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雁
乡土资源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源头活水”,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从而达到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等目的,不失为一种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高效课堂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合演的一幕“戏剧”。在这幕“戏剧”中要处理好三条线索:流程线、知识线和情智线,唯有情理交融才能实现高效。下面谈谈笔者在《市场配置资源》一课的教学中,是怎样既理顺教学线索又活用乡土资源的。
一、编好剧,在理清流程线中活用乡土资源
一出好戏首先要有个好剧本,贴近生活的题材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教师首先要做好编剧角色,理清流程线。教师要利用乡土资源,设计出自然连贯、层层递进和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我选取了浙江省象山县特产春香橘作为题材,在剧情编写上通过三幕场景吊起学生胃口。第一幕:象山春香橘独占鳌头,家乡特产热销的开场立刻点燃课堂气氛。在果园主们纷纷做出增加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人第二幕:一山哪能容多虎,把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的现状和正在兴建的沃尔玛超市这两个素材相结合,编排了沃尔玛超市招募合作伙伴的剧情,体现了市场的竞争。第三幕:锦囊“妙计”,安排反面角色上场,再次发挥想象,一些果园主为赢利使出了给超市负责人好处、掺杂劣质春香橘等“妙招”,另一些果园主义愤填膺的同时也对市场配置资源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我选取家乡鲜活的乡土资源,围绕春香橘的销售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采用设疑递进的方式进行了三次情境的创设和设疑,推动情节的发展,一步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像一名出色的编剧,理顺剧本的各个环节,材料的选择要贴近生活,情节的编排要扣人心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融入熟悉的乡土资源氛围中,积极参与、乐于思考。
二、导好戏。在理清知识线中活用乡土资源
一出好戏是通过导演对演员准确到位的指导,激发演员的潜质从而使其精彩发挥的结晶。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导演角色,理清知识线。教师要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纠正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
面对象山春香橘热销的市场现状,教师抛出“如果你是果园主,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教师追问:“你有什么制胜妙招可以签我这笔大单子呢?”使学生在竞争中理解市场调节资源的优缺点,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评价,让学生明辨规范市场秩序离不开国家、企业、消费者三者共同努力,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从课本找答案,而是通过自然的追问点拨已学的知识点,最终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构建知识体系。讲台上站着的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师者”,而是引导角色切入、探寻角色支撑、共享角色游戏的“学者”。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融于生动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去体验角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应当像一名耐心的导演,以乡土资源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三、演好角,在理清情智线中活用乡土资源
一出好戏离不开演员的投入表演,真情的流露才能投射到人的心底,叩响心灵。在教学中教师要甘当配角,理清情智线。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学生一起融入课堂,共奏心灵乐章。教师应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课堂上不仅要有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也要有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碰撞。
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学生担任的是主角,教师则跑起了龙套。教师幽默睿智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表情、巧妙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进入“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生与教材或产生共鸣而形成共识,或产生疑问而进行对话。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用角色去编织文本,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通过感性了解到理性认识的逐渐深化,学生自然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师应当像一个专业的配角演员,甘当绿叶与主角演好对手戏,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更要在学习、体验、感知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师不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传声筒,而是引导者、策划者、参与者、追问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在理顺流程线、知识线和情智线这三条线索的前提下,化身编剧、导演和演员,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搭建起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