学等人生道路的重大选择问题上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合理的抉择。即使就业后在岗位上也很难将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4.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力度不够。护士的道德修养、道德信念与道德品质,影响并决定着护理工作质量及护患关系,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社会地位的前提[7]。未来护理的对象是人,所以护理学生在本科阶段必须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同时,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急、忙、杂、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高度的自觉性、坚韧的耐受力和坚持准确的行为准则,慎独认真,不为利益诱惑所动,以高尚的人格维护患者的利益。然而,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缩减以及在本科教育阶段与社会接触较少,直接影响了护理学生高尚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最后出现护理学生进入临床后,虽然有扎实的、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但是出现责任感不高、与病人交流沟通不畅等一系列影响医患关系的问题。

5.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的分开进行导致护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虽然护理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了断断续续的实习或是见习,但是整体效率不高。有资料表明,很多护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暑期社会实践作业,所以,表面上护理学生完成了安排的医院实习或见习任务,而真正强化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的目的没有彻底达到;再者,护理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真正接触临床的机会也不多,这些都导致大四实习阶段,护理学生无法更快、更好地适应医院环境,同时也无法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用于临床,实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6.班主任或是辅导员的精力有限,不能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按我国现在的学制,在校本科护理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左右,是形成自己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极其不稳定的时期。传统的本科护理教育只注重临床基础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强化训练,而忽略了护理学生自身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近年来,不管是地方性医学类专科高校还是综合性大学,对医学各专业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形成医学院学生越来越多,辅导员学生比日益降低的局势。结果是,虽然辅导员们竭尽所能地想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但是他们的精力有限,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并不能得到很好关注。

7.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特殊需要等方面的不同,制定适合该学生的最佳个体化培养方案。然而,当代的大学生教育受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兴趣甚至采取应付考试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选课上出现就易避难,不利于专业素质的培养[8]。学生盲目选修课程直接导致学分制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分制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其次,现行的护理本科课堂教育为大众化“填鸭式”教育,而每个护理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等都不同,以同样的标准去培养每一个护理学生显然与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8.护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全面评估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查表明,武汉地区四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对教师课堂的评教,此方法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片面性,教学质量评估完全根据学生的偏好来决定,失去了教学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科学性[9]。很多地方性综合大学的护理教育仍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中学生没有主导权,教学形式单一,考试方法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灵活应用等方面内容[10],期中、期末考试多从卷面成绩和课堂考勤两方面来考核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效果,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和进一步改进。这种评价体系显然不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护理教学质量,同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教育中建立导师制对解决上述问题的积极意义

1.克服护理本科传统教育中人为地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开的矛盾,提高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导师制强调导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扮演学生思想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外时间,导师是与学生接触和交流最多的人,导师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护理学生,有利于护理学生提高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克服了本科护理传统教育中人为地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开的矛盾。

2.跟上护理发展的脚步,提高本科护理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大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黄金阶段,护理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为科研思维的成长创造了肥沃的土壤。但同时,护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中学教育带来的固定思维根深蒂固等又限制了其科研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科研的过程涉及立项、选题、查阅文献、撰写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特别是开始阶段,立项选题的困难、查阅文献的枯燥等很容易使护理学生半途而废。科研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一个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科研经验丰富的人予以引导。导师无疑是最佳人选,导师制的专人指导不仅可以及时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介绍给学生,而且可以在护理学生科研思维形成中起到很好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3.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逐渐加深。在传统的本科护理教育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仅限于课堂上的接触和交流,课余辅导基本缺失,再加上教师更换频繁,很多学生在学期末都只认识屈指可数的几个老师,老师基本对学生没有什么影响。导师制的实行使学生在业余时间经常与导师接触、交流,在与导师相处的过程中,对护理专业的认识逐渐加深。

4.与大学的学分制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师制的实行可以让导师结合护理学生的个人兴趣、性格特点,为护理学生制定一套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选修课程、参与社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例如,若是护理学生对老年护理感兴趣,导师可以指导其选修与老年健康保健相关的学科,如《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等;也可以让护理学生多参加一些老年公益社会活动或是开展一些老年健康讲座等。在参加这些活动过程中,护理学生学会如何与老年病人更好地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导师的引导下,护理学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批判性思维这一重要思维模式也得以培养。

5.促进基础和临床的过渡和有效结合,提高护理学生学习效率。地方性综合大学目前仍着眼于传统医学模式,未能明显突出护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陈旧,多数院校一直延用公共必修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技术的老四段结构[11],这直接导致基础和临床的脱离,不仅违背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也导致了护理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现象的出现。本科生的导师一般都是医院的护士长、主管护师或护理部主任,她们可以根据上课内容、护理学生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为护理学生安排定期的临床见习以及实习。在这个导师安排的临床见习过程中,护理学生能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动手能力同步提高。

6.导师制是国家当前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导师制的实行能全面地考察导师的工作能力[11],不断对导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导师制的实行使导师的科研能力、专业素质等更上一层楼,学校的师资力量将更加雄厚,从而整个院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随之得到提高,未来发展也将更快、更稳。

7.导师参与护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使专业测评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导师与护理学生的接触比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更多。所以,无论是从学业成绩上,还是思想道德素质上,都对护理学生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每位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本学期具体表现给予客观而全面的评价,如护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研进展情况、个人思想素质等,这样综合测评的结果会更加公正、公平。

8.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相互配合管理护理学生,促进护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导师可以与辅导员或班主任相互协调配合,减轻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学生工作的负担,为护理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导师制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普及和快速发展,导师的选拔、评价等制度也逐渐完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棘手问题,我们在看到并发挥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不断反思并改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现实性问题,从而促进该模式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宁,薛艳.导师组模式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6):24-27.

[2]文斌,李岚,刘秀娟.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35):36-38.

[3]喻爱芳,徐辉航,蒋慧玥.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6):257-258.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007.

[5]郝玉玲,韩业坤,沙凯辉等.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与职业指导课程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6):31-34.

[6]关剑群.科威特护士职业道德规范的管理[J].护理研究,2001,15(1):58-59.

[7]姜小鹰,罗先武.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的社会评价和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8):9-11.

[8]张陟遥,王瑞鸿.论导师制与大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44-48.

[9]彭安臣,曾晶,陈丽,李红霞.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3):25-28.

[10]佘文莉,陈瑛.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临床护理,2007,5(1):46.

[11]刘立丹.地方院校实行本科导师制的可行性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6):96-100.

猜你喜欢
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公安院校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以北京警察学院为例
导师制模式下大学生程序设计创新能力提高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方法融合探讨
推进地方高师院校校外导师制的策略探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在卫生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