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美学艺术重要性分析

2014-12-13 09:48:50张永军王世进马新谋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7期
关键词:意想艺术形象物化

张永军,王世进,马新谋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2.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0 引言

西方城市建筑的古朴厚重,东方建筑的雕梁画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古代城市建造的雏形到现代统一规划的城市都展现了城市的风采,我们为之感到自豪,有些因为战争毁坏而留有遗憾。城市规划是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人民创造宜居的生存环境,其中亦有统治阶级的意念,亦包含了劳苦大众的智慧,就在冲突与共鸣中营造出了良繁莠异的城市形象,也为人们留下了城市的美学意象。建造美丽城市、营造美好家园,无论触发心灵的美还是可触可摸的美,都会令人心醉往之。

1 美学思想之于城市规划

1.1 城市规划需要美学思想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创造性的艺术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往上延伸还要满足审美需求,也就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令人最大限度地享受美感,所以说,城市功能之美是基本建筑,城市形态感官之美则是上层建筑。艺术创新,在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艺术创新,首先需要构思,构建艺术形象,经营艺术形象,最终还要物化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生活的体验,对价值的感悟。

1.2 艺术形象物化

在艺术创作中,抽象与客观如何结合为艺术形象,是创作者要进行的最根本的创作过程。“形象”是客体对象的映射,无论是感官抽象,追忆形成意想,还是联想而来的幻象,尽管来源、体现不同,但都需要符合客体对象,要按照客体的外在形态来再现对象,要求物化。“艺术”则是创作者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赋予物体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主体遵依自己的意想感受、抽离、物化对象,把客体的外在表象和主体的内在意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体现美的艺术形象。

美丽的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创作者对美学艺术的物化能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美学艺术形象,取决于创作者的美学感知,生活中充满了纯、臻、美,同时也存在着无数的伪、劣、丑。美的形象塑造,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纯、臻、美的审美追求。创作者的艺术感知和审美意向、美学再塑相联系,而审美意向和美学再塑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对艺术形象的创作有重要的双向作用。

1.3 古城饱含艺术美学

艺术形象物化与创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价值的感悟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对生存环境的美好向往,对醉心城市美好生活的萃取,如此城市形象之美方可触动人们的审美神经、艺术心灵。天朝从古至今大多建筑如皇家宫殿、庙宇、府院等建筑群基本布局遵从商周的城市规划思想。如唐都、清京城等城池布局上都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种规矩之美、大局之美。也有依山傍水而建的城池,好比江城、金陵、甬城等,又都体现出靠山矩城、依水利市,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思想,嫣然是一种浑然天成、和谐无畔之美。同类型城市中也有差异,临安城围绕着西湖而建,江城则围绕着三江汇聚展开布局,形成武昌、汉口、汉阳跨江鼎立的格局,虽然在规划思想方面有所不同,总能让人领略到城市魅力。

2 城市规划体现美学意想

城市规划的美学思想是由哪些元素构成或由哪些元素体现的,笔者认为此即是谋求城市之美、艺术创造美学意想的价值本源。

2.1 艺术抽象城市规划之美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城市形象之美,城市好比是一幅艺术水粉画、情感抽象画,体现出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化美学。从城市空间形态上来看,城市之美在于空间布局整体性、偶成性,园林、建筑、道路、山水等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组合,勾勒出美学意想。对美学的体验感和韵律感来自城市轮廓线,人们从各个角度观看城市的建筑群都是一幅美景画卷。城市是凝固的乐谱,它的美在于韵律的跳跃,人文景象和自然环境融合的美感(见图1)。如此美景,如此画卷,不正是城市规划美学所追求的吗?无论是城市的平面布局还是城市轮廓线都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形象之美,与其说是人的刻意行为还不如说是规划者无心插柳,这些美若隐若现,依稀朦胧。上海的城市形象主要以黄浦江两岸的城市轮廓线为图形基线,图形之美来自建筑的高低跳跃、颜色的进阶变化、建筑的美学体现等等。城市形象画卷特点各有不同,但都反映出人们的美学追求,体现出人们的美学思想。

图1 上海印象

2.2 城市美学还来自于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再现和演绎

一座城的文化积淀是历史长河的延续承继,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很难让人从心里体验到美,也很难成为心灵栖息地。城市美学是思想物化的美景,既能让人感到建筑之美和周遭自然环境的融合,又能感受到历史文化底蕴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例如古城西安,从布局上延续了古长安的格局,如今发掘出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人文用以描绘这座城,为古城平添了许多文化意象,这种文化意象因深远而值得人们细思品味,古城更因此而散发出文化韵律。体味城市之美,不仅要体味城市表象之美,更要斟酌表象所传递出来的文化符号。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对文脉的延继是丰满城市形象之美的创作灵魂,当今诸多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都注重对历史文化进行深挖再现,例如拉萨就对藏佛教文化进行发掘,为拉萨城市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市区各景点为人们讲述着一则则人文故事,这就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继和演绎带来的城市之美。

2.3 诸多因素融合城市之美

城市之美由历史人文、地理位置、经济、宗教和当地审美等诸多因素决定,纵观各时期,横观各洲、各国,由于诸多因素,人们对城市美学理解有所不同,但人们不断追求自己梦中之城的愿望世代皆有,美学愿望造就了历史上很多文化名城的辉煌。城市规划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必须体现城市的整体美感和独创性。大研古城丽江,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像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的明珠,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没有城墙的古城。城市特征明显,地理位置独特,大研古城就像是随着玉龙生长出来的,和周遭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城市形象就好似为这片土地和人们量身订做的一样,完全符合当地人们对城市之美的艺术想象,虽比不上西安的古老、申城的现代,但只要按照它自有的方式去经营,延继文化风格,便是极好的。

2.4 城市规划艺术重生再造美

时代在不断发展中,城市之美也是可以再造重生的,城市规划美也应是一种发展之美、进化之美、融合之美,城市的各项功能需要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城市品位,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的美学追求。例如北京798 艺术区,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演绎。这些空置厂房经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由老厂区改建而勃发出新的艺术生机,让人充分体会到历史积淀的美,时代赋予新的美感,再如上海新天地、1933 工场坊、田字坊都是对美的再造,艺术重生的美。这种艺术再造提高了城市品位,更符合人们的美学追求,是时代美学发展的新特优。

3 结语

尽现城市之美是城市规划永恒不变的美学追求,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协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对美的追求带给我们无畔的意想,城市规划美学以美丽点缀生活。

[1]Lopez,Russ.Building American public health:urban planning,architecture,and the quest for better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2.

[2]Levy,John M.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Upper Saddle River[M].N.J.:Prentice Hall,2003.

[3]邵甬.理想空间:城市美化专项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4]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

[5]Murgante,Beniamino.Geocomputation and urban planning[M].Berlin,Heidelberg:Springer,2009.

[6]Ian Bracken.Urban planning methods:research and policy analysi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7.

[7]Robert Freestone.Urban planning in a changing world:the twentieth century experience[M].New York:Routledge,2000.

[8]Shamsher Singh.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issues and imperatives[M].New Delhi:Ashish Pub.House,1992.

猜你喜欢
意想艺术形象物化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早春
天津诗人(2019年3期)2019-11-13 19:29:53
气功锻炼前后意想对手太阴肺经红外热像图变化的影响
江西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4-26 12:56:44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22:00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5:34:48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16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
计算物理(2014年1期)2014-03-11 17:00:18
小说《生死桥》意象浅析
文学与艺术(2010年1期)2010-04-22 05: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