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4-12-10 03:53
文史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阳城晋商抗日

《齐云在阳城》 抗战初期,共产党八路军依托太行山险要地势开辟革命根据地,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开办抗日学校,打击汉奸势力,减租减息,抗日烽火风起云涌,遍地燃烧。1938年初,为加强山西阳城的抗日力量,中共冀豫晋省委和中共晋城中心县委先后分两批向阳城派去中共党员和华北干部训练班的学员,齐云就是其中之一。她把救亡歌声作为唤醒民众,团结人民的重要武器,把课堂作为宣传抗日救亡的主阵地,树立起老区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决心,给一代阳城人民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

《翻译家焦敏之的人生历程》 他以俄文翻译家、著作家著称,是解放前国统区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之一。他翻译的《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是我国翻译出版的第一本恩格斯的军事论文集;他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是我国最早的审美学译作;他翻译的《原始人的文化》对研究我国史前社会史极有参考价值,深得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赞许;他翻译的莫洛特夫《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被上海一杂志社列为1935年国内十大出版物之一;他的著作、翻译甚多,仅出版的就有五百多万字。他就是焦敏之,让我们通过焦敏之故人撰写的《翻译家焦敏之的人生历程》一文,对焦敏之生平作深入了解。

《八路军总部在武乡》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国革命史,武乡这个名字出现频率颇高,八路军总部在八年转战中总共走过82个村庄,仅在武乡就走过9个村庄,也是转战35个县中最多的。进驻次数最多和走过村庄最多,足以说明武乡在八年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非常突出的,是其它县份无法相比的。八路军总部从1937年11月14日首次进驻武乡,到1942年6月17日最后一次离开,先后进驻了5次。八路军总部为什么对武乡如此亲睐?武乡为什么会成为八路军总部移动史上进驻次数最多的县份?我们共同阅读《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对其作详尽分析。

《清代晋商的人力顶身股》晋商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之一,从明初到清末在商界活跃了五个多世纪。晋商的经营之道在于“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上的制度创新,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治理方面,晋商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创立的人身顶股制度,是一种协调劳资关系、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人力资源治理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人力资本制度之一。晋商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人力资本治理和激励机制,对于现代人力资源治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终极实现人才为企业目标服务的根本任务等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猜你喜欢
阳城晋商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天下为家
矮奴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阳城焙面娃娃发展现状及其商业价值
阳城的善政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