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丽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论述中,特别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现阶段基层党务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组织建设乏力,缺乏创新活力和创造能力。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出现了明显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建设乏力的现象。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本单位的管理和经营上,党建工作尤其是组织建设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加工作,长期的组织建设缺失,导致基层党组织缺乏创新活力和创造能力,这与时代对党提出的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期待相去甚远。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党组织自身缺少主动学习、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缺乏,无法担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党员干部群众化,缺乏领导力和战斗力。基层的部分党员干部,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在思想和行动上无异于普通群众。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化,使得与广大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党员形象遭到破坏,党员的先进性无法体现,先锋模范作用也无法发挥。还有个别党员干部组织观念淡漠、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带头·争先,党组织和党员威信下降,领导力和战斗力无从发挥。
组织活动陈旧僵化,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活动,全体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是党章的基本要求。《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党的基层组织生活出现了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部分党组织对党的理论学习浮于表面,学习仅仅是读读报纸和文件,抄写一些读书笔记等,组织活动大多数是组织文体活动,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这样的组织生活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是相悖的,这样的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无法达到丰富党组织生活,提升党组织品质的目的。
从思想意识上看,基层党员干部脱离群众是问题的根本。在基层党组织中,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价值取向出现偏离,不关心群众、脱离群众的现象比较普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植群众、服务群众,一直是我党战胜各种困难,拥有执政地位的根本。走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传家宝。但在长期的和平建设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一些党员干部淡忘了党的宗旨,更多关注个人的权利、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忽略了作为党员干部的使命与责任,出现了偏离群众、脱离群众的倾向。在理想信念和组织纪律方面出现突出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群众化,甚至出现了落后于普通群众的现象。
从组织形式上看,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是问题的重点。组织生活形式单一、陈旧,大多按照“学学文件、抄抄答案”的模式,认认真真走个过场,使得党员群众对组织生活出现了麻木和厌倦的情绪。
组织生活缺乏活力主要原因是:首先,思想上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更多的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创造经济效益上,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被忽略,基层组织生活常常被省略;其次,物质上财力不足。在基层,各项工作都会有相应的物力财力保障,而党务工作就出现严重的“资金荒”,因为没有资金,很多活动无法开展,所以“读文件、抄答案”这样形式化的活动成为普遍现象。这种不痛不痒的程序化活动,很难达到组织建设的实效性,其实这也是无奈的选择;最后,业绩上考核不力。基层组织活动组织的好与不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没有严格明确的考核标准,加之大多数基层党的干部党政双肩挑,工作业绩考核中党务工作不作为考核项目,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更多的是看行政业绩,党务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
从制度保障上看,基层党务工作考核监督不力是问题的关键。健全的组织制度是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熟的标志,基层组织制度缺失,使得基层党务工作不能坚持长期、规范和全面地展开,会出现“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根本不要”的现象。基层党务工作考核监督不力,没有量化指标来衡量,更多的党务工作成为“良心活”,党务工作的好坏全靠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自觉自为。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一定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夯实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做到抓基层、打基础、得民心,在走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提升执政水平中加强执政能力,实现党的科学执政和长期执政。
书记工程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务工作的“火车头”,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着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坚定不移地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抓好书记工程,是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抓好书记工程,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拔优秀人才做党支部书记。要遵循“思想坚定”、“业务精湛”、“群众拥护”、“爱岗奉献”的原则,把年轻有能力,渊博有资历,亲和有魅力的人提拔到基层党的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和先锋作用,在基层党务工作中发挥其业务能力的优势。
二是提升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基层党务工作者过去常常是“位低言轻”,没人关注来自基层党组织的建议,没人听取来自基层党员干部的呼声。抓好书记工程要从成长机制、激励机制入手,为党支部书记设计成长和发展路径,让基层党务工作者清楚自己努力工作的业绩是自己未来发展的基础,对党的干部的提拔也要特别参考其基层工作状况。这样的定位会促使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加用脑谋划、用心推动,能够加速拉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养。时代在发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既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习专业知识。政治理论的学习是要帮助党支部书记用扎实的理论素养、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推动基层党务工作,发挥其理论素养和人格修养的魅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党支部书记保持其在工作中的先进性,扎实的专业功底会使其在基层组织活动中施展才华,用业务上的先进性在基层工作中展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带动基层工作持续发展的作用。党支部书记的素养提高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发挥、基层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样党务工作就会扎实有效,避免出现“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怪现象。抓好书记工程,打造优秀基层干部,让他们用能力聚人、用品行服人、用作风带人,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齐心合力抓党建,形成良好的基层党务团队,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服务本部门的重点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组织活动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破点。党的组织活动,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通常由支部委员会或者党小组负责组织活动,党支部作为基层的党组织,组织生活是否健全、活动内容是否丰富、对于党员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这是党员素质提高、战斗力提升、威信提振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党在基层形象的树立。基层组织活动也是基层党组织对全体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的主渠道。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组织活动的实效性,是基层党建的突破点。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定期举办理论学习报告会、党课专题讲座、专家论坛、高端访问等活动,让党员干部有机会从更高层面理解思想理论、解读政策措施、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学习活动是党员干部提升理论水平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客观需要。基层党组织还可以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制作党建网页、开办微信微博,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资源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自主学习。
二是创新主题实践,树立党员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组织要开展全员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党员先锋岗”、“奉献在岗位”、“我为党旗添光彩”、“党员扶贫”等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吃苦在前、主动奉献、爱岗敬业、扶危济困,在细微处真正呈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树立党员形象,发挥党员作用。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党内氛围。基层党组织活动常常会出现两极分化,要么是僵化枯燥的理论学习,要么是娱乐化的文体活动。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在组织活动中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文艺汇演展演、红色歌曲演唱比赛、主题演讲辩论比赛和体育项目比赛等,这样才能做到主题鲜明,形式灵活,寓教于乐,增强组织活动的吸引力。
作风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支撑点。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思想的拥护者、党的路线的推进者、党的纲领的践行者,其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纲领的贯彻和落实。当前,基层党组织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等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基层党组织也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深入开展整顿“四风”活动。
基层党组织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基层党建的奋斗目标。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到基层中去,要重心下移,把基层作为自身成长和锻炼的阵地,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工作中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基层党的工作,无疑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也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党的形象和作风的体现。
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开展,把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与关注群众利益,保护群众利益,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统一起来,这是基层党务工作的最重要的结合点。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重点工作。结合党的十八大的要求,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认真查“四风”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的种种表现,教育实践活动要与党员干部的学习和工作联系起来,深刻自省与反思、认真查找与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反省工作态度、工作方法还存在哪些问题,一边查找问题,一边整改,做到让群众满意,改变过去整风运动“一阵风,假大空”的做法,使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接地气,更亲民”。
有些干部走到群众中,却不知道怎样同群众对话,怎样同群众去沟通,怎样能够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好基层党务工作。党组织要有目的地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把他们送到群众中去磨练,让他们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际需求,让他们成为能够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接地气的好干部,人民群众欢迎这样的干部,党的工作需要这样的干部。
党的组织要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基层党组织培养、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更加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在群众的监督之下,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的能力。
二是夯实基础工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人民的利益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党中央的整体部署,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转变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党的工作以人为本。继续抓好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抓好党的先进性教育,继续抓好党员的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培养一批党性原则强、思想品行好、工作作风优的党员干部队伍,以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成长壮大,这是我党长期执政、科学执政的重要支撑点。
三是突出社会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把做好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作为基层党务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党组织通过扎扎实实的党务工作来理顺群众不满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树立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威信,使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充分信任,从促使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更加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中国梦的信念。
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基层蹲点日记、入户倾听群众诉说等方式了解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通民声通道集中反映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协调化解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不稳定中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力、有序、有效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不断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挑战,全体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需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消除社会弊病,释放“正能量”,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态度,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基层群众基础,以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永续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