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君
东北方言幽默效果产生机制刍议
——以二人转为例
◎曹中君
近些年来,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二人转、小品及影视剧风靡全国,国内众多学者对东北方言中的言语幽默现象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幽默成因至今没有比较系统、深入的阐释。本文以东北方言幽默为研究对象,借助二人转这种东北民间艺术形式,从语音、词汇、语用三方面探讨东北方言幽默效果产生的机制。
东北方言二人转幽默产生机制
东北方言通俗、生动、热辣而又风趣幽默。近些年二人转、小品及影视剧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倍受人们喜爱,最根本原因便是其语言中体现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风趣幽默的表达形式。
1.变调规律。东北方言的变调规律和普通话的基本一致,但有一些字音在具体的语境中则需变调。这种被方言化了的语音,使人物身上有了一种典型的乡土色彩,通过方言本身具备的一种不协调韵律来增强幽默感。例如:
(1)人没回来,信儿也通啊。(《王二姐思夫》)
(2)等多暂逮住月下老你啊。(《西厢》)
例(1)中“没”字不能唱成阳平“méi[mei35]”而要唱成去声“mèi[mei51]”。东北方言中常说“某人还没(mèi[mei51])回来”,无论是咬字发音还是曲调,都要发成去声,这符合东北方言的发音特点,形成了二人转的地方风味,观众听得明白自然,风趣幽默;例(2)中,“多”“暂”在普通话中读成“dūo[tuo55]”“zǎn[tsan214]”,而在具体的语境中则发生音变,读成“[tuo35tsan]”,这种不协调的韵律,大大增强了幽默性。
2.押韵相协。东北方言韵律鲜明,在二人转的说口和唱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富有韵律节奏的民谣、流行语、打油诗等,读起来节奏鲜明、流畅顺口,演员们借助这种韵律性,不单纯是追求语音形式的回环美,而是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与想法,与观众产生说笑、互动,产生共鸣,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幽默效果。
3.音近生趣。汉语中同音词和近音词数量巨大,利用汉语音同或音近的特点,在意义理解方面造成错位,形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幽默效果。
二人转中使用了大量的东北方言词汇。这些方言词汇是东北方言中最鲜活的要素,不仅地域特色浓郁,而且也是二人转表演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临时改变词语的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常规用法来实现另一种不同的意义或引人注目,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1.自造新词。所谓的自造新词就是在不改变语法结构的前提下对现有词句的某个成分进行拆解置换,造成语言的新鲜、陌生化效果,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和趣味。二人转语言中有大量自我发明的词语,例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崴”“钱途无量”“蓬荜有灰”等等,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不仅能造成幽默诙谐的效果,而且还能借古喻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巧借词语。东北方言里有大量的俗语、顺口溜、谚语、歇后语,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创造、流传并经实践检验,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二人转语言里并不是单纯地借用俗语、歇后语等,而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仿写、扩展、缩略等,使其产生了出乎意料的幽默。例如:
(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活着,他早该死了!”(节选自《傻子魏三》)
(2)“这是我汗珠子掉床上摔八瓣,一瓣一瓣摔出来的啊!”(节选自《分手》)
(3)“有一只王八,在它的背上盖了一栋房子——盖中盖;
又盖了一栋房子——新盖中盖;又盖了一栋房子——巨能钙。” (节选自《大话西游前传》)
例(1)中是对臧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仿写而成的口语化的笑料;例(2)中是对俗语“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的扩展,这不仅表明了所从事职业的艰辛,也增添了幽默效果;例(3)借用了媒体中的广告词,一连用了三个“自制歇后语”,不仅结构整齐,而且押韵,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1.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1],是话语具有意义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预设在会话中常当做背景知识来供交际双方推导。
幽默话语的产生可以通过在交际双方不同地处理预设而引起理解上的错位而造成。二人转中的人物可将预设设为陷阱,听话人按照正常思路来预测、理解、得出结论,当说话人把“谜底”揭晓时,听话人得到一个与常理相悖的结果,幽默便在这种出乎意外的话语冲突中诞生。例如:
“ 王二娘:昨天夜里过三更,耗子抓猫闹得慌,拿起枕头把耗子打,一枕头把缸砸漏了汤。
张锢炉:枕头怎能把缸砸坏?枕头瓤里都是糠。
王二娘:我们家的枕头不一样,石头瓦块里面装……”(节选自《锔大缸》)
这个片段讲的是年轻寡妇王二娘看上了青年张锢炉,两个人你有情我有意,只是碍于面子没有挑明关系。王二娘为了找机会和张锢炉说情话,便故意把自家的大缸砸漏。大缸只有用比较坚硬的东西才能砸漏,可王二娘却说“一枕头把缸砸漏了汤”,这与观众的预设相距甚远。而枕头里一般放的都是稻谷壳或糠壳之类的较柔软的东西,王二娘却又说“石头瓦块里面装”,这大大超出了观众的预料,幽默便在这种意料之外产生。
2.语境。“语境是指言语交际存在的环境,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背景语境;二是情境语境;三是上下文语境……”[2]语境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部分,“它的使用取决于言语交际双方的假设推理、一般知识背景、特定交际语境的理解,以及语言使用的认知语境假设等。”[3]二人转幽默效果的取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各种语境综合运用的结果。例如:
“ 旦:啥菜啊?
丑:都是三条腿的。
旦:都用什么做,这可难办呀?
丑:鸡、鸭、雁、鹅、鵏
旦:这都是两条腿的呀。
丑:还有配菜呢?加上配菜就是三条腿了。
旦:啥配菜?
丑:鸡配榛蘑、鸭配黄蘑、雁配柳蘑、鹅配白蘑、鵏配松蘑
旦:这真难配!
丑:难?陪客的也都是三条腿。
旦:哪有三条腿的人?
丑:有啊,咱堡子的冯瞎子、孙瘸子。
旦:他们怎么是三条腿呢?
丑:冯瞎子两条腿拄一棍,孙瘸子一条腿拄双拐,这不是三条腿嘛!” (节选自《三吃三》)
在这个片段中,观众的知识背景是世界上没有三条腿的菜,更没有三条腿的人,人们现有的认知不能支持对新信息的理解。而接下来,演员在表演中以无穷的智慧合情合理地解释出“三条腿的菜”和“三条腿的人”,这与人们的认知语境产生冲突,进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