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郢
2009年10月,一部佚失逾半世纪的泰山重要文献——《定泰山为国山刍议》,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乡间重现。该书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10月泰安县立师范讲习所翻印本,32开,共20页。据收藏者王建功老人介绍:该书为父亲王安良遗物。其父早年就读于师范讲习所,获得此书,家传至今。根据这一线索,又有研究者对此书来历作了进一步追寻,最终在上海图书馆所藏民国期刊《江苏教育》上查到了其作的原始文本。八十年前的“中华国山”之议,由此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定泰山为国山”的首倡者,系民国著名作家易君左先生
易君左(1898—1972),名家钺,字君左,祖籍湖南汉寿县。他是“晚清三大著名爱国诗人”之一的易顺鼎之子,“五四”运动的策划人之一,少年中国学会骨干成员,他创办《长沙晚报》,并任《国民日报》等多家进步报刊的社长或主笔,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革命,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同时易君左还是载誉文坛的著名作家,他一生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留下绝妙游记,有“现代游记写作第一人”之称。
易君左的“国山”之议,缘于他的泰山之游。民国二十一年(1932)10月,易君左偕同江苏省教育厅同僚王德林等,由杭州而南京而泰安,来到久已向往的泰山。“一碧横参日月星,泰山山石骨嶙峋。秋阳光线微嫌炙,五岳声名此独尊!”(易君左《初仰泰山》)10月23日,君左一行乘山舆从中路登岱,直造极顶。翌日清晨观日出后下山。泰山的万千气象,使素来醉心山水的君左激动不已。他在文章中称:“这一次游泰山,是出于一人之诚、一念之决,所以游得最畅适、最痛快!”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易君左“仰望徘徊,愈增感慨”,正如其在《登岱》一诗中所吟:“……伟哉造化巨斧痕,辟此绝岱招国魂!国魂国魂何处得?只有泰山好颜色!齐鲁岂但圣人邦,英雄产地鱼盐乡。国利民富士侠义,能医萎靡穷愁气。我欲定此为国山,呜呼国正危兮山未安!”因此,当易君左返回镇江之后,除撰写了《泰山纪游》、《泰山观日》两篇游记及诗十余首,还“发愤写了一篇大文章——《定泰山为国山刍议》,征得厦材(王德林)同意,连署发表”。
这篇《定泰山为国山刍议》发表于《江苏教育》第2卷第1—2合期,民国二十二年(1933)1月出版。后泰安县立师范讲习所翻印为单行本。全文分“缘起”、“理由”、“计划”、“办法”四大部分,共计一万余言。
文章开篇,易君左首先陈述了泰山应定为“中华国山”的八大理由,其要点可归纳如下:一、泰山之德性,实与吾国民族精神及固有文化完全吻合。二、泰山为历代所仰重,为吾国历史上特有之事迹。三、泰山出中国山系正宗昆仑之脉,为全国山脉之中坚,踞最古老之地层。四、泰山为国民数千年来所拥戴之一大自然现象,深入人心。五、泰山为至圣孔子登游歌咏之地,泰山文化与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六、泰山山体端坐堂皇,磅礴浑成,兼有四岳之长,而无四岳之短,在其他诸山中更是无与伦比。七、泰山为中国民族历史之活的典型,一入泰山,不啻翻阅吾民族之光荣史页。八、泰山日出飞瀑等景象,生机无限,象征着中华民族活泼泼的精神,足以体现中国之国魂。
“定泰山为国山议”的出现,实基于当时独特的政治背景与文化心态
“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正如西方学者所指出的,一个国家的维系,除去领土、经济、政治整合之外,还必须借助于文化资源。易君左不仅是文坛名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他早年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发表了大量的社会学论著,致力于对国人思想的启蒙。“国山议”亦正是易君左欲借助传统文化改造社会的努力之一。其冀望以“山”为符号,通过“国山”认定的仪式,进一步促进境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即“移风易俗,应有具体之象征,召回国魂,恢复民族自信力,庶几可挽中国之危亡,奠万年有道之基础”,“使全国国民集中精力于巩固的政府指挥之下而共戴一伟大的象征”。此点乃易君左议定“国山”的主旨所在。
而在众多象征符号中,易君左选择了“国山”,进而举泰山为“国山”,则是缘于他对祖国山水的挚爱及对泰山文化的推崇。易君左一生遍历南北名山大川,创作游记数百万言,对山水文化有着精到的领悟。“山岳以配天”(《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山岳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近代以来,海外“国山”说影响中国——“日本以富士山代表其大和魂,号召国民,仰若神圣;美国之若机山,有黄石、冰河二大公园,为世界之花圃;瑞士之玫瑰峰,群峰簇立,白雪盈巅,湖山之胜,甲于天下;其它如英国之格兰扁山;瑞典、挪威之基阿连山;俄国之厄布鲁大山;横亘德、法两国之阿尔卑斯山等,均为欧洲诸国国民所瞻仰、民族历史家所歌颂、诗人所赞美,以范铸其民族其国民之品格者也”。山岳与其国人民族精神的内在关联,引起易君左的深层思考。特别是其早年留学东瀛,日本以富士山为国山,进而以此宣扬其霸权扩张之“大和魂”,更给君左以剧烈刺激。“我欲定此山为国山”——“中华国山”之议,便是受此启发而提上了社会论坛。
在易君左游历的众多名山中,独对泰山情有所钟,推之为“中华国山”,这基于他对泰山文化地位的准确认识与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对山岳的崇拜和信仰,早已跳出了原始自然宗教的框架,跨进伦理哲学的范畴,到达理性精神的殿堂。哲人文士们从山岳丘壑的万千气象变幻中,演绎出宇宙乾坤构架之原理,感悟出天地自然之道和生命不朽精神。易君左发现,泰山不仅仅是一座自然之山,而是凝聚民族品格的精神之山。易君左从山体到内蕴,把泰山的品格概括为“刚健中正”四大德性,并指出“泰山之德性,实与吾国民族精神及固有文化完全吻合,吾人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及东方固有文化计,则定此唯一痕迹之象征之泰山为中华民国国山,实含有至深至大不可磨灭之哲理”。关于泰山的精神内涵,是历来文人关注与思索的问题,金人元好问“泰山为天壤间一巨物”,元人郝经“中华正朔,建极启元”,“纯粹中正,崇高溥溥”,明人张岱“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都已触及长期以来朦朦胧胧、欲浮欲现的泰山文化底蕴与本质。但遗憾的是,诸人都未能对此作进一步剖析。而易君左以其炬目慧心,精辟揭示出此一真谛,这是对泰山文化的一大贡献。
责任编辑 曲圣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