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运用快乐式教学模式理论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和大家作一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初中英语;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63-1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有多少成绩,部分取决于他的智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认识变因(congnitive variables)。除此之外,学习态度、情绪、学习动力、个人性格、自我概念等也影响学业成绩,这些称为情感变因(affective variables)。在这两种变因中情感变因起决定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行为——联想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间的联结,桑代克说:“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这一理论也要求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时的内在动机(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渴望的情感)和积极的参与性(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我所称之的“运用快乐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的态度、渴望的情感、积极的实践来学习英语。
在快乐英语优化教学的实践中,本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初步探索和研究,并且有一定的收获。要在快乐英语的基础上优化、深化初中英语教学的结构、过程、方法,最根本的一点,教师首先要优化本人的思想、观念,才会大胆地去设计、研究提高课堂效果的具体方法,对英语教学的优化应从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发展,终身受益的途径上实施优化。
二、模式解释
下面以表格的形式作一具体的介绍:
三、实施步骤
A.课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的教育性: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要把教育——教养双重任务同时担负起来,即在优化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群体意识,使学生适合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教学、生活和工作。
2.课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作为内驱动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都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同时趣味性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教学原则。
3.课的情境性:
将英语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发挥其英语教学的交际功能。课中保证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从中获得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课的激励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现学生能力,是优化教学的基本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使学生在个性和能力上得到扩展,让学生在肯定性评价成功的反馈中获得快感,增强信心,强化心理素质。
5.课的实效性:
优化教学,不仅重视外在形式上的结构、过程、方法的优化,它更着重内在的效果——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的近期目标是主动学习、愉快发展,优化教学的远期目标是使学生终身受益,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B.在课堂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中的情感驱动。
初中英语教学的任何途径都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为此,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和高昂的情绪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刻苦学习,愉快发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目标。
2.教学中的学习过程自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予一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过程,发挥其个性、能力形成自学自练自评,友爱团结的多向交流气氛。同时在进行“学习过程自组”中,要注意合理分组和骨干的发现,培养使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巡视指导、修改错误、启发思考、导学达标。
3.教学中的即时教学反馈。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知道学习效果的学习,往往是效率低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地对学生掌握学习情况的程度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强化正确,修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促进情感交流。如果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差生的出现往往是错误积累的结果”,因此,在每项练习之后都要作出简短的评价,在课的第一个练习时就应适当给予学生指向明确、完整的激励性评价,在以后的练习中适时反复进行,不断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温,并且不断检测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嫚.互动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J].科技信息,2009(02).
[2]张建花.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激发英语学习兴趣[J].教育革新,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