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喜波
摘 要:马克思主义思想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协调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自然观有深切的契合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并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025-02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前瞻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二人并没有在著作中对环境生态问题做出专门和系统的论述,但是通过细致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认为人存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与人类的发展则是息息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共存共荣的有机整体。马克思看到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指出“人类并不拥有地球,我们只是使用它,为了后代必须保护好地球并维护它的完整”。恩格斯也强调“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要爱护自然,爱护自然也就是爱护人类自身,同时也是爱护人类后代的利益,维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坚持自然历史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纳入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绝不是相互对立,自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不是某个人或某一时代独有的,而是所有物种共有、世代共享的资源宝库。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就当下而言,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对自然进行索取,而是要在尊重自然和使用自然资源的杠杆两端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能为子孙后代积累足够的、足以维持可持续增长的资源福利。
第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主要观点。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的变革力量在社会形态变革和演进中的本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从主体的角度和实践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周围的世界,从而使认识世界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与动物被动地适应自然不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要用实践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但是,人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意而为,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协调统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的自然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道家同样有“道法自然”的观点,要求人们遵从自然、效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则。
人类应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主义,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到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传统。
一直以来,以农为本,大规模开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主张天人合一的。
孔子认为君子需要有畏惧心,而对天命的敬畏是首要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并进一步指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自然规律具有不可违逆性,人在自然面前是十分渺小的。如果人类不敬畏自然,而是破坏自然规律,那么后果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与利用自然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人类自身谋福祉。
孟子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以及顺应农时、可持续生产的思想。“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如果兵役徭役不妨碍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具体指导思想。汉代的董仲舒和北宋的张载都有类似的思想主张,要求把生态环境平衡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持续发展相统一,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庄子哲学、禅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庄子主张“天人契合”,“与天为徒”,“与物为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万物齐一”,“丧耦”,“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物无贵贱”,“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中国禅宗主张理性与感性合一,主体与客体合一,人与自然合一,有限与无限合一,灵与肉合一;这样,中国的文人文化主张没有差异、斗争,人本来俱足,自由自在,和谐统一,从而消灭了一切分别与对立,不让理智扼杀生命。人与自然犹如湖中映月,湖与月皆不可缺。
大自然是人类生活和智慧的来源,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有序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具有深刻的共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理论必要性和实际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而言更具理论亲切性、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借鉴的可能性。
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有先见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将自然资源商品化的剥削本质,预见性地指出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保持理智客观的头脑,要意识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的剥夺也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夺;环境恶化也是人类关系的恶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生态文明主张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自然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个体的道德性,而在于个人所依附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来说,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也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命题,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可以看出,我国的每一步发展战略都非常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全民生态意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自然观、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统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原则。除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以外,我们要发起全民的道德革命,实现自下而上的生态改革。福斯特认为抵制生态不道德的力量主要来自社会下层,来自社会运动而非个体。他主张寻找一种以人为本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不是以生产甚至环境为本,而是应该从长远利益进行考虑,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长期保障的重要性。
(三)树立全球化观念,为和谐世界的建立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实现,它需要全球范围的协同作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该具有高度的全球化意识和担当意识,主动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化号召和组织活动中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各国应该变竞争为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制定共同协议。发达国家应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也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力争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四)完善制度建设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要从制度入手,需要建立现代环境治理制度:以现代环境治理作为制度保障才能搞好环境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实行招投标,环境治理、政府服务企业化、市场化,官员经理化,建立顾客第一的政府、企业家政府、市场化政府,政府从服务转变为授权,从官僚主导转变为顾客主导,从划桨转变为掌舵。比如,在美国一些大城市,主管环境绿化的官员很少,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主持招投标、进行规划监督等,这一点,与中国大多数城市里的环境卫生管理局、园林局、环保局等管办单位的庞大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赵绍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N].云南日报,2010-08-02.
[3]谢磊,周晓阳.论马克思生态哲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4]康瑞华,等.批判构建启思: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穆艳杰.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关系[J].长白学刊,2003(6).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