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兆洁
文水县跌杂则内容的流变与现状研究
◎侯兆洁
文水跌杂则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内容丰富、语言诙谐、便于记忆,包含民众对生活习俗、农业种植、家长里短、婚丧嫁娶、国家事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有不少的段子一直被民众广为流传。文章拟从跌杂则内容的流变及其艺术特征入手,并对其现状进行探讨。
跌杂则 民间文学
文水跌杂则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可以说自从产生了人类的语言交流形式,这种口头文学便产生了,而它真正的雏形期是在清道光年间,随后经老艺人的加工处理,到民国初年被搬上了舞台,作为戏曲、秧歌、皮影戏开始前的戏帽,从此跌杂则便成为了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跌杂则是从民谣、民谚、民间杂话中逐渐集中、提炼、综合而形成,用一人多角的形式,合辙押韵的方式,一板一眼叙述故事,风格幽默风趣,语言杂话连篇,有如跌砖抛石[1]。
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生活贫苦,国民党暴征税赋,人们编了《塌戏园子》:
一闾三个毛鬼神,提得篓蒌扛得秤,
把咱粮食都搜尽,到了谁家谁倒运。
民众创作跌杂则,它的内容会随着时事的变化而变,能够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与人民的愿望。在改革建设时期,一些段子还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有在婚礼上的一个杂则是要规劝人们文明闹洞房的《闹新房》:
今天我老汉台上站,说一说村里的闹洞房。
闹新房,很普遍,而且流传了几千年。
旧社会妇女受束缚,一年到头在家里。
生理卫生晓不得,没啦一点儿新知识。
这种姑娘不开窍,夫妻生活不知道。
乡亲们,注意哩,闹新房经常懂乱子。
况且这现象是恶习,移风易俗得改正哩。
新人新事要新办,这才是新社会的新风尚。
1.生活化的语言使用
跌杂则可以表现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态,书面是对口头的记录、加工和整理。它的流传方式一般也表现为口传心授。口头语言是全方位的交流方式,是具体场景的交流方式,而文字则是单向性的和脱离情景的。方言更加体现了所表达内容的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可以说是词浅而意深。
在跌杂则中使用了许多文水的方言,如上面的《闹新房》中的“圪拽”等,这些词的使用使文水人听起来特别的亲切。
2.表演的即兴性
跌杂则的表演多为即兴表演,见人说人,见物说物,见事说事。在乞丐乞讨时,更是见啥编啥。如:“东房的大娘西房的嫂,生得可喜长得巧”“这个孩子生得能,到大必定是贵人”等。
在《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中,鲍曼明确指出了“表演”的本质:“表演是一种言说的方式”。跌杂则艺人会根据表演的情境,观众的反应以及参与者的不同而进行即兴表演。跌杂则的艺术魅力便是通过表演传达出来的。
3.潜移默化的教化
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在不断普及知识的新的高度上,跌杂则在内容形式上和语言艺术上,都在剔除旧的、污秽的、不健康的东西,创作新的、思想性强、艺术性强的段子,在创作和表演中不断精益求精,逐步提高创新。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闹新房》。
1.观众断层
很多的民间小戏或者是民间曲艺都是用方言进行表演的,虽然在文水县方言的使用率还很普遍,这一点不影响跌杂则的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不存在听不懂的问题,但是跌杂则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观众的断层,几乎没有年轻人喜欢听或者说是愿意去看这一表演,很多的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现代的艺术表演,对跌杂则这门民间艺术大多是闻所未闻。
2.从业人员后继无人
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不仅文水县有许多的跌杂则艺人,如魏麻则、杨万宝等人,到三四十年代更在邻县交城县出现了一位有名的艺人薛贺明,艺名为“圪抿壶”,因表演时带一紫茶壶,说一段抿一段,而得艺名“圪抿壶”。随后又有“圪抿壶”的徒弟姚拉仁。在五六十年代的高山宝、梁秀川等人都是上世纪跌杂则的好手。现在大部分人会因为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而去选择一些受众较广的专业去学习,使得这一艺术面临从业人员后继无人的现状。
3.现代传媒方式的影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更多的新媒体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不仅电视,广播成为很普遍的传媒,电脑、手机也变得很普遍。这样就打破了原来比较单一的娱乐生活,使得跌杂则的表演空间大大缩水,观众迅速流失。虽然现在跌杂则作为市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但是,这一艺术并没有再次在民众中间流传开来,还是需要个人与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去保护和继承发扬这一艺术。
[1]樊俊主编.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M].文水:山西省文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3.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