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霞
[摘 要]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博物馆界在文物展览、陈列、保管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研究,同时博物馆的管理体制也被纳入了研究的范围。新时期下,社会各界对文物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开展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了文物托管和博物馆托管等创新管理措施,希望对我国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引言
文物托管和博物馆托管与文物博物馆的管理工作紧密相连,这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对提升小型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文物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构建完善的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逐渐成为博物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文中简单论述了文物托管和博物馆托管的含义,并对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1.文物托管和博物馆托管的含义
文物托管主要是针对民间文物,是指民间文物的所有者为了使文物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博物馆签订相关协议,将文物以免费的形式搬到博物馆中进行管理和保护,文物的所有权依然属于文物的所有者,但是负责保护文物的博物馆可以对这些文物开展研究和展览。
博物馆托管主要是针对民营博物馆和国家的小型博物馆,是指上述两种类型的博物馆将管理工作委托给国家大型的博物馆,而受委托的博物馆要具备较强的文物管理能力并且可以承担一定的管理风险,此类托管形式属于有偿管理,博物馆托管改善了民营博物馆和小型博物馆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情况,对文物博物馆事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2.1对文物托管创新体制的思考
文物托管是一种对社会流散文物的登记、管理形式,为构建完善的社会流散文物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近些年来,流散与社会各处的文物遭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建立文物等级制度来较为全面的掌握民间文物的保存现状,并构建合理的流散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来实现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成为当前文物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难题。1992年我国颁布了文物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民间文物的等级工作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该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个人收藏的文物可以向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上报、等级,而文物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对公民上报的文物信息进行保密[1]。2002年国家针对文物事业提出和制定了加强民间文物管理的办法,虽然这些法律的制定为全面掌握社会流散文物的保存现状提供了可能,但是该规定属于选择性规定,不是强制性规定,而且之后国家也没有出台行之有效的民间文物登记制度和措施,导致民间文物登记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民间文物的收藏者很少到文物管理部门上报、等级,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存在三点:首先,文物收藏家担心自己的文物信息泄露,给文物和自身造成带来安全隐患;其次,很多民间收藏者的文物都是出土文物,担心这些出土的文物被查出之后收缴上去;最后,担心国家对于文物的政策不稳定,会出现强行没收或者执法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利用民间收藏家的文物谋求私利。而文物托管则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三种情况的出现,因为文物搬进博物馆内完全不用担心文物的安全问题,而且当前国家针对民间善意得到的出土文物有特殊的规定,对已经过去的不法行为既往不咎,主要是因为过去的非凡收藏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国家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在进行文物托管的时候,收藏者的文物会得到博物馆和相关部门承认,其具备文物的所有权。
2.2对博物馆托管创新体制的思考
博物馆托管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并且充分发挥了国家大型博物馆的管理优势。博物馆托管是在国家博物馆的基础上实施分管制和集团化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国家小型博物馆而言,当建立了托管关系,小型博物馆与国家大型博物馆之间就形成了分管制关系,这样原来国家需要拨款给小型博物馆的经费转给大型博物馆,经过统一分配就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小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到大型博物馆中进行学习,这对国家大型博物馆和小型博物馆的发展都有益处[2]。针对民间博物馆而言,实行博物馆托管可以得到与国家博物馆同等的待遇,这也满足了民营博物馆代表一直争取等级待遇。小型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托管给国家的大型博物馆是一种垂直管理体系,强化了文物和博物馆的安全和使用,尤其是极大的改善了县级文物博物馆中文物严重损毁的现象,为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3.结束语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壮大,业内对博物馆的科学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博物馆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会被文物保护工作中,新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研究学者不断开阔视野,对博物馆管理的创新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文物托管和博物馆托管的方法,为我国博物馆管理体制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指明了方向、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国民.对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40(01):6-10.
[2]曹洋.浅谈文物托管、博物馆托管的作用和意义[J].武汉文博,2012,11(0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