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湘乡市长沙花鼓戏演唱分析
——以湘乡市花鼓戏剧团为例
◎李婷婷
笔者通过对湘乡市花鼓戏剧团的跟团调查,从而得出湘乡市长沙花鼓戏演唱特点包括其曲词关系及其特殊演唱技法。长沙花鼓戏的演唱技法是人们经过千百次的锤炼、磨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演唱方法。
花鼓戏 曲词 演唱技法 湘乡 剧团
据《湘乡县群众文化志》(初稿)中记载:“唱戏看戏是湘乡民间最普遍的一种文娱活动。无论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木偶、皮影统称之为“戏”。晚清和民国期间,大都是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传统民俗节日、家庭喜事时进行演出,以唱花鼓戏为主,群众趋之若鹜。”①本文以湘乡市为例对长沙花鼓戏的演唱进行的考察,极具代表性。
湖南花鼓戏曲唱腔,有通俗易懂、易于上口的特点。该唱腔又要求依字行腔、字正腔圆。长沙花鼓戏舞台语言,是以长沙、湘潭语音为基础的,这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长沙语言,让它拖长一些,音乐化一些,就近似花鼓戏的川调旋律。长沙街头的一些叫卖声,何尝不象花鼓戏音乐旋律组成。”②湘乡市的方言虽然与长沙话不同,但是由于地属湘潭,且湘乡市花鼓戏剧团的前身是始创于长沙的“艺群花鼓戏剧团”,故湘乡市花鼓戏的语言包括唱词和念白等均与长沙方言不尽相同。
普通话的声调通常分为阴、阳、上、去或者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长沙花鼓戏的舞台语言(以长沙话为基础)为六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去声(2)、入声六种。如: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唱段中“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啊”中的“这”字在普通话中念“zhe”,而在唱段中却念“ze”。而在湘乡市花鼓戏剧团常演剧目《红豆园》中“春来发几枝”中的“春”字在普通话里念“chun”,在唱段中则念“qun”。所以,只有很好地掌握了长沙的方言,才能更好地把握长沙花鼓戏的演唱技巧,从而做到“字正”。
但是,同样的词在不同的曲调里会运用不同的调式,所以其语言并不是完全等同于音乐,如果等同就失去了音乐本身的特点。语言影响着音乐,使得长沙花鼓戏更具有独特的韵味。但是经过多年的演变,长沙花鼓戏中的有些方言也逐渐变成普通话。如湘乡花鼓戏剧团常演剧目《红豆园》唱段中“红豆生南国”中的“红”在普通话里念“hong”,而在长沙话中念“hen”,笔者发现演员们在演唱时念的是普通话“hong”。
最初的长沙花鼓戏演唱时旦角用仄嗓(假嗓),小生是本嗓与仄嗓结合的“阳带子”,须生与花脸则借鉴了湘剧的发声方法。民间曾传有口碑:“花旦唱得嗲,小丑唱得花,小生唱得秀,胡子唱得稳,正旦哭巴巴”。到了50年代中期,“阳带子”唱法则被弃用,演员们改用本嗓演唱。60年代初,稍为正规的一些剧团开始重视演员的声乐训练,年轻一辈演员开始讲究正规的发声技巧,把地方大戏中的一些科学的运气、咬字的方法运用到花鼓戏中来,使花鼓戏的演唱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据笔者随团调查了解,在剧团演员的演唱中,确实属花旦唱得最“嗲”,剧团中的旦角的嗓音都是清亮而尖细,而不是浑厚粗犷的大嗓门。而且,所有演员都用本嗓演唱,其声音依字行腔、圆润自然。
长沙花鼓戏的演唱技法,常用滑音、尾倚音、颤音和吟音。“滑音”,又称甩腔。是一种先上后下的滑音组成的唱法,用以表现夸张或俏皮的语气。滑音在其他剧种与美声、民族唱法中也有运用,其共同的作用是要达到‘腔圆’,起到的是润腔的作用,以致更贴近剧情,贴近生活。”③“‘尾倚音’,又称尾音,一般在曲调的每句结尾时腔上带一个小尾巴,有的以倚音出现。在《采茶调》《渔鼓调》等一类上下句数板的唱腔中使用最多,几乎句句皆有。”⑤
“颤音”在《双川调》一类曲调中多颤在或两个音上。“吟音”,也是一种颤音,但不同的是只在本音上颤动,颤幅小、音量微、速度快。“吟音在长沙花鼓戏唱腔中是有规律的。正宫调系统的曲调主要吟在三个音上,打锣腔则主要吟在三个音,一般都在句尾的长音上吟。”⑥
在笔者跟团调查中发现,湘乡市花鼓戏剧团的曲谱上并没有标明何处有“吟音”,何处有“颤音”、“尾倚音”、“滑音”等演唱标记。在遵循最基本旋律的同时,演员在演唱中对一些演唱技法如“颤音”的使用并不是特别严格,在已有的旋律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加工,观众也不会去追究。
同时,笔者认为长沙花鼓戏这种特殊的演唱技法与湖南的地理环境有关。因为湖南多山,道路曲折蜿蜒,有百里不同音之说。导致了长沙话的音调比普通话音调多出两个,所以唱法上出现了滑音、倚音等技巧,从而增强了表现性,以致演唱的时候得更加用心地去表现。
综上所述,长沙花鼓戏演唱特点包括其曲词关系及其特殊演唱技法是人们经过千百次的锤炼、磨合并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演唱方法。笔者认为,在花鼓戏发声方法进行改革之后,同时因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职业化、系统化,花鼓戏的演唱技法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正是因为花鼓戏特殊演唱技法系统的训练以及演出经验的积累,才促成了她们在民族声乐演唱上的成功。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编辑文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1月版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
(责任编辑 姜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