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研

2014-12-13 14:40张晓燕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件笔者多媒体

张晓燕

最早提出微课程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其于2008年首次创建了微课程。微课程自诞生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其主要特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情景真实、短小精悍。如今,微课程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得到运用。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近年来亦展开了相关的实践和研究,收效颇丰。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1.微课程的内涵界定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可见,国内关于微课程内涵的界定有很多。胡铁生在其发表的《“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中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黄建军、郭绍青在其发表的《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认为:“微型课程的不同主要在于课程时间简短,一个微型课程一般只有一两个课时,而不会像一门培训课程或者一门学科课程那样持续数周或一个学期。国内将这种课程多称之为课程单元、课程组件、短期课程、小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微课程注定会给我国的教育界带来一场革命。

2.微课程的特点

(1)目标性。通常来说,所谓的微课程就是根据具体某一学科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根据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模块化的课程方式。微课程是建立在单一的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特征。因此,我们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的时候必须要准确把握好微课程的这一特点。

(2)校本性。纵观国内对于微课程的研究可见,大多数教师研究微课程均是在自身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基于本校具有的教学资源,基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情况,基于教学对象——学生的具体情况,基于教师本身的信息化技术掌握水平,等等。可以说,目前的微课程具有很强的校本性。

(3)非独性。微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相互补充,因此微课程的内容必须要有所限制。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微课程具有一定的非完全独立性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半独立性特征。它必须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建立有意义的关联。

二、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1.以理论呈现为支撑

教育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教学理论,例如分层教学理论、差异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等。而这些教学理论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我们的学生用较少的课时来掌握较多的知识,因此微课程的设置亦应以这些教学理论为基础实现有效教学。

如执教《制作多媒体作品》一单元时,教材中已经给出了特定的多媒体制作主题,不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未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和补充微课教学。作为苏州市民,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非常了解,我们完全可以以“印象苏州——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教学。笔者首先给出了一个PPT模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合作制作多媒体作品。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做出的多媒体作品亦非常漂亮。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对多媒体作品的内容比较熟悉。

在上述微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家乡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之下,微课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2.以过程呈现为重点

众所周知,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重点,对于微课教学来说亦是如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微课教学不注重过程就很容易会失败。没有好的过程就不会出现好的结果。

还是以上述微课教学为例,学生在制作“印象苏州——我的家乡”这一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确定本小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主题:是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主题,还是以家乡的园林风景为主题。确定主题之后再要求学生上网搜集相关的多媒体制作材料。多媒体作品完成之后,笔者还要求各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本小组所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进行讲解。学生的讲解绘声绘色,让人流连忘返。在这个过程当中笔者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如此一来学生的微课学习过程才会更加流畅和有效。

微课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简短的过程,但是只有严格把握,我们的微课教学才会体现出更多的目标性。

3.以课件呈现为辅助

多媒体课件是微课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辅助微课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多媒体课件的重要作用。

在“印象苏州——我的家乡”这一微课教学当中,笔者就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例如,卡通式的知识导航按钮、配有解说的网络视频以及可拖动的游戏

式操作软件等。这样一来,就给该多媒体课件增添了几分可观性,学生看到非常入神。学生在接下来合作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时候亦向这个方向靠拢。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重要作用,可以给初中生以视觉刺激和欲望刺激。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轻松完成。

4.以评价呈现为拓展

在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教师还应该辅以适当的教学评价,以促进初中生学习微课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特点,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进行评价。

如在“印象苏州——我的家乡”这一微课教学当中,当学生介绍完小组合作完成的多媒体作品之后,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评价。评价标准主要从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三大目标入手。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为了优化评价方式,笔者还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投票选出最佳多媒体作品。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客观的,亦是科学的,很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教学评价是微课教学不可或缺的,而我们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做到及时、客观、公正,从而有效激发初中生参与微课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如今微课教学实验已经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有效开展起来,虽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并不是非常完善,但是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微课教学一定会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大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 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4]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责任编辑袁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件笔者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