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其自我调适研究

2014-12-12 08:38◎万
参花(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高职

◎万 虎

高职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其自我调适研究

◎万 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这些为高职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成才的广阔舞台,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由于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以及社会经验的局限,导致他们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挫折的考验。因此,在新形势下对高职大学生挫折心理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理论价值。本文在介绍有关挫折理论基础上,列举了高职大学生几种常见的心理挫折,从客观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高职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原因,探索大学生挫折心理自我调适路径,使大学生在自我调适中不断提高自己战胜挫折的能力。

挫折心理 成因 调适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竞争越激烈、社会越进步,可能出现的挫折会越多,生活的过程就是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解决一个又一个挫折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活虽然如诗歌般浪漫美好,但是挫折和大学生常常不期而遇。科学认识大学生挫折,引导高职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对做高职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有很大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承受挫折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是个体保持良好适应、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面对挫折时要认同、冷静、乐观,要想办法缓解压力,使自己不要被它压垮,然后,想办法解除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经过调查统计,当代高职大学生常常面临以下几方面挫折。

1.学习挫折

上大学后,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成绩考核的标准和高中时有较大差别,课业负担也减轻了,升学压力没有了,因而出现了学习怠倦状态,于是放纵自己,等到考试成绩亮红灯时才感觉受挫。学习挫折直接削弱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项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遭受学习挫折后,“难过”占41.6%,“担忧”占31.7%,“不安”的占26.2%,“紧张”的占19.2%,“难堪”的占16.4%,“气恼”的占16.4%,选择“无所谓”的比例仅6.1%。

2.生活适应挫折

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不适应。如从自己独自的房间搬进了6~8人的集体宿舍,从以前的饭来张口到挤入食堂排队打饭,从在家一个人洗澡到几十个人挤在公共浴室排队洗澡等方面不适应。大学生活除了学习,还有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兼职打工、娱乐休闲等。面对这种需要一个人更独立、更主动地去适应新生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适应起来困难重重,感受到不小的挫折。

3.人际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仅次于学业发展的重要社会需要。大学生都希望获得更广泛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维系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但由于性格或者成长经验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要么难以抛弃自尊、自傲及矜持的面具,要么以错误方式伸出橄榄枝,反而引起别人误解,导致人际交往挫折。

二、高职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随时都会遭遇挫折,客观正确认识挫折是战胜挫折的前提和先导。只有理性科学地看待挫折,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引起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很多,从总体上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原因

(1)学校环境影响。学校环境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有直接影响。学校环境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环境设施的陈旧。入学前他们对大学生活有美好憧憬,但现实往往与他们想象中的“天堂”有一定差距,许多高职院校住宿条件、就餐环境等后勤保障跟不上学生需求,学生不满情绪增加。第二,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的滞后。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部分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足,知识陈旧,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学生的失望之情、挫折心理油然而生。第三,校园文化的偏差。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直接而深远。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加大,校园文化出现气氛不浓、品味不高的现象,许多学生社团组织名存实亡。这些现象使不少高职大学生心理难以平衡,产生心灵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强烈的不适应感。

(2)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的一些潜在或显性的条件,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抚养方式、教育方式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学生的心理挫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自小娇生惯养和过分受保护、被溺爱的孩子进入大学后,更易产生心理挫折。有些人表现出内向、孤僻的性格,很少与人交往,抑郁寡欢,也容易产生心理挫折。

2.个人因素

(1)认知方式。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待客观事物的思考模式、评价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根源,而很多问题的产生常常来源于不合理的认知。由于认知不同,同样的挫折情境对个人造成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不同的。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以往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需要结构与其心理成熟度有关。一般来说,心理成熟度和思想境界高的大学生,因对挫折持正确认识而少生挫折感;反之,则会有严重的受挫感。

(2)动机冲突。动机冲突也是引起大学生挫折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如果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不能同时获得满足,并且在性质上又出现彼此相互排斥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社会转轨期带来的大好机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选择的冲突,如在专业定向方面、政治经济方面、社会交往方面、择业方面、恋爱方面的取舍问题。当若干个动机同时存在、难以取舍时,就会形成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常使学生感到左右为难,内心极易产生激烈的冲突和焦虑不安的情绪。

三、自我调试的策略

挫折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有着特殊促进作用。但是,挫折毕竟是人生路上的一股逆流,它往往给人们带来不幸。高职大学生首先要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调适就是从自我克服角色出发,借助一些科学方法和合理途径,增强自控力和承受力,及时克服各种障碍困扰,控制自我情绪,以坚强的意志力战胜挫折,使不良的心态向着健康的心理转化。

1.理性认识

挫折具有普遍性,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石头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对于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强者它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使人倒下。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是战胜挫折的第一步。

(1)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高职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时期,许多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圆满完成,常常需经过多次尝试、不断努力。没有挫折的尝试,就不能排除错误的路线,就没有成功。挫折的经历对学生是十分可贵的,可使大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学会反省、思考、总结、探索、创造,使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增长才智,变得更加成熟。

(2)挫折是一种机遇。疾风知劲草,挫折造精英。对于强者来说,每次挫折不仅是一次很好的锤炼,而且是一次有价值的发现,是一种转败为胜的契机。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成长。如果你放弃了这个机会,你就退化。“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获得的”这是爱迪生一生奋斗的经验总结。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总结了无数次失败经验基础上取得的。

2.合理归因

不同的归因倾向,会给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失败由客观因素(包括任务难度和机遇)和主观因素(人的能力与努力)综合决定。有的学生总是把自己学习成败,归因于外在因素,如个人运气不好,或没能猜中题目或老师的命题和评分有问题等,也有的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技能、能力和努力程度过低,过多地责备自己。这两种习惯性归因,都有碍于分析造成挫折的真实的原因,无助于战胜挫折。在进行归因时要做到三要与三不要。一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不要一味埋怨外部环境,也不要一味自责;二要客观分析影响成败原因,不要主观臆断;三要尽量找可以改变的因素,不要过多归因于不可改变或难以改变的因素。

3.磨炼意志

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战胜挫折的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一般来说,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意志品质会更加坚强,对挫折承受力也相对较强。优秀的意志和品质是帮助人们走向人生峰巅的关键因素。高职大学生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挫折,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作为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景,主动经受磨难,提高挫折承受能力。还可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帮助生活中遭遇挫折的同学,提高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进行个体逆商培养,提高挫折耐受力。

[1]孙俊芳,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读书文摘,2014-03;

[2]任秀华、于锐,独立学院学前专业大学生挫折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教书育人,2012-12;

[3]张亮,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之管见,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论文所依托课题:

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2014-2015年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G2014A017 号

立项时间:2014.6.30 结题时间:2015.12前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高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挫折使我更坚强
心理感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