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迎娣
在当下学校里,我们经常听到正义凛然的大道理,见到拼搏奋斗、成功励志的大场面,比如一些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大考前的“誓师大会”等,鲜能听到淡定、平静的演讲。然而,我们教育人是否懂得用心去修炼自己“教平凡”的能力?“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是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价值追求,可是追求成功、教授成功的方法却又常常落脚在“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上。而“修身”、“立德”因为关涉的是个人修养和品性,往往不被纳入教育的范畴,也缺乏系统的教育方法。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就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和尴尬。冷静反思,这或许和我们学校一味注重“成功教育”、忽视“平凡教育”有关,和我们老师具备超强的“教成功”的能力、却又严重缺乏“教平凡”的能力有关。
老师为什么要修炼自己“教平凡”的能力?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平凡人,都缺乏深刻的“成功体验”。我们教授成功的办法,大多是教科书上传承的经典道理或者少数成功人士提炼的核心要素,比如“头悬梁,锥刺股”,“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办法”等。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清楚地知道,在自己课堂中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将来很少能成为总理、科学家、文学家和企业CEO,可我们又总是以“最高标准”要求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我们真心是为了孩子好,但我们所定义的“好”往往就是考取名校,实现那种“举世瞩目”的成功。其实,教师、学生就是生活中一个个平凡人,快乐幸福地生活比任何辉煌都重要,但我们却不知道这样的“平凡”该如何传授?
平凡心态是老师修炼“教平凡”能力的自我起点。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就是陪伴,就是等待。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你眼中那些调皮的孩子就不再是无法挽救的“差生”,学生的错误就不再不可饶恕,反而会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人生没有起跑线,美丽的风景总是在不经意的旅途中展现。一次教学竞赛没有成功,你不再去抱怨自己的学生不优秀,而是发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可爱。三年教下来,考取名校的孩子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考核标准,你不再去计较奖金的多少,而是惦念着每个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鼓励那些暂时“落榜”的学生继续前行。如此等等,我们就是在修炼自己平凡的心态。
“教平凡”还应学会赋予平凡以意义,让教育回归真实的本性。山东泰安附中的孙明霞老师,一直行走在“生命化教育”的路上,她努力地、用心地让每一节平凡、普通的生物课富有“生命气息”,蕴含“教育意义”。她喜欢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她的课堂总能给学生鲜活的知识,而不是死记一堆无用的文字符号。她告诉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一生的成长与幸福。她的课堂,始终保持着愉快、平等的生命在场环境;她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讲述、倾听、交流;她的教学方法,被学生戏称为“孙氏联想法”。她虽然一直在生物学科教育教学一线,但她始终认为自己不只是一个生物老师,她的职业身份更多的是“老师”。因为生物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认识“生物”,还要通过“生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然的情感,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在大多数人眼里,生物课是“副科”,但孙明霞老师坚信,只要用心做,小学科也是大舞台,照样能把学生领到高处看风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健康的身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她努力让每一节生物课成为真正的生命课堂,赋予每个平凡的教学环节以生命气息和教育意义,让学生的生命因遇到她而变得美好。面对那些成为大学教授、科学家的同学,孙老师十分释然,她经常说:“我虽然只一名普通中学教师,但我做的事很重要。”
修炼自己“教平凡”的心态和能力,让每个孩子的生命旅途更远、更宽,让每个人都在平凡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这才是真正美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