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统计分析在经营活动中的应用

2014-12-13 11:50范晓锋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7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决策

范晓锋

摘 要:统计分析是完整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它以客观真实的企业运营数据为依据,运用了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客观地揭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本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清晰、有力的决策依据。其通过研究经营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实现合理规划企业经营过程,利用较少的生产成本来争取最大的收获,且统计分析法对过去、现在和将来均起到控制或预测的作用,使统计分析方法融入企业经营过程,并参与经营决策。本文也举例了典型数学模型来进行相应论证。

关键词:统计分析;企业生产管理;决策

一、生产统计分析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

生产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与现有的统计数据处理相比,生产统计分析更有优势,统计数据处理提供的是统计工作中并不完善的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其提供的数据并不能完全﹑精确地反应经营生产中的重要信息,而统计分析则是提供统计工作的终极产品,对经营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看来,生产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及统计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某生产企业为力例予以说明,某企业对2005年1月—6月的生产与销售的状况做出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产与销售基本数据分析图表”,二是“生产与销售对比分析柱状图”。

生产与销售基本数据分析如下表1所示:

表1 生产与销售基本数据分析

据“生产与销售基本数据分析图表”所示,该企业在一月份至二月份的生产持续增长,增长率达到17%,这一阶段的销售量与之相适应,也出现5%的增长率,在增长幅度上略低于生产的增长。但是在三月与四月生产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两个月份的生产量基本持平,然而销售量却下降的幅度较大,五月份较之于四月份生产量有了29%的增长,达到3012.900,同期的销售额度从2009.832直接跨越到2809.100,这与生产是同步的。再从生产与销售对比分析柱状图来进行分析。如下图1所示:

图1 生产与销售对比分析柱状图

从整体上来看,该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基本持平,虽然在二月份出现生产高于销售的情况,但是在其他的月份却并未超出预期。总起来说,通过统计分析能够使生产量与销售来量保持合适的比例,从而避免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

从以上某企业统计分析实例可以看出:统计分析是完整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它以生产过程中实际采集的数据为依据,因而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且其运用数理统计中的科学方法,揭示了经营过程中数据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找到解决现有以及潜在问题的方法,为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依据。而这里所说的企业统计分析,与一般的分析报告概念不尽相同,其通过研究经营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实现合理规划企业经营过程,利用较少的生产成本来争取最大的收获。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不仅可以有利于企业自查制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且还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均起到分析或控制作用,可以使企业借鉴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未未来发展汲取力量。此外,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例,过去的生产水平为3σ质量水平,随着劳动力的发展与生产器械水平的提高,目前的生产水平已经基本发展到6σ质量水平。在3σ水平下均值无偏移不合格率为,与此相对比,6σ水平下均值无偏移不合格品率为,两者的差距达到一百多万倍。而3σ质量水平下均值偏移1.5σ的不合格品率为,6σ质量水平下均值偏移1.5σ的不合品率为,这里,均值偏移在1.5σ是由当今的科技水平并综合考虑了经营中的大量影响因素决定的,故两者之间相差了两万倍,因此依照定义已经达到了非常严格的质量要求。6σ与3σ的比较如下表2所示:

表2 6σ与3σ的比较

二、生产统计分析的特点

生产统计分析的特点是充分应用科学数理统计中的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但是文字等定性描述在该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且作用十分密切相关,而生产统计则是取其精华,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因此,做好生产统计分析不仅要求收集某一经营过程中的真实数据,并进行归纳与整理,而且必须对现象的起源与发展趋势均进行深入的专题调查,以生产经营过程为主体,充分发挥统计分析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产统计分析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重要方法。统计的目的在于随时让各级管理部门了解目前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及时地反映出各个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起到实时监控,及时纠偏的作用。生产统计分析和统计表在生产组织中是互补的。首先,一张生产统计表是反映某一固定时期的生产过程的量的关系,它仅仅是表征了一个独立的量,与此相比,生产统计分析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分析,它的作用是可以将各个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从而动态地分析某一阶段或时期所表现的量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生产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某生产企业1—8生产车间的产量统计分析为例进行说明。

某生产企业1—8生产车间的产量统计分析如下图2所示:

图2 各车间个人产量和总产量统计表

第三车间的总产量达到32000,居于首位,但是在人均产量方面却并超过第二车间,这就说明第三车间应该在提高个人生产技能方面着力,以效率的提升促进产量;第一车间的人均产量最低,适度采取激励性措施将有利于第一车间总产量的提升;对于第六至第八车间而言,人均产量基本持平,总产量不高,这就需要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各车间弱势原因,根据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其目的就在于促使各车间均衡化发展。

从更深层次来说,通过生产统计分析,企业决策者能够在及时掌握生产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抓住生产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从而把握企业的运营方向。其次,与一张生产统计表所反映的产量等相关内容相比,生产统计分析可以详细地扫描很多环节和角落,只要与分析对象有一定联系,就可以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其与所分析的对象综合起来进行评价与分析。如果为了追求统计优质服务的数据性特点,而凡事都已数字进行表征,忽略了生产统计分析数据的综合加工运用的功能,那么统计数据能够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有限。因此,只依靠固定的指标体系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它难以反应出生产中的实时情况,对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作用较小,因此各大企业应该采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来及时的反映、弥补统计指标的不足,实现优质的管理与决策。endprint

例如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中,数理统计知识尤其重要。其中正态分布和T分布是两种典型的数学模型。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方程记作:

和是正态密度函数中的两个特征参数,

其中,为反映工件质量特性的尺寸,n为样本总数。

μ决定了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但不影响曲线的平缓程度;而σ只决定曲线的平缓程度,σ的值越大,曲线的平缓程度就越高,数据之间也越离散。反之,σ的值越小,曲线的平缓程度越低,即曲线越陡峭,数据之间更加贴近,因此尺寸精度就越高。

当μ=0,σ=1时,正态密度分布变为标准正态分布,其表达式如下:

标准正态分布主要具有四个性质:

(1)关于数据的平均值左右对称;

(2)正态分布曲线在士∞方向均向x轴无限延伸,在士∞处,y的值为0;

(3)正态分布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面积为1;

(4)不论和取何值,正态分布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的概率始终是相同的: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6%;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45%;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3%。

上面介绍的几个性质是经营过程中的常用性质,μ和σ的取值并不影响产品特性相关数据的分布,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范围内的概率总为99.7%,这是经过科学数理统计计算后的值,由此推算出,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范围外的概率为1-99.73%=0.27%。通过这些生产统计数据的计算,可以清楚地掌握一个生产线生产具体情况,经营者可以根据此情况对生产和销售情况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这样更加有利于生产线的顺稳运行。

三、生产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可以对有效地监督企业各个阶段的各项经营活动,其效果十分显著。在一个企业之中,当一项经营活动发生以后,其销售额、成本、利润等统计指标就会随之产生,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指标判断制定目标的完成程度,并了解整个经营过程看,及时掌握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找到应对方案,监督和有效控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保证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的方向前进,而非一直处在纠偏的过程之中。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日常的统计分析,可以监督各项统计指标的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提醒企业采取纠偏措施,使企业一直运营在正轨上;二是通过经营过程中统计分析工作,可以有力监管经营过程中的不合理支出,使企业人员严于律己,恪守节约准则,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三是通过统计分析工作使企业不断升级其各项管理措施,增加管理强度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与经营活动。

此外,开展统计分析也可以改进目前企业过多依赖于经验管理的现状,从而引导企业走向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经营过程中统计分析工作是以经营活动中收集并整理的各项真实数据为基础,而非经验,这将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不同。它由统计核算发展而来并和会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计分析有着与核算一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使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其次,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为企业管理部门人士了解经营状况,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收益的重要手段,它是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体系,无论是对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经营活动之前或经营活动进行之中)进行分析,都是以统计指标为基础的。即便是对某项经营活动进行事先的预测与分析,也是以所掌握的信息和趋势,利用数理统计的科学知识,经过精确地计算、论证和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因此,以此为依据指定的经营过程中的决策与措施,也必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最后,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所谓管理通俗地说就是如何发动其他人去工作并且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规划。用统计分析报告恰好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把思想具体化,其指标可以对管理人员起到较好的警醒作用,因此统计分析工作对管理人员具有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四、如何发挥生产统计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1.企业管理者、决策者需要将统计分析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决策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决策者重视统计分析工作,一方面需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有效落实统计工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另一方面应加强统计员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力,多举办相关培训,保证他们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2.对统计员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培训培养起职业道德意识。统计工作人员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其素质越高,职业操守越好,则统计分析的质量也越高,因此,企业应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

3.企业中的相关原始资料需要认真整理。对于原始记录的要求,应该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就必须有记录。在记录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数据的整理,才能增加数据的有效性,因此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应该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为最终的统计分析工作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积累外部资料。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证收益,除了收集好本企业的数据之外,还应该将整个行业动态与市场信息收入囊中,并促进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换,从而增加横向对比的广度与深度。

4.发挥统计分析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但同时减少人员的劳动力,提高检测效率,一般采取抽检方式,以样本来估计整体,从而了解产品质量状况,若发现产品不合格率较高,立即进行相应整改;产品质量改进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最后应采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产品的合格率与可靠性。

5.建立统计信息库。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一个趋势。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应以IT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IT技术的优势,建立一套具有采集、整理、分析、提供结论的信息数据库,以便系统科学地管理统计数据,并保证所得结论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五、结束语

企业统计分析工作以客观真实的企业运营数据为依据,运用了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客观地揭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本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清晰、有力的决策依据,因此企业生产统计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人员逐渐意识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而充分把统计分析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又是强化管理的一个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企业采用生产统计分析能为企业带来较大收益,其必定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泊.浅谈统计分析对企业管理品质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8).

[2]马晓芸.原始资料及统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3]许敏:现代统计工作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endprint

例如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中,数理统计知识尤其重要。其中正态分布和T分布是两种典型的数学模型。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方程记作:

和是正态密度函数中的两个特征参数,

其中,为反映工件质量特性的尺寸,n为样本总数。

μ决定了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但不影响曲线的平缓程度;而σ只决定曲线的平缓程度,σ的值越大,曲线的平缓程度就越高,数据之间也越离散。反之,σ的值越小,曲线的平缓程度越低,即曲线越陡峭,数据之间更加贴近,因此尺寸精度就越高。

当μ=0,σ=1时,正态密度分布变为标准正态分布,其表达式如下:

标准正态分布主要具有四个性质:

(1)关于数据的平均值左右对称;

(2)正态分布曲线在士∞方向均向x轴无限延伸,在士∞处,y的值为0;

(3)正态分布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面积为1;

(4)不论和取何值,正态分布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的概率始终是相同的: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6%;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45%;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3%。

上面介绍的几个性质是经营过程中的常用性质,μ和σ的取值并不影响产品特性相关数据的分布,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范围内的概率总为99.7%,这是经过科学数理统计计算后的值,由此推算出,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范围外的概率为1-99.73%=0.27%。通过这些生产统计数据的计算,可以清楚地掌握一个生产线生产具体情况,经营者可以根据此情况对生产和销售情况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这样更加有利于生产线的顺稳运行。

三、生产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可以对有效地监督企业各个阶段的各项经营活动,其效果十分显著。在一个企业之中,当一项经营活动发生以后,其销售额、成本、利润等统计指标就会随之产生,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指标判断制定目标的完成程度,并了解整个经营过程看,及时掌握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找到应对方案,监督和有效控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保证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的方向前进,而非一直处在纠偏的过程之中。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日常的统计分析,可以监督各项统计指标的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提醒企业采取纠偏措施,使企业一直运营在正轨上;二是通过经营过程中统计分析工作,可以有力监管经营过程中的不合理支出,使企业人员严于律己,恪守节约准则,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三是通过统计分析工作使企业不断升级其各项管理措施,增加管理强度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与经营活动。

此外,开展统计分析也可以改进目前企业过多依赖于经验管理的现状,从而引导企业走向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经营过程中统计分析工作是以经营活动中收集并整理的各项真实数据为基础,而非经验,这将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不同。它由统计核算发展而来并和会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计分析有着与核算一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使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其次,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为企业管理部门人士了解经营状况,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收益的重要手段,它是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体系,无论是对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经营活动之前或经营活动进行之中)进行分析,都是以统计指标为基础的。即便是对某项经营活动进行事先的预测与分析,也是以所掌握的信息和趋势,利用数理统计的科学知识,经过精确地计算、论证和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因此,以此为依据指定的经营过程中的决策与措施,也必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最后,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所谓管理通俗地说就是如何发动其他人去工作并且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规划。用统计分析报告恰好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把思想具体化,其指标可以对管理人员起到较好的警醒作用,因此统计分析工作对管理人员具有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四、如何发挥生产统计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1.企业管理者、决策者需要将统计分析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决策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决策者重视统计分析工作,一方面需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有效落实统计工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另一方面应加强统计员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力,多举办相关培训,保证他们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2.对统计员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培训培养起职业道德意识。统计工作人员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其素质越高,职业操守越好,则统计分析的质量也越高,因此,企业应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

3.企业中的相关原始资料需要认真整理。对于原始记录的要求,应该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就必须有记录。在记录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数据的整理,才能增加数据的有效性,因此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应该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为最终的统计分析工作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积累外部资料。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证收益,除了收集好本企业的数据之外,还应该将整个行业动态与市场信息收入囊中,并促进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换,从而增加横向对比的广度与深度。

4.发挥统计分析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但同时减少人员的劳动力,提高检测效率,一般采取抽检方式,以样本来估计整体,从而了解产品质量状况,若发现产品不合格率较高,立即进行相应整改;产品质量改进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最后应采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产品的合格率与可靠性。

5.建立统计信息库。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一个趋势。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应以IT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IT技术的优势,建立一套具有采集、整理、分析、提供结论的信息数据库,以便系统科学地管理统计数据,并保证所得结论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五、结束语

企业统计分析工作以客观真实的企业运营数据为依据,运用了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客观地揭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本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清晰、有力的决策依据,因此企业生产统计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人员逐渐意识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而充分把统计分析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又是强化管理的一个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企业采用生产统计分析能为企业带来较大收益,其必定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泊.浅谈统计分析对企业管理品质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8).

[2]马晓芸.原始资料及统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3]许敏:现代统计工作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endprint

例如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中,数理统计知识尤其重要。其中正态分布和T分布是两种典型的数学模型。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方程记作:

和是正态密度函数中的两个特征参数,

其中,为反映工件质量特性的尺寸,n为样本总数。

μ决定了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但不影响曲线的平缓程度;而σ只决定曲线的平缓程度,σ的值越大,曲线的平缓程度就越高,数据之间也越离散。反之,σ的值越小,曲线的平缓程度越低,即曲线越陡峭,数据之间更加贴近,因此尺寸精度就越高。

当μ=0,σ=1时,正态密度分布变为标准正态分布,其表达式如下:

标准正态分布主要具有四个性质:

(1)关于数据的平均值左右对称;

(2)正态分布曲线在士∞方向均向x轴无限延伸,在士∞处,y的值为0;

(3)正态分布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面积为1;

(4)不论和取何值,正态分布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的概率始终是相同的: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6%;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45%;

之间曲线与x轴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3%。

上面介绍的几个性质是经营过程中的常用性质,μ和σ的取值并不影响产品特性相关数据的分布,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范围内的概率总为99.7%,这是经过科学数理统计计算后的值,由此推算出,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范围外的概率为1-99.73%=0.27%。通过这些生产统计数据的计算,可以清楚地掌握一个生产线生产具体情况,经营者可以根据此情况对生产和销售情况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这样更加有利于生产线的顺稳运行。

三、生产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可以对有效地监督企业各个阶段的各项经营活动,其效果十分显著。在一个企业之中,当一项经营活动发生以后,其销售额、成本、利润等统计指标就会随之产生,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指标判断制定目标的完成程度,并了解整个经营过程看,及时掌握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找到应对方案,监督和有效控制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保证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的方向前进,而非一直处在纠偏的过程之中。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日常的统计分析,可以监督各项统计指标的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提醒企业采取纠偏措施,使企业一直运营在正轨上;二是通过经营过程中统计分析工作,可以有力监管经营过程中的不合理支出,使企业人员严于律己,恪守节约准则,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三是通过统计分析工作使企业不断升级其各项管理措施,增加管理强度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与经营活动。

此外,开展统计分析也可以改进目前企业过多依赖于经验管理的现状,从而引导企业走向科学的管理模式。首先,经营过程中统计分析工作是以经营活动中收集并整理的各项真实数据为基础,而非经验,这将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不同。它由统计核算发展而来并和会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计分析有着与核算一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使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其次,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为企业管理部门人士了解经营状况,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收益的重要手段,它是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体系,无论是对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经营活动之前或经营活动进行之中)进行分析,都是以统计指标为基础的。即便是对某项经营活动进行事先的预测与分析,也是以所掌握的信息和趋势,利用数理统计的科学知识,经过精确地计算、论证和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因此,以此为依据指定的经营过程中的决策与措施,也必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最后,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所谓管理通俗地说就是如何发动其他人去工作并且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规划。用统计分析报告恰好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把思想具体化,其指标可以对管理人员起到较好的警醒作用,因此统计分析工作对管理人员具有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四、如何发挥生产统计分析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1.企业管理者、决策者需要将统计分析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决策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决策者重视统计分析工作,一方面需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有效落实统计工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另一方面应加强统计员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力,多举办相关培训,保证他们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2.对统计员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培训培养起职业道德意识。统计工作人员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其素质越高,职业操守越好,则统计分析的质量也越高,因此,企业应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

3.企业中的相关原始资料需要认真整理。对于原始记录的要求,应该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就必须有记录。在记录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数据的整理,才能增加数据的有效性,因此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应该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为最终的统计分析工作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积累外部资料。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证收益,除了收集好本企业的数据之外,还应该将整个行业动态与市场信息收入囊中,并促进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换,从而增加横向对比的广度与深度。

4.发挥统计分析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但同时减少人员的劳动力,提高检测效率,一般采取抽检方式,以样本来估计整体,从而了解产品质量状况,若发现产品不合格率较高,立即进行相应整改;产品质量改进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最后应采用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产品的合格率与可靠性。

5.建立统计信息库。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一个趋势。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应以IT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IT技术的优势,建立一套具有采集、整理、分析、提供结论的信息数据库,以便系统科学地管理统计数据,并保证所得结论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五、结束语

企业统计分析工作以客观真实的企业运营数据为依据,运用了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客观地揭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本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清晰、有力的决策依据,因此企业生产统计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人员逐渐意识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而充分把统计分析融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又是强化管理的一个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企业采用生产统计分析能为企业带来较大收益,其必定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泊.浅谈统计分析对企业管理品质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8).

[2]马晓芸.原始资料及统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3]许敏:现代统计工作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endprint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财务风险预警的统计研究
叩诊质量,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