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川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风格对比分析
◎蔡 川
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及文化内容,具有非常美的视觉感受。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复杂多样,色彩纷呈,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中的瑰宝,对我国少数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的藏族、蒙古、傣族三种典型少数民族舞蹈风格进行分析,对不同民族之间的风格文化进行对比,观察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
少数民族 舞蹈风格 对比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同的少数民族舞蹈作为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艺术效果。近年来,少数民族舞蹈在时代元素的刺激下,发展十分迅速,其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视觉享受,也为我们分析各民族舞蹈的差异性提供了新的材料。
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世纪的唐朝,藏族赞普松赞干布对各部进行统一,建立了高原中的强大奴隶主王朝。在当时的发展过程中吐蕃与唐朝文化开始逐渐融合、影响、蜕变,逐渐形成了藏族特有的文化根基,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脉系。
在上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藏族舞蹈逐渐纳入了生活习惯、生产动作、本民族文化、古汉族文化、“黄教”习俗等元素。从整体形体动作上讲,藏族舞蹈也讲究头、肩、胸、腿、脚、腰、臂的配合,且男女动作亦各有不同,开始形成完善的藏族文化形式。藏族舞蹈主要以“锅庄”“果谐”“堆谐”“弦子”四大类作为主要的动作基础,尤其是锅庄。锅庄主要流传于牧区和半牧区附近,主要源于古代藏族祖先狩猎时的动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人民逐渐对锅庄进行改善,形成了完善的锅庄舞蹈。该舞蹈动作粗犷奔放,具有非常高的喜悦气息,仿佛藏族祖先庆贺之喜跃然眼前,让人们能够从内心体会到舞蹈的豪放之美与藏族人民的好客、爽朗。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鄂尔多斯、安代、盅碗、筷子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盈,在每次挥手、扬鞭或跳跃间,无不表现出蒙古人的淳朴热情和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非常明显的舞蹈特色。蒙古族舞蹈文化的风格主要来源于蒙古草原独有的牧民生活,主要是在鲜明的内蒙古草原中形成的靓丽的文化形式,鲜明地展现了当前蒙古民族的生活习性及文化特点。蒙古族舞蹈文化将生活和艺术有效结合在一起,以严谨的态度、个性的音乐、独特的舞姿,形成了特殊的牧场人民生活风景线。
蒙古舞蹈具有典型的奔放性,其舞蹈动作大气磅礴,如同草原上骏马奔腾,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旷野中。蒙古舞蹈着重描写了茫茫草原与无垠大漠上“马背民族”的粗犷、豪迈和壮实,用各种舞蹈动作描绘出了草原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烘托出草原人民对生活的积极和热情,为观众展现了蒙古民族骑马放牧、“以天地为床帏”的豪爽性格。除此之外,蒙古族舞蹈主要以赞颂草原、赞美母亲和歌颂爱情与生命为主,主要将草原人民生活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作为展现的主体,从根本上展现了草原人民质朴、豪放等气质美及豪放美。
傣族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区域,生活和劳作节奏较为舒缓,其生活状态非常安逸、舒适。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傣族舞蹈应运而生。傣族舞蹈与傣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周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傣族人民将动作、景物、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基础的傣族舞蹈根基。傣族舞蹈以柔美典雅为主,对各种动物,如孔雀、蝴蝶、大象进行模仿,将上述动作的行为融入到了舞蹈中,让舞蹈更具有生命价值。
孔雀舞是傣族的代表舞,该舞蹈既表现了孔雀优美的姿态,又展现了傣族舞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傣族的舞蹈源于自然,具有热带雨林中静谧、安逸的和谐美,让人能够亲身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傣族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常规表演和彩妆表演两种形式对舞蹈进行展现,借助道具对各项行为美进行展现,提升了舞蹈的生态之美。
对上述舞蹈风格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少数民族舞蹈的形成与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少数民族之间的各项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虽然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其舞蹈都是为了展现自身的生活状态及自身的宗教信仰、民族生活等,为了展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气息;(2)在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都保持了自身的本质,对社会文化、艺术等进行了完善。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民族舞蹈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在该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各项文化艺术进行完善,已经从根本上提升了少数民族舞蹈的质感;(3)少数民族舞蹈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化开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结合形式,民族舞蹈开始统一向多元化协调融合的方向发展。
[1]呼和.浅谈蒙古族舞蹈语汇的文化特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3):78-79
[2]周力澜.谈民族舞蹈风格特征[J].学术论坛,2010, (10):121-122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