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背后的技术迷信

2014-12-12 02:08徐浩程
决策 2014年5期
关键词:僵尸麻烦政府部门

仅仅一年多时间,微博就将最时髦、最流行问政平台的头衔让位给微信。据相关统计,到去年年底已经有3000多个政务微信上线。一股政务微信热将会兴起,如同十年前的政务电话热、五年前的政府网站热、两年前的政府微博热。

从热线到网站、微博、微信,每一次传播新技术出现,都会让政府跟着追。某种意义上说,这无可厚非,传播技术的革新对政府治理变革带来的影响,已经被无数专家论证。

但过不了多久,众多“僵尸”就在这些平台中出现——与微博“空壳”现象严重一样,绝大部分微信方兴未艾就都变成“僵尸”号,成了一个摆设。

从最初的跟着追到后来的“僵尸”,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可以辩解为迫于上级压力、人手不足,但更多的政府部门可能是陷入了一种“技术迷信”,当一种传播新技术出现后,似乎只要掌握了这种技术或方式,就能解决它们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如果真是如此简单,这些技术最初就根本不可能引起“麻烦”了。

如今,舆论的引导越来越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政府开诚布公的态度与传播思维。如果将微博、微信办成各部门的宣传工作、成绩的“小报”,以填补“报刊砍掉”后的空缺,即便这些微博、微信不成“僵尸”,也鲜有人问津。

猜你喜欢
僵尸麻烦政府部门
笔记本电脑“僵尸”
糟糕!我有大麻烦了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
App已死?80%的僵尸应用带来的困惑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僵尸肉”横行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