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选择

2014-12-09 11:47王竞梅张宣昊赵儒煜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王竞梅+张宣昊+赵儒煜

[摘 要]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已逐渐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现象。通过剖析京津冀发展阶段的趋势特征,从整体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 panel data 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均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但影响度不同,进而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强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趋势特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12-0084-05

收稿日期:2014-09-10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253/j.cnki.ddjjgl.2014.12.01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0-30 16:32:59

作者简介:王竞梅(196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张宣昊(1981-),男,上海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赵儒煜(1964-),男,吉林长春人,博士,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尤为明显,这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总体协调发展。当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之一。京津冀区域具备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当前,京津冀区域引起国家的重视,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全国来看,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存在,京津与河北省之间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危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没有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日趋严重。因此,找出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京津冀发展阶段及其趋势特征

第一,发展阶段——京津冀三地处于后工业化、工业化后期和工业化中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祝尔娟(2010)对京津冀发展阶段及趋势特征进行了衡量,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进行借鉴与阐述。根据京津冀人均GDP指标、产业结构等指标来判断,北京正在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天津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河北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是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综合性重要指标和主要依据。根据钱纳里等学者依据人均收入判断发展阶段的理论和世界银行提出的指标体系,如表1、表2所示,北京和天津均处于上中等收入经济地区,也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指标体系,这两个城市都将进入到高收入经济地区的行列;河北即将跨入上中等收入经济地区和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合产业结构这一衡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来综合判断,京津两市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如表3,根据库兹涅茨依据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判断工业化阶段的理论及指标,北京很明显已开始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河北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如表4。

第二,产业结构——进入产业升级、扩散集聚、产业高端化的新阶段。北京产业发展呈现“服务主导、科技主导”高端化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地区生产总值7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70%,标志北京已步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阶段。北京已逐渐步入创新主导型社会,作为中国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北京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正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医药等支柱产业逐步确立,传统高消耗、污染型的重化工业正逐步转移,逐渐形成了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共同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天津正处于重化工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和极化阶段,产业发展呈现出重工业化、深加工化、技术集约化和产业高端化特征。根据霍夫曼系数对轻重工业比重变化进行判断,天津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初步完成,发挥主拉动作用。在干细胞和修复医学、太阳能电池、数字装备等自主创新方面天津具有明显科技优势,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些重化工业项目和高端制造项目向滨海新区聚集,天津工业进入集聚扩张、做大做强阶段。河北省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增长时期。河北在京津冀三地的工业中规模最大,但产业层次相对较低。

第三,增长动力——正由投资驱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创新“多轮驱动”转变。近年来,北京逐渐已从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拉动为主、创新驱动为主、现代服务驱动为主转型,消费增长率超过投资增长率,消费成为第一力量;服务性经济已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了“四个70%”①;新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天津逐渐由“一轮驱动”转向“多轮驱动”,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也在提速,形成“多轮驱动”的格局。河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时期,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属于典型投资拉动型经济。

第四,城市化进程——进入城乡一体、建设新城、内外联动新阶段。京津冀地区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进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30%)、加速发展阶段(30%<城市化率<70%)、稳定发展阶段(70%<城市化率<90%)。京津冀地区中北京的城市化率最高,已进入城市化的稳定发展阶段;天津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为60%,正由加速发展阶段向稳定发展阶段过渡。河北省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农民仍占有较大比重。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北京将进入到空间优化、建设新城、依托首都圈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天津随着工业战略东移、滨海新区大开发以及区县经济的发展,产业和人口由中心城区向滨海新区和周边近郊转移和集聚;河北省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需要在做大做强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壮大中小城市,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endprint

第五,社会发展——以民生为主导、经济社会发展并重。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显示,第一阶段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社会发展为主的阶段,全民共享时期。京津冀三地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重点不同,北京在后工业化阶段后,可能要偏重社会发展,政府管理转向民生主导,需要解决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以及进入新阶段产生的新问题;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后期的河北和天津,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并重阶段,发展思路、政策重点及管理方式都需要发生重大转变。

第六,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建设一般要经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正逐步发展形成城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机制,使之具有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实现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时期,京津冀三地都将面临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问题。因此,全面推进“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将推广生态城区示范经验与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将成为京津冀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根据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开放度、人力资本等进行分析。

第一,自然资源因素。自然资源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农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能影响人口、城镇和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和决定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向和分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自然条件依赖越来越小,但实践中,发达地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落后地区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与京津两地相比具有相对优势,河北省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带动经济的发展,减少与京津地区的经济差异。

第二,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和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刺激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增强经济的整体实力,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浪费资源,无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的产业结构类型为三二一结构,天津与河北的产业结构类型均为二三一结构。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也说明了产业结构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河北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京津两地,阻碍了河北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较为发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天津在金属冶炼及交通运输制造业等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作为向京津提供农副产品的商品和服务的“大后方”,而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同时京津冀区域内部存在产业趋同现象。阻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资本投入。资本流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的资本积累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现上升趋势。天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开始超过北京,但京津冀三地的资本投入总量还是有差距的,河北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高于京津两地,但是人均量较少,与京津两地还有一定差距。

第四,对外开放程度。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利用外资,可以带动技术、贸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京津冀区域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极为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的对外贸易总额远远超过天津和河北的贸易额,比天津与河北贸易总额的两倍还多。北京由于其特殊环境吸引了大批外资流入,天津借助滨海新区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河北对外开放水平比较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应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港口资源,大力调整出口产业结构,鼓励外资进入,逐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

第五,人力资本因素。人力资本是物质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具有创新性、创造性,是推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和增值潜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比物质资本大的多。北京、天津两市经济发达,对高学历、高技术的人员有极大的吸引力,河北地区会出现人员的流失,很难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成为了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造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选择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衡量性,数据来自于北京市统计年鉴、天津市统计年鉴和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 2001~2012 年。本文基于相关研究,借鉴邢姗(2013)等相关文献,构建如下模型:

lnyit=αi+β1lnxit+β2lnxit+β3lnxit+β4lnxit+β5lnxit+μit

i=1,2……,5;t=1,2……12

被解释变量为 yit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解释变量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额(X1)、进出口总额(X2)、第二、三产业产值(X3)(X4)、就业人数(X5)。通过 Eviews 软件可以直接算出 panel data 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S1,S2,S3,进而求得 F1,F2统计量。查F 分布表,在给定 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临界值,结果表明确定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将数据应用到变截距模型中,得到结果如下表5,R2值为0.999 234,表明回归方程拟合很好,F 统计量结果为 0,说明整体回归结果显著。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第二、三产业产值均通过了显著性 t 检验,就业人数未能通过 5%水平下显著检验,说明就业人数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较明显的作用,均为正向影响。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第三产业产值对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北京作为京津冀区域的“龙头”,与其他地区还没有形成相互依托产业链条,河北发展较慢,缺乏产业链条中间环节,无法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无法向河北扩散。同时,京津冀区域也存在产业趋同现象对资源造成浪费,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北京、天津都把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但并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京津冀都存在钢铁、汽车、重型机械等行业而没有形成产业分工布局,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资本投入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交通运通条件、更发达的信息渠道等。区域开放度高,越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于河北的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利用外资相对不足。endprint

四、结论与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自然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人力等进行分析,通过建立 panel data 模型对可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得出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要缩小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就必须大力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加强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状况。

首先,积极加强区域产业合作。京津地区应逐步弱化农业发展,依靠科技技术的强势力量,转型发展高新现代农业转型,同时要加派高科技人才对接河北产业研究,调整落后地区的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积极加快河北农业现代化进程。在生产加工基地和销售渠道方面,河北要与京津地区对接;第二产业方面,应积极加强京津冀区域的产业链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北京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河北自身要强大自己,接受辐射能力,调整升级京津冀区域工业结构,带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依据各自特色,联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加强三地区之间的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其次,合理建立区域政府协调部门。京津冀三方政府应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展开积极协调,以统一的区域发展战略为目标,充分利用自己资源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共赢发展。京津冀地区三地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综合考虑整体发展需要,也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完善区域基础设施,调整现行区域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产业体系。同时,三地政府还应完善地方政府间的信息机制,加强地方间的对话体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借鉴长三角地区制度,建立增强地方政府互动、决策资源共享、强化三地合作机制的平台。

再次,协作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京津冀区域也应加强合作,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不断形成节约发展的共同发展机制。增强人们的资源危机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统一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协调解决各地利用矛盾。河北可以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将水引入北京,同时做好防污染处理。北京一部分工业企业已经迁到河北,在促进河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解决污染问题,防止对河北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更恶劣的影响。

最后,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河北省应立足自身实际,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区域经济合作,借助京津的科技力量,改造传统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形成规模齐全、功能配套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京津两地作为核心城市,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河北省,形成产业链的转移,加强三地区的经济联系。此外,积极加强小城镇建设,改革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注 释]

①“四个70%”是指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0%,服务业增加值新增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新增量的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近7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0%。

[参考文献]

[1] Peter Pedroni & James Yudong Yao. Regional Income Divergence in China[J].Journal of AsianEconomics,2006,17(2):294-315.

[2] Fedorov Leonid.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in Russia[J].World Development, 2002(l):443-455.

[3] Korhonen J .Four ecosystem Principles for an industrial ecosystem[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9(3):23-28.

[4] Antony Potter & Doug Watts, Evolutionary Agglomeration Theory: Increasing Returns,Diminishing Returns,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11):417-455.

[5] 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6] 祝尔娟.“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阶段与趋势特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10):122-128.

[7] 王坤.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12-16.

[8] 邢姗.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3.

[9] 杨肃昌,方来.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研究——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2(12):110-113.

[10] 胡彦超,马弋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9(2):61-66.

[11] 朱荣林.长三角经济互动对京津塘经济一体化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3(5):18-21.

[12] 何颖,齐亚伟.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化和政府调控[J].经济管理,2011(6):40-45.

Analysis and Policy Choice on Jing-Jin-Ji Economic Differencesendpri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ang Jingmei1,Zhang Xuanhao2,Zhang Ruyu3

(1.Northeast of Asian Studies Acaden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 College of Science,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China;

3.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As the core of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reg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hird economic growth pole of China successive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However,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balance still exists in this region,showing obvious phenomenon of binary structure. Through examining the trend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Jing-Jin-Ji region,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Jing-Jin-Ji reg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obtaining from the panel data model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capital investment,industrial structure,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Jing-Jin-Ji region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economic growth,but the effect is different,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 of Jing-Jin-Ji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Jing-Jin-Ji region;the regional difference;influencing factors;trend features

(责任编辑:张改兰)endpri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ang Jingmei1,Zhang Xuanhao2,Zhang Ruyu3

(1.Northeast of Asian Studies Acaden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 College of Science,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China;

3.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As the core of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reg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hird economic growth pole of China successive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However,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balance still exists in this region,showing obvious phenomenon of binary structure. Through examining the trend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Jing-Jin-Ji region,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Jing-Jin-Ji reg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obtaining from the panel data model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capital investment,industrial structure,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Jing-Jin-Ji region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economic growth,but the effect is different,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 of Jing-Jin-Ji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Jing-Jin-Ji region;the regional difference;influencing factors;trend features

(责任编辑:张改兰)endprint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ang Jingmei1,Zhang Xuanhao2,Zhang Ruyu3

(1.Northeast of Asian Studies Acaden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 College of Science,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China;

3.Center for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As the core of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reg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hird economic growth pole of China successive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However,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balance still exists in this region,showing obvious phenomenon of binary structure. Through examining the trend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Jing-Jin-Ji region,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Jing-Jin-Ji reg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obtaining from the panel data model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capital investment,industrial structure,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Jing-Jin-Ji region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economic growth,but the effect is different,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 of Jing-Jin-Ji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Jing-Jin-Ji region;the regional difference;influencing factors;trend features

(责任编辑:张改兰)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