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

2014-12-09 05:05魏中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2期

[摘 要]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作文的分值越来越高,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而作文又是学生最头痛的,往往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最后得分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写作技巧就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吃透材料,确立中心。二、起好题目。三、构思精巧、新颖。四、围绕中心选材。五、列好写作提纲。六、抓两头,促中间。七、创设闪光点。八、书写工整。

[关键词] 围绕中心选材; 列好写作提纲; 抓两头促中间

要想写好考场作文,首先要弄清楚考场作文和我们平时的写作练习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时间的限制,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确实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有我们平时写作练习那么宽裕的时间去构思、选材、打草稿、修改。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出成品,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就起到关键的作用了。

在二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些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事例谈谈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

一、吃透材料,确立中心

同学们在考试中看到作文题后,不要慌慌张张动笔就写,有的同学甚至没有看清作文要求就动笔去写。要反复研究,吃透所给的材料,领会材料的精髓,说白了,就是要弄清楚这篇作文要求你写什么的。在吃透教材以后再来确定文章的中心。围绕材料的中心来确立自己作文的中心。这就叫先做到心中有数,好像射箭,要瞄准靶子的中心一样。

确立文章的中心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想一下,射箭如果没有靶子,那怎么去射呢?文章的中心就等于人的灵魂,试想一下,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只剩一个躯壳了,那这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就等于行尸走肉吗?

二、起一个吸引老师的题目

作文的题目在作文的整个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题目代表文章的中心,题目起好了,文章的内容才能展开。阅卷老师第一眼就看你的作文题目,所以题目的质量好坏就不言而喻了。

怎样才能起一个吸引老师的题目呢?首先,题目要简洁而富有内涵。不要起得太长,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诗就使用了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非常简洁《雨说》,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主标题富有诗情画意,副标题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其次,题目要充分表现出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的题目基本是就是文章的主旨,而且其中一两个子就是我们说的文眼,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篇小说《智取生辰纲》,题目不仅显示了文章的主旨,其中“智”就是文章的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个“智”来写的。

三、构思要精巧、新颖

中心确立后就要开始构思了。构思要精巧。不加思索或稍加思索出来的东西尽量不要去写,因为你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想到的,别人也不会比你差,要反复思考,争取构思出新颖别致的内容。同学们不妨试着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一般人只知道去批评南郭先生,难到齐宣王就没有责任吗?是谁给南郭先生提供了滥竽充数的舞台?答案就是齐宣王。大家如果能从齐宣王身上找找“大锅饭”政策的缺陷,则构思倍显新颖。

四、围绕中心选材

中心确立后供我们选取的材料很多,写什么,不写什么,我们要精心的去筛选。所选的材料要充分表现文章的中心,如果你选的材料不能为中心服务,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作文就失败了。

选取的材料要联系实际,不能脱离现实,否则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材料要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就是人们常说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之上。”

选材的内容还要与时俱进,材料要跟上时代,力争做到材料是最新的。特别是一些近年来流行的网络语言,在文章中适当点缀几个,能增加时代气息。如最近几年流行的“囧”、“酷毕了”、“帅呆了”、“不差钱”、“高富帅”、“白富美”“啃老族”等等,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给文章增色不少。

五、列好写作提纲

写作提纲可以说是作文的灵魂,写什么,怎样去写,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同学怕麻烦,不想列写作提纲,认为列写作提纲没有用,而且浪费时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写作提纲好比是数学、物理里的公式,是一个依据。列好了才有靠头,写作时,不仅能一气呵成,而且不容易跑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六、“抓两头,促中间”

所谓“抓两头,促中间。”是指在写好开头和结尾的基础上,提高中间内容的质量。古人写作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也是这样。不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因为头开好了,思路就打开了,下面的内容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开头要简洁,点题。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准确的内容。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不能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点子上去,让人看得不耐烦。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是这样的:“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短短的一句话,概括出了回故乡的时间是冬天,路途遥远,而且是相隔二十年。交代的信息量非常多。

开头要新颖,有创造性。新颖别致的开头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七年级下册冰心的《观舞记》的开头是这样的:“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影形。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开头不仅用了一个设问句,而且还使用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排比句,高度赞扬了印度舞蹈家的优美精湛的舞蹈。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阅卷老师的角度来看,往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阅卷老师一看你文章的开头,既新颖又简洁,而且还点了题,就赶到很满意,分值就给你打上去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印象分,而“印象分”在考场作文中不可避免的,甚至说是非常重要的。

头开好了,尾还要结好,首尾要圆合。有的同学往往不重视结尾,匆匆了事。殊不知,你的作文就变成“虎头蛇尾”了。好的结尾不仅能点明文章的中心,而且能升华文章的主题,给读者很强的感染力。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的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不仅与开头遥相呼应,而且表达了儿子深深思念父亲的感情。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又给读者很强的感染力。再如鲁迅先生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用了两个字“活该”。含义深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从阅卷老师这个角度来看,开头已经对你有好印象了,再加上这个漂亮的结尾,我想老师会毫不犹豫地给你打个高分。

头开好了,尾结得漂亮。中间的内容更要充实、典型、生动。写好中间的内容就在于选材的功夫。选取材料要做到典型性、生动性、形象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说你选的材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充分表现文章的中心。选材要注意出新。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次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次是庸才,第三次就是蠢才了”。足见材料新颖性、创新性的重要性。故俗语说“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中间的内容还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所选的材料不能平均用力,注意主次分明。

七、创设全文的闪光点

所谓闪光点,就是指文章中最能够吸引人眼球的句子或段落,让人看了眼前一亮。这也是你作文能够得高分的保障。细细品味我们学过的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的作品,它们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其中就不乏能流传千古的名句。所以我们的作文中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写出属于自己文章的闪光点。它不一定多么的富有哲理,也不一定多么的精彩,但是要是你自己最真实的感情的流露。以情动人,是作文亘古不变的真理。

八、用漂亮的字去赢得老师的高分

好的字让人看了心里舒服。大家平时作文不大注意,但考试时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字写得漂亮些,向老师的舒服要高分。即使你的字不好,也要认真、工整,不能乱涂乱画,给人一种整体美。

总之,要想写好考场作文,非一日之功,还要靠大家平时有针对性的多练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反复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提高了,作文的分数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阶段目标对写作的要求

作者简介:魏中海,邳州市第四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