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数学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014-12-13 01:55张大发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

张大发

[摘  要] 教学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都是在动态发展情境中流逝的.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需要情境的渲染,也需要情境的启迪,更需要情境的约束. 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地思考教学情境问题,必须通过情境的营造去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必须营造良好教学情境,高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营造情境;主体作用;发挥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参与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教育教学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不能体现生动活泼而又独立学习的个体,又不是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那么学生的学习仍然极为机械. 在新教育理念不断实施的今天,人们比较广泛地意识到营造数学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之间的关系. 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在学科教研组同仁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不断探究新发展形势下数学教学情境营造的问题,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伐,获得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主体作用发挥的可喜成果. 现谈谈自己平时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及实践,希望同仁和行家不吝赐教.

数学教学情境营造必须追求催

人思考的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总是由教学双方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并在逐步解决中推进的,情境有高低优劣之分,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就像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个细节,催人思考. 我们学生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追波逐浪地进行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处于高度亢奋的思维状态,也处于高度有效的思维状态,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人们却容易忽视这样的问题,要么根本不去创设任何学习情境,要么简单所为,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只能让学生像幼儿园小娃娃一样去玩游戏,看上去比较热闹,其实对学生的思维起不到点滴促进效果. 殊不知,数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极需学习对象去高度思维的课程,因为对它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虽然学生所进行的数学学习无论从内容和角度都不能体现深度的科学性,但教学对象毕竟还只是阅历比较肤浅的少年,数学思维的品质质量都还比较低下. 即使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思维,只要是从学生大脑里出来的,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笔者以能够高度引发学生的思维为基本原则,以本班学生身心和数学课程学习的特征为基本原则,从不去简单拿来. 譬如,引入“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从相似概念引入:中心对称概念与轴对称概念比较相似,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比较相似,可从轴对称类比引入,也可从汉字引入、从生活实例引入、从商标引入、从车标引入,而笔者从本班学生的学情出发,从几何图形引入:学习过的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课堂教学时便能比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情境营造必须追求催

人奋进的原则

初中生学习数学大都呈现这样的倾向,首先是了不起主义,不少学生总以为自己就是数学上的“学霸”,什么问题都难不倒自己;其次是大不了倾向,“不就那两道数学题吗?”从学习需要勤奋角度讲,这样的倾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他们不愿意奋进,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教学情境一定要让学生能够自我奋进. 如何做到这一点?其办法也是很多的.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情境营造上坚持以催生奋进为主要原则,并且比较理想地达成了学生努力探究解决数学问题办法的效果. 如教学“反比例函数”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把一百元换成50元、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币,所得的张数肯定不一样,你们肯定能立马知道各自的张数. 如果我们从函数的角度去研究这样的问题,那就显得十分有趣了,你们能知道换得的张数y 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想去探求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如果真想探究肯定是能够探究出结果的,告诉你们,真正探究出来的正确结果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究的另一个相关函数的问题. 当同学们从老师预先为他们设计的表格填空,即填出所换成的元数x(元)与相应张数y(张),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时,学生便比较轻易地发现了当换成的元数x变化时,换成的张数y也会发生变化,但这样的变化与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具有明显不同,那不同在哪儿呢?一个个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探究的角色. 课堂学习的气氛有了明显的不同,一个个学生都想去探究其结果,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争辩着. 而就在比较快的时间里,学生便基本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性质. 课堂教学的实践让我感到: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甚至高效思维,都离不开课堂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学情境营造必须追求催

人创新的原则

朱永新教授是新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先生对理想的智育的见解和阐述精辟而独到,对我们的启迪意义十分深刻. “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

扪心自问,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是否已经达成这样理想的境界呢?回答应当不能完全肯定. 因为我们还仅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掌握课本知识和技能为满足. 新教育的春风已经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应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以良好情境的营造去催化学生创新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想;经常运用SMART技术去呈现较多带有表演色彩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具体情境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去创新解决数学问题.

如两出租车公司招聘出租车司机的情境:两家公司出租的条件不一样,一家是付给司机一定的工资,再付以一定行程量的汽油费,另一家则完全以路程付一定量的汽油费,没有任何工资可言. 面对这样两家公司,司机一筹莫展,笔者要求学生站在司机的角度,为司机拿主意. 学生们一个个都充当起了司机,为司机解决这个暂时困扰的问题. 现在的初中生已经略有一定的经济头脑,也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创新、创造,他们便结合实际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划算. 这时的课堂,学生的智慧在生成,相互之间的思维火花在摩擦,学生所能做到的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造.

数学教学情境营造必须追求催

人互助的原则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教学要求是这样,但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达成吗?可能性不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学生需要意义上的学习. 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一些情境的设计似乎让我们感到十分完美,而且也颇有创新性和活力,但不少学生仍对此不敢恭维,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还必须突出一个相互之间的可互性. 如果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维,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解题策略去解决数学中的问题,那么,无论怎样的学生都可以从同伴中得到充分的启迪和帮助.

比如,设计二次函数教学的问题情境时,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让他们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比较,学生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见解都充分地表达出来. 学生们经过比较,发现二次函数不仅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还开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面.

譬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总让学生利用树叶的特征对树木进行分类,而这样的探究性活动在我们此学段的任何年级中都可以开展,只不过是活动形式以及方法有一定的相异之处罢了.

在笔者所教学的年级中,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定的探求意识,并通过探求真正获取效果,我是这样设计的: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实践中,学生十分乐意去比较,不但比较了自己所搜集的树叶,还将自己的树叶拿去与其他人的树叶进行比较,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再去探究树叶的奥秘. 学生利用树木的特征挖掘出了更多的数学问题,激活了旧思维,促进了新思维的发展,发现了新问题.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必须有利于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得到充分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扎实开展联动监督工作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作用解析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略析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