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霞
摘 要:诚信已成为时下热门话题之一,以大面积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为突出现象的会计丧失诚信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作者对会计丧失诚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提出了切实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诚信;丧失诚信;诚信工程
诚信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人的立身之本,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提出的“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的思想中。然而,恰恰是最需要以诚信来标榜的会计职业,近来却遭遇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案,如中国的郑百文、银广夏,到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默克及法国的维迪旺,致使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不但影响了国家税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已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使会计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会计行业的诚信被广泛关注,人们无不对会计诚信提出了质疑。因此,如何重塑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说假话,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言必信,行必果”。会计诚信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朱镕基同志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所作的”不做假账“的题词是对会计诚信最好的诠释。
我们一直把真实性视为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若失去了真实性,那无异于会计的消亡。会计丧失诚信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重大的危害。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设立“小金库“等一些会计丧失诚信的行为,会传递错误信息,误导企业经济行为,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会计信息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二、 会计丧失诚信的原因分析
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
1. 市场经济制度的弊端
诚信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礎条件之一,而市场经济制度自身的弊端又正是滋生商业欺祚的温床。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由于市场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各市场主体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给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经营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指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才产生了虚假的会计信息。经营者一般是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经营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经营者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就可能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对经营者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就必然导致虚假会计信息供给的增加。因此会计诚信虽为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需,但市场经济发展又对会计诚信产生了各种扭曲性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所能解决的,只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实现会计的诚信原则。
2. 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1)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性。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受制于企业经营者,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的会计利润成为“厂长利润”或“经理利润”,而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由于受人力、财力的限制,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加之其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不可能查出企业的所有违法违纪行为,这客观上助长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3)社会审计监督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我国社会审计监督的主体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执业范围狭窄,目前仅对公司企业和“三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而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尚未列入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范围。另外,社会中介机构的“生命线”——独立性,由于受社会中介机构之间不正当竞争的影响,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必然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缺乏可靠性。
3.利益驱使,失信成本低
当不诚信行为的收益大于不诚信行为的成本时,不诚信的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眼越大,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就越低。
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会计造假的受益者很多。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会舍弃诚信。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最高首长,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这就包括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并因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方面的利益。可见,不诚信行为能实现“多赢”,它的收益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还有不少法律条文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些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所受的处罚与造假者牟取的暴利相比,看起来并不怕,威慑力不足。
4. 会计人员的本身素质不适应会计行业的时代要求
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就目前情况看,许多地方和部门对会计工作缺乏正确认识,任用会计人员存在偏见,认为会计是一门非技术职业,别的事情做不来的人干会计还可以,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会计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而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直接关系,这就导致一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失范,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混乱等。其次,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少会计人员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不熟悉会计法规,不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在会计核算上不是按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而是主动迎合单位领导的作假行为,或在单位领导的授意下,受理假凭证、做假账、编假报表,从而掩盖企业经营过程的实际情况。
三、 重朔会计诚信的对策
会计诚信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会计诚信缺失,要注重法治与德治并重,开展综合治理。
1.建立和健全各项监管机制,实行会计委派制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会计法》在加强会计监督方面作了较大的补充和完善,在会计制度上构建了会计监督、社会审计和政府部门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社会审计监督具有鉴证性,是会计监督体系的补充;政府部门监督具有权威性,是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三者的有机结合,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发挥着积极作用。
(1)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即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直接由家行政机关领导,会计人员由国家委派,统一管理,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代表国家监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有效地摆脱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变过去的会计人员属单位所有为属全社会所有,从而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起来,会计人员能够排除干扰,依法办事,正确行使会计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政府部门的监督工作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资源共享。各级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工商、等部门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政府部门除对企业实施监督外,部门之间依照各自的职责也要行使监督权,这就促使政府部门提高对企业的监督质量。
(3)要规范社会审计程序,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我国审计工作环境的特点,应当减少各政府机关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影响,保持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社会中介机构应将会计咨询与审计业务分离开来,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2.加大造假成本,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1)加大处罚力度。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法规体系,过宽的法律条文需要修订,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要大幅度提高失信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以此为社会经济活动建立起一道保护墙,使失信、背信、无信和骗信行为失去活动空间和立足之地。
(2)尽快引入民事赔偿制度。民事责任不仅给造假者明确了经济上的赔偿责任,而且通过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可以有效地迫使造假者退出非法所得,还可以鼓励广大受害者依法诉请赔偿,积极同造假行为作斗争。在美国,违法者一旦染上民事索赔官司,其下场常常是破产兼身败名裂,不但变得一穷二白,而且连东山再起的可能性都不再有。
3.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1)打造信用政府。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政府失信是最具破坏作用的病毒,政府信用在社会中具有示范效应,因此,推进诚信建设,首先必须从建立信用政府入手。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变神秘政府为透明政府;转变工作作风,变权力政府为责任政府,使诚信成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
(2)建立信用档案。现代社会的管理,离不开对人特别是对法人的行为的记录、评判和制约,而记录是评判和制约的前提。因此,推进诚信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失信行为和处罚的记录及相关的披露制度,也就是说必须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便于随时查询,借以支撑和保护诚信,抑制和惩罚失信。
(3)加强诚信教育。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与对诚信的宣传和教育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加大诚信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在会计诚信教育上首先要提高社会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使大家共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增强制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气候和“打假氛围”,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其次要把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放在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上,包括企业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明确企业负责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同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水平: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会计诚信教育迫切要求加强会计道德建设,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使其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賬”。
四、结束语
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难题,并已引起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从国内外不断爆出的会计造假事件,可以看到当今企业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它使广大股民的投资信心遭到了沉重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努力解决会计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惠昌.诚信—商道之本[J].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4).
[2]杭雪霞.谁砸了会计人的饭碗[J].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4).
[3]刘姝威.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
[4]盖地.诚信会计与会计诚信[J].财务与会计.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