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2014-12-15 07:36沈美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33期
关键词:问题式设置教学法

沈美强

摘 要 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恰当设疑、合理质疑、准确释疑,则是“问题式”教学法运用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问题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问题式”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重点按“问题”的基本结构进行处理,并围绕回答和解释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巧妙地设置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问题、研究探索的能力。为此,在运用问题法实施课堂教学时,还应当正确把握好设疑、质疑、释疑三个重要环节。

1设置问题,启发生疑

设置“问题”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环节。“问题”准备得好,教师才能把握教学重点,控制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问题”的选择应当有所侧重和讲究。

1.1拟选问题是重点难点

“问题式”教学法的显著特点,就是不机械照搬照套教材的内容来讲授,对有些教材内容可讲或不讲。学生容易理解的,由学生自学,教师或少讲或不讲;教师必讲的,则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吃透教材,消化教学内容,要抓住重点、难点来设置问题,以达到精讲、讲精的效果。

1.2拟选问题要深浅适度

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成功与否,首先要看教师能否正确、合理地运用“问题”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系统引路。教师应紧紧围绕本课题学习的重点内容,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设问。既要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来调动学生钻研的积极性,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以免因所提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而使学生失去继续深入学习的自信心。

1.3拟选问题能启发思维

调动学生钻研学科知识的兴趣,是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内容讲完了就算了事,而是要让学生在听到讲授之后应有所“疑”,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发”。因此,教师要对问题进行 “艺术”处理,使问题既具有知识性,又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2指导学习,以问质疑

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方法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唱主角。学生以教师设置的问题为主线,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思考,由此引发疑问。新问题的提出,或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能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搞好、搞活“问题式”教学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

2.1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发问的方法,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启发学生“发问”,教学生找疑点,介绍问题研究的焦点;讲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介绍参考文献,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讨论,启发学生的联想等等。学生只有学会了发问并深入钻研下去,才会获得学问。

2.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或在学习中遇到不解的问题时,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或根据教师提示要求和要掌握知识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学消化。对学习中难以理解的问题,采取集体讨论,尽量自主性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加强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调控,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2.3检查引导适时发问

教学活动就像一条链环,在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同时,难免也会出现个别学生在坐等观望的脱节掉链现象。为此,教师应本着检查学习效果引导学习的目的,适时向学生发问,防止“冷场”,把脱节掉链之处衔接好,使课堂教学正常运转。

3释疑解惑,归纳提炼

准确无误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问题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从教与学二者来看,多疑多问只是知识长进的前提,而教师能否很好地解难释疑,却是知识长进的关键。要提高问题法的教学效果,还应着重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

3.1因问题实际,区分答疑方式

对学生所提问题,不加分析地一问即答、凡问必答,效果未必好。如有些学生对教材理解能力较差,提出的问题较浅显,教师可以用反问形式,引导学生自答,或让其他学生帮助解答。学生以这种形式获得的解答,就会比教师凡问必答更加牢固和深刻。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一问即答、凡问必答只能养成学生不动脑筋,不求甚解的不良学习习惯。

3.2抓问题关键,多种形式释疑

教师回答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抓住问题的实质,旁证博引地启发学生。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掌握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答疑,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准确把握应掌握的知识点,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或采用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分析解答等各种形式,以提高对问题的解决效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

3.3求问题解决,重视能力培养

教师的答疑要贯彻精讲原则,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论升华,以指导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不但要解决学生的问题,更重要是启发学生思维、开阔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要着重培养学生懂得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获得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要使释疑解惑起到引路搭桥、开窍点拨的作用,拓宽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挖掘学习潜力,创新学习方法的能力。

猜你喜欢
问题式设置教学法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性的思考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