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元
东沟,我是心向而往之的。
去年暑假,我曾经和几个同学相约去爬过东沟的小黑山,住在一家叫月亮山庄的农家院。清晨,沐浴在晨光里,我恍惚置身于奶奶家老屋的庭院,望着袅袅升起的炊烟,甚至仿佛听到了亲人的呼唤,那种亲切感踏踏实实地覆盖了我,说不出的温暖。
每天行走在城市熙熙攘攘的街道,拘囿于校园狭窄的空间,仰望苍茫的天色,便十分想念东沟的山山水水,想念亲切的农家小院。正好赶上十一假期,便央求老爸老妈,去东沟走走吧。
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点头同意了。
为了避开客流高峰,我们半上午才出发,到达东沟的时候,已近中午,来到熟悉的月亮山庄,订好房间,吃过简单却美味的农家饭。老爸说,到九莲寺上上香。
九莲寺,原来叫大寺庙,因为建在小黑山北麓的九莲山山下,所以新修建的寺庙更名为九莲寺。离我们住的山庄不远,步行十来分钟的路程。
上次来东沟,薄暮时分,曾经和同学来过这里,但只在寺外宽广的院地待了一会,趁着暮色拍了几张远处小黑山概貌的照片。对寺庙的印象是模糊的,只记得是一座三进的建筑。当时院中树下坐着一僧人模样的人,罩在渐渐浮上来的夜色里,兀自肃穆、孤寂。今天再来,树还在的,只是僧人已不见了踪影。也许因为是十一假期,寺里也多了不少香客。老爸说,我们去上上香、许个愿吧,据说这座寺庙很灵的,听说当初砸庙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我们便默默地请香,上香。置身于安静肃穆、香火袅袅的寺院,我想,我们都是虔诚的。不是因为老爸所说的所谓的灵验,更多的来自对一切已知的和未知的敬畏。那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吧。
从九莲寺出来,四周群山环抱,苍茫而安宁。此情此景,与九莲寺钟楼廊柱上的楹联 “相与明月清风中,只在高山流水间”的意境不谋而合。
清晨的东沟笼在秋天特有的薄雾中,曦光透过已经泛黄的瓜叶斜斜地照进小院,落在静寂的桌椅上,好像在窥探着什么。其实,这院子的哪一样事物不是令人欢喜而富有诗意的呢?碧绿的菜畦,娇艳的月季,鲜红的山楂……
院外有一小小的水塘,水塘边有几株垂柳,一小片芦苇,此刻,正静静地沐浴在晨曦里,它们以天上的云彩为背景,又一齐倒映在水塘里,在如梦似幻的光影里,说不出的纯净而美好。水台上,一只鸭子正在梳理羽毛,可爱而专注的样子引得我逗留好久。
月亮山庄依山而建(东沟的建筑大多如此),后院就是一片小山。山上有苹果、李子、杏等各种果树。夏季来时,正是李子和杏成熟的季节,只轻轻一摇树干,那熟透的李子和杏便叽里咕噜落下枝头,吃到嘴里那个饱满的甜呀!现在,只有苹果还挂在枝头。
沿着石阶往上走,这小小的一片山坡竟充满了生活气息。听到了犬吠,一只家养犬拴在半山腰,想必是看家护院的,还有两只大公鸡正在果树下觅食,很奇怪东沟的清晨没有听到鸡叫呢,那边的笼子里还养着兔子。就在笼子的旁边,我发现了一米见方的一个小水池,这个小水池应该是用来蓄水来喂各种家禽的,可喜可奇的是四季青的主人在这个小水池的设计上用了心思。池子是用几块造型各异的石头砌成的,池的一边生着一小丛芦苇,另一边种着几种草花,这些花在秋光里正开得热闹。静静地坐在小池边,欣赏着洁白的芦花和缤纷的鲜花投在水池里的影子,想象自己也是一株芦苇或者一朵野花,就这样被暖暖的秋阳拥着,寂静地开,适时地回眸,是多么开心而闲适的事。
可我终究不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来到前院,老爸老妈已坐在瓜棚下,斑驳的光影照在他们的脸上,惬意而安详。
早餐过后,我们去爬小黑山。上次来时,因为是夏季,天气炎热,又由于一路上参天的树木、攀援的藤萝、油绿的蔓草吸引着我,登山的脚步被羁绊住了。只爬了一半,就放弃了,回头想想,颇有悔意。
小黑山距离我们住的饭庄并不远, 但因为是十一黄金周,来东沟的游客很多,不宽的街被各式私家车塞满。我们走走停停,一路上美景目不暇接,碧水蓝天,远山灌木,小桥鲜花,庭院人家。也许是沿途的美景浪费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来到小黑山山脚下时,老妈有些疲惫,不想爬山了,老爸投来征询的目光。
我不能再留下遗憾!于是,爱女心切的老爸老妈只好坐在山脚下,等着他们执拗的女儿。好在,小黑山周围景色优美,游人如织,便不怕他们寂寞。
爬山的人很多,但我专注于自己的目的,整个爬山的过程便成了我一个人的旅途。越过一处处专供游人小憩的石凳石桌,攀过陡峭的木质栈道,一路上,我不敢有片刻疏忽和停歇,大概一个小时,我终于汗流浃背地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俯视群山,层林尽染,好一派壮阔的秋景,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是不经过一番辛苦而到达山顶所感受不到的。俯瞰东沟,远处鳞次栉比的一座座高楼,近处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发展中的东沟笼罩在一片灿烂的秋阳里,忽然想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斗志,这种感觉是书斋中的我从未体会过的。
返回的途中路过东沟民俗风情一条街,这是我上次来不曾知道的。这条街应该是顺应旅游发展而修建的,仿古的建筑,却洋溢着现代的气息。街上有当地土特产做的美食,已近中午,摊前吃货真是不少 。我发现了炒焖子,焖子是大连的特色美食,要外面煎得焦一点的,浇上香浓的麻酱和蒜蓉,才好吃。卖焖子的阿姨说,放点陈醋好吃,试着放了一点,果然味道有所不同,但我还是固执地认同一直以来的吃法。其实所谓美食,不过是贪恋记忆里的味道吧。难怪蔡澜在回答你最爱的菜是哪一道时,他说还是我妈妈做的菜。他说,“最简单的小面也有乡愁的味道”。东沟的焖子味道的确很正宗,关键源于焖子的原料地瓜粉和配料芝麻酱货真价实。
离开小食铺,闲步街道,恍如进入另一段时光。街的一边有各种作坊,既供游人参观,也实际操作。信步走进一家粉坊,院子里有自然晾干的薄薄的晶晶亮的土豆粉皮,我平生第一次见识了粉皮的生产过程。正当我们饶有兴味地参观时,下班的时间到了。在工人阿姨大声的吆喝声中,我们只好离开了粉坊,自然,其他如油坊等也下班了。越过弯弯的小桥,踏着木质廊道,沿着水渠,欣赏着斑驳的光影,心满意足地回到山庄。
在东沟,我找着了宁静,也找到了激情。东沟的十月,是最好的季节。
(作者系大连市第12中学高三四班学生)
责任编辑 张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