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蔓
(安徽大学文学院)
为“余华最烂小说”喝彩
——《第七天》论析
徐志蔓
(安徽大学文学院)
余华沉寂七年之后,带着一部《第七天》低调复出。小说以一个死者的视角,讲述了其死后七日内的所见、所闻。小说出版后各种极端评价随之而来,有网友称“这恐怕是余华出道以来的最差小说”,甚至怀疑小说的第一作者不是余华本人。面对网络媒体的巨大争议和当下小说对弱势群体的集体关注,《第七天》凭借其现实性叙事、新闻力度以及人文关怀,理应赢得高度喝彩。
余华 《第七天》 最差小说 喝彩
著名作家余华,七年磨一剑,继《活着》、《兄弟》等长篇小说之后,低调推出新作《第七天》。小说“借尸还魂”,[1]以一个死者的视角,讲述了其死后七日内的所见、所闻。《第七天》出版后,首日预订量即达70万册,在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极端评价随之而来,很多人是怀着一种“余华最烂小说”的姿态阅读的,无可置否争议不断地被放大。在当代作家面临现实集体失语的情况下,余华通过死魂灵的叙述,表达了对现实的一种态度,无疑是很机智的。[2]余华在接受新闻采访时曾说道:“这是我最接近现实的一次写作。”[1]以此为突破点,可以窥见这部小说的现实性叙事。以余华思想之深邃,完全有能力抓住现实中的某一点,写出像《许三观卖血记》那样有深度的作品,但是余华舍弃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在小说中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种新闻现象,力度无疑是强大的。“人”是余华重点突出的,小说借助“我”的口吻叙述了一群人的悲惨际遇,借助温情,给这些苦难的人寻找到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圣地——“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描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日内的见闻,小说中涉及的一些事件读者都是熟悉的,余华用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陌生的角度去讲述这些,强有力地批判了现实,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印证的真相,在死者的世界里一一得到印证。[3]这些人间过客,许多都是各类新闻事件的主人公——拆迁、瞒报死亡人数、死婴丢弃、“鼠族”生活、杀警案、地下卖肾……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群小人物置身于现实世界中的无奈和无助、伤痛和绝望,这个时代的疼痛,被余华聚集到了一起。[4]
在当代作家面临现实集体失语的情况下,余华拿现实写作,却又与现实拉开差距,这无疑是机智的。《第七天》中的主人公“我”出生于1972年,中国刚刚进入经济大开放的时代。“我”除了有传奇的身世外,还是中国社会某个阶层的代表,是多个人的糅合体。小说从“我”死后开始叙述,一个人死了,才会免去世俗的枷锁,余华让死后的人重访现实,杨飞的这些经历就像我们生活的世界,这种虚与实相交融的笔法,超出了现实主义对人的压迫,幽默又悲凉,把一贯的悲情叙事发挥到了极点。[2]“第一天”,直指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公平,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去的世界里更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也分等级尊卑,死者的衣着和骨灰都是根据金钱和地位来定,候烧大厅也分VIP、沙发和塑料椅子区,炉子也分进口和国产的,这种死亡的寒冷和压抑直逼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第二天”是一个爱情破灭的故事,平庸的“我”最终没有绑住李青这只美丽的蝴蝶,李青靠美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失去了最初的幸福。“第三天”讲述了父子情深,养父为了“我”失去自己本应该拥有的爱情和生活,父子俩相依为命让人泪流满面。“第四天”鼠妹和“一双睾丸”的故事让人觉得不安,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也让人感动不已。作为长篇小说的《第七天》,我们看到了一群人的悲惨遭遇,“我”和李青、“养父”和“李月珍”、“鼠妹”和“伍超”、“张刚”和“李姓男子”、“郑小敏的父母亲”等等,他们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困境,都因不同的原因而非正常离世。[5]《第七天》的意义是不能磨灭的,这是余华一种反映现实的尝试。
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最初是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跻身知名作家行列。早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就有很多负面评价,只是那时网络媒体还没这么发达,批评也只限于文学界,等到《第七天》出版时,信息公开化,资源获取多样化就使得各界人士都参与进来,各种极端评价也随之而来。出版社为了宣传,在腰封上写下“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6]两句话,很多人就抱着一种中国版的《百年孤独》来看,结果低于自己的期待值,便批评这是余华“最烂的一部小说”,整部小说就是一个“新闻串烧”等。其实余华还是余华,新闻串烧不是说明余华想象力江郎才尽,而是延续余华一直以来的对现实怀疑的态度,余华可以就单一事件展开宏大叙事,写出像《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那种有深度的作品,可是沉寂七年,更加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余华没有这样做,而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种问题以新闻的方式罗列出来,这无疑更加有力度。
《第七天》描述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个个都是触目惊心。死者的骨灰盒和墓地分等级、强制拆迁结果两个人被埋在废墟下、女人靠美丽改变自己的命运沦为高官情妇、政府瞒报死婴人数、房价高直接造成鼠族的生存困境、看病难以至于父亲离开杨飞、李姓男子男扮女装卖淫、伍超卖肾换钱想给女友好的生活等等,余华以他惯有的黑色幽默手法将荒诞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文学想象将这些悬而未解的新闻事件重新还原了。正是因为与现实的零距离才让余华这部新作受到争议,这不是余华的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错,时代正在腐蚀我们的感觉,使我们渐进趋于麻木。[7]
余华曾说:“我相信这个现实世界会越来越好,我一直以来是乐观的,虽然我的小说读起来是悲观的。”不能尽信“文如其人”这个说法,越是满怀希望的作家往往会写出绝望之书,满怀绝望的作家往往会写出希望之书。[1]《第七天》里描写的一系列死亡事件不禁让人觉得寒冷和压抑,这正是作者的意图,绝望之中探寻希望。
《第七天》里的杨飞是一个死者,故事是从“我”死后开始叙述的。“我”的身世取材于新闻故事,我是被母亲在火车厕所里生下,不小心从厕所洞里跌落到铁轨上的弃婴。父亲这段很节制感人,是在写一种伦理情感,我和父亲的关系是小说的核心情感,而且这个父亲还是养父,一种超出血缘的养育之恩。在小说中,父子情感是比较难以处理的题材,它不同于爱情,尽管在小说中,余华把一对在底层的青年男女的爱也写得非常具有悲剧感。仔细回想,余华,不同于其他作者,他在小说中,涉及爱情的比较少,他经常会触及父子情感。早期小说中,像《在细雨中呼喊》,里边的父亲形象是非常丑陋、猥琐的,他们是家庭伦理的颠覆者。《活着》中农民福贵展现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典型,也是父亲的形象,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写了很多男性,我父亲杨金彪、卖肾的男青年伍超等等,都有情感的渗入,可以看出他对于父亲的书写有所改变,在沿袭过去写作路径的同时,他有进一步精雕细琢的尝试。地狱里送别鼠妹的场景也让人感动至极,每一个都摘下一片树叶合拢在手中,排出长长一队的树叶之碗给鼠妹净身。死者的世界里,余华塑造了一个圣地,“死无葬身之地”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足,没有悲伤,也没有伤痛,这里人人死而平等。如果没有“死无葬身之地”支撑着余华的写作,他可能就没有办法写这部小说。那地方比现实世界要温暖要充满希望得多,那里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世外桃源,只是一个和现实相比更美好的地方,这就是余华对现实世界的美好憧憬。
《第七天》涉及的一些事件读者应该是熟悉的,余华用“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陌生的角度去讲述,很多真相不是在生者的世界里,而是在死者的世界里,死有对证。当《第七天》的热潮冷却时,读者回过头来看看,小说中描写的一系列社会现实是有力度的,在一个社会道德沦丧的时代里,小说要传递的信念恰在某些被误解的个体里,这种温暖,就是一种信念,多年后,又是一部堪比《活着》的经典。[8]
[1]余华.一个词评《第七天》:借尸还魂[EB/OL].中国作家网.http:// 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2013-08-14/170865.html.
[2]道德与写作添加剂——余华《第七天》阅读小记[EB/OL].江南晚报.http://www.jnwb.net/wlwx/2013/0814/66923.shtml.
[3]陈晓明.余华的《第七天》与小说的现实[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fffb401018bvw.html.
[4]余华和喧嚣的《第七天》[EB/OL].包头晚报.http://www.baotone ws.com.cn/epaper/btwb/html/2013-08/15/content_259036.htm.
[5]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3-16.
[6]余华新作《第七天》讲述残酷又温暖的故事[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7/22/c_125047152.htm.
[7]余华《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EB/OL].新京报网.http://www.bjnews.com.cn/book/2013/06/22/269541.html.
[8]刘礼智.余华《第七天》口碑两极 出版人称20年后超越《活着》[EB/OL].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o/2013-06-19/1119274404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