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柳艳芳1熊仁华2
探析流行音乐合理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方法
◎李 娜
目前我国中学生在欣赏音乐的选择上近乎狂热地偏爱流行音乐。这种现象导致了音乐欣赏内容的单一和欣赏视野的狭隘。流行音乐中包含了许多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用有效的方法把流行音乐合理地引入音乐课堂,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鉴别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 中学生 音乐课堂
目前流行歌曲是否可以进入课堂这个问题引发了教育界教育工作者众所纷纭的讨论。有的人认为流行音乐是课堂教育的“禁区”,课堂凡涉及“流行歌曲”方面的问题都避而不谈。我认为流行歌曲可以进入课堂,但不能独占课堂。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欣赏和学习流行音乐。如何将流行音乐合理地深入到课堂,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过调查笔者清楚地分析了现代中学生狂热追捧流行音乐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现象分析如下几点原因:
1.同学们从心理上觉得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缺乏亲切感,没法理解更不好听。而流行音乐恰恰相反,通俗易懂也深受中学生的喜欢。很多同学认为欣赏古典音乐一定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是一种高雅艺术。
2.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两性情感的懵懂时期,在接触流行音乐时,也就以流行音乐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因为流行音乐大多都以爱情为素材,更能贴近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
3.在业余歌唱爱好者中,大多并未接受过声乐训练,嗓音条件一般,通俗歌曲的音域较窄,旋律简单,易于上口。通俗唱法以真声为主,以情动人,易于学唱,训练较短时间就能登台演出,不必追求民族、美声那样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大概是学生最喜欢的演唱方法。
流行音乐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包涵了许多负面的消极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地有选择地欣赏和学习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有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本人认为引导学生学习流行音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中所选的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富有内涵
流行音乐的内容是纷繁复杂的,有些流行歌曲中隐藏有一定的叛逆性亚文化本质。它以青少年的生活和情感、青春的萌动、爱情的体验、理想的抒写、对成人世界的反抗等等为主要内容。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在流行音乐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应坚决杜绝内容情色、带有颓废、消极情绪的音乐,选用的教材必须是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内容积极向上、富有内涵的作品。例如:《蜗牛》《最初的梦想》《海阔天空》《隐形的翅膀》《阳光总在风雨后》等励志歌曲。这些歌曲教给中学生要勇于面对挫折,不要放弃,要坚强地站起来,靠自己去克服困难,所以这些励志类歌曲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中学生重拾信心,勇敢克服困难的作用。
2.歌曲要适合学生的演唱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在歌曲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多注意,在课堂上可能出现,教师所选的歌曲男孩唱不上去,或女孩低不下来的情况,这就是选取不得当的原因,我们应该选择音域不宽,作品难度不大,音调不高,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如果扯着嗓子使劲喊《青藏高原》《西部放歌》这类曲子,既毁了嗓子,自己难受,又破坏歌曲的情绪。对那些不宜演唱的好作品,应该多让学生们去聆听欣赏,从音乐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感,理解其内涵,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3.不能喧兵夺主使其取代传统音乐
不能为了投学生所好就让流行音乐独占课堂。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还是以传统音乐为主,流行音乐毕竟不是主流音乐,它不能真正地取代传统音乐、民族音乐以及西方古典音乐的地位。虽然流行音乐的演绎形式和风格多样,但只有少部分作品可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沉淀之后称为精品,艺术性较为单薄,尤其是港台流行歌曲,常常是一些情爱歌词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缺少实质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力把握好尺度,做到适中,既不应该放弃对流行音乐的介绍,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更不能放任自流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层次上,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实习的时候我想,既然学生喜欢流行音乐,那就让他们听或者学,毕竟其中有好多可学之处,开拓学生视野。但也不能忽略传统音乐的教学,音乐教材上面正规的经典民族歌曲,作为音乐教师有义务把他们介绍给学生,这些东西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精髓,不能让其在我们这一代枯竭,把他们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流行音乐教学已经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只要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尺度,把好的优秀的作品带进课堂,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必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音乐是生动的,音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愿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懂得鉴赏和审美,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热爱音乐。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姜鹤)
◎柳艳芳1熊仁华2
内容提要:作为一名还没有跨出校园的汉语言师范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教学情景满怀憧憬,因为没有教学实践的基础,所以也没有经年累月带来陈腐的条条框框,有的只是单纯地站在学生角度与假想教师身份上的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构成因素,教材是学校开展教育的重要载体,考试则是学校教育不可规避的教学手段之一,以学生的立场为基础,围绕教材、考试来构建学校教育无功利性趣味课堂,或许能打开一扇别开生面的素质教育实践之窗。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生 教材 考试
《易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技。儒家学者将其运用于教育:天命为之性,率性为之道,修道为之教。“教”是修习的过程,它在于深度感悟,而将其附着在浓厚的功利色彩上,追求表象,就是舍本逐末了。况且,将“教”称之为修道,那就强调了自我主观意识,老师的主动性施为无法替代。老师不需要为学生明白指出“道”,也无法为每一个学生指出。教育的最终结果在于内化,如果老师强加指导,反而是给学生套上了枷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因而学习的 “试误”准则也并不太适合语文教育的实践,讲授法无法去除。工具性需要教授,人文性则更倾向“试误”。但是学校教育的考试无法将人文性量化显现,工具性却能在教材知识点和考点一一体现,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中剔除人文性的现象。素质提高离不开人文关怀,因而语文课堂要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调解这一矛盾。
工具性的讲授与人文性的“试误”这一组矛盾直接体现在课堂上,而解决这一组矛盾的着手点就在于以趣味性去改变课堂的功利性,构建无功利性课堂。无功利性是前提,趣味性是执行基础。因此围绕学生、教材、考试深化无功利性这一前提,以趣味性为课堂基础是建设素质化语文课堂的理想思路。
理解理念前提,需要师生分清教育的考试与应试教育两个概念。考试是学校教育学情检测环节的主要方法,而应试教育则是以顺利通过考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老师强调考试,学生就容易将教育的考试理解为应试教育,从而走向畸形的功利性学习。学生有着强烈的温和教育的诉求。他们憧憬素质教育,他们理解素质教育是有趣的、开放的、温和的教育模式,当理想遭遇现实的“填鸭”教学时,学生就会厌学。心理上无功利的温养式的教学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转“被填食”为主动寻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课堂,这就是理念上的无功利性课堂。
1.取缔显性的教学目标
以《望海潮》为例,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解文学常识,接着将重点字词等挑出来,从字音、字形等方面作重点强调,让学生牢记这些字词并背诵该词,而后就是全词的思想内容分析,然后结束一堂课,参与度高的则会让学生以固定的“意象+手法=情感”的模式鉴赏诗歌。记忆性目标明确,能够检测,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但是对于人文性的目标学生就无所适从了。
同样是《望海潮》的字词教学,以学生伴着音乐表演性的朗诵来开课,学生一定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错误,老师正好将它作为学情摸底,进而结合实情来安排调整教学内容。简单问题如“天堑”“罗绮”“巘”读错了就做纠正,而“参差”则做辨析,将问题分级逐步解决最后对难度系数高的地方讲解,学生借已有的知识来印证学习,真正参与课堂。最后随堂训练再以有感情的吟诵形式开展,一则将字词句的记忆放到这个“智力背景”中去,加深记忆。另外,让学生将课堂中所接触的新知识,再作为欣赏美的手段,运用到吟诵中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会中求学,用会去学会。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性的敏锐度,也可以让考试从属于素质,学生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并主动去参与创设这种“远离考试”的无功利性课堂。
2.走下讲台,参与课堂
在《望海潮》情感问题的讲解上,一定离不开背景知识的介绍,传统的教学,老师掌控课堂,将教放在学生学的前面,学生就会认为这只是文学常识的记忆,实际上没有起到帮助教学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认为这是脱离教材的无用课堂。但是单纯地放任学生讨论,学生也会因为漫无目的而产生想法,因此新的课堂气象还得靠课堂效率来支撑,这就不得不回归到课堂的针对对象上去。课堂的研究对象是教材,提高效率在于建立完善的学生——教材——试体系,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素质的提高。学生与教材建立关系的基础是学生对教材产生足够的兴趣。海明威在谈论文学理论的时候,提出了他的冰山理论,文学像他说的那样,有八分之七的内容隐藏在水下,那么就课文对剩下的内容进行外延拓展,既可以使课堂充满探索的趣味,也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望海潮》一反柳永一贯词风,作为投赠词也没有如此婉转的情感注入,历来此篇皆以写景笔法大开大阖波澜起伏为人称道,讲解此词时,不妨以音律入手,诗词创作为目的,将鉴赏与创作联系起来,展开实践。而柳词《雨霖铃》与作者生活阅历密切相关,可以将重点落脚在情感分析上。学生朗诵,情感理解偏差的地方插入相关柳永的身世的讲解,这样既可以防止课堂枯燥,也使得课堂联系更紧密,学生体会更生动。
而紧承柳词所选的苏轼词两首、稼轩词两首、漱玉词两首皆是风格迥异,让学生自由朗诵,以柳词课堂学习的基础,建立自己的认知,此时学生以老师的角色,解决基础问题,合作探究个性的问题。而如《望海潮》的结构安排特点,《雨霖铃》的点染手法,苏轼词的借事抒怀,稼轩词的借古抒怀,漱玉词的借景抒怀这一类的偏工具性的考试知识,学生可以自己设题提问老师或同学,也可以由老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苏词的儒道交替,稼轩词的豪迈与婉约,漱玉词的前期与后期等不再以独立的板块出现在课堂中,也不再仅仅是以老师的口传达出来,让学生在教材与考试的框架内真正参与课堂,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模式。
3.结合实情,重视感性
诗歌没有固定的情与理,欣赏方法与角度也不是一成不变。因而,学生在提出有价值的感性认识时,就是深化诗歌学习的契机,借课外的柳永等人的词来印证教材中词作的理解,由点及面引导文化的探索。文学能够重现一个时代,从宋词拓展出宋文化的探索,从词的风格看宋文化类型,从词的内容看宋人生活,新角度,新内容为学生带来探索、发现、创新的乐趣。读词是玩味音律,鉴赏词是与词人交心,研究词是在品味生活的感性百科全书,这个转变是从功利被动向无功利性趣味的转变。
长久以来,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考试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或者说老师讲的就是考试要考的。并不是老师一直在为考试而上课,只是功利性放在了课堂显性的位置,过于强调了应试目标。那么,取缔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目标的界线,让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得学生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得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可以得以发展,让课堂教学更是充当了知情意发展的养料。如此,学生才能信赖课堂,接纳课堂,从而追求更高素质的课堂,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修订版
[2]徐有富:《诗歌十二讲》.岳麓书社.2011年12月
[3]苏霍姆林斯基【苏】:《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