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红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这是莫言在瑞典学院所作演讲《讲故事的人》的结语部分。故事在文明传承与人类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讲故事成就了莫言,如何让讲故事成就学生和课堂呢?受此启发,我在历史课堂中大胆采用故事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故事的曲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真切感受到历史与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学生在这边,历史在那边,学生并不能真正走到墙的那一边去,所以他们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教师应该要有勇气推倒这堵墙,跟学生彼此真心面对、真诚对话。连接学生和历史之间最好的介质就是故事。这是因为故事有很强的代入感,使人不自觉地进入到主人公的情境中去;故事通常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迅速抓住人的内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往往比书本上的结论更吸引人。一段好的历史,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善于讲好的故事;一个有好故事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课堂。
第二,故事的代入感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能体验历史课程,而历史事实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客观性、一维性、不在场性和不可变更性,这些特点制约了体验的实现。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历史课程?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很好的尝试,它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一种主人公的代人感,与历史人物同悲、同喜,通过体验当事人的经历与心情,达到“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的效果。
第三,故事的细节性能填补历史的“空档”。历史是人们记载下来的,人们对各种历史事件的记载各有取舍,详略不一。多少年之后,当我们再去寻找自己想要看到的历史时,会不无遗憾地发现历史记载中存在着许多的“空档”,那些最精彩的细节已经被湮没了,这时就需要通过想象,重新架构起历史的网络体系。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故事想象和经验掺入,在证据支持下,构建一种将历史空间、时间和人物整合为一的故事情境,把分散的历史碎片整合起来,把孤立的证据联系起来,从而还原整个鲜活、生动、丰盈的历史给学生。
运用故事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优化历史课堂,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历史真实。历史故事虽然含有想象创作的成分,但虚构绝不等于虚假,完全脱离史实胡编乱造的做法断不可取。近几年穿越题材影视剧蔚然成风,作为历史教师,更应该有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在运用故事教学时以史料为依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加工。
第二,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环节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故事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学情、课时等有侧重地选择故事,不能漫无目的地说故事,一味追求刺激学生兴奋点而偏离了教学知识点,那样的课堂也许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但同时又可能会失去历史课的教学价值。
第三,设计有效的提问。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由故事引出的提问要指向明确,紧扣主题,简单明了;要具有思考性,使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还要有发展性,从一个问题开始而引发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在学生意犹未尽时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学做法。
第四,掌握语言艺术。讲故事,既然是“讲”,必然要依靠教师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来呈现。阿尔伯特·麦拉宾的研究表明,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7%来自于语言文字(仅指文字),38%来自于声音,55%来自于肢体语言。因此,会讲故事的历史教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编剧”,他能捕捉到那些典型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情节,将它们活生生地带到听众面前。他还是一位天才的“演员”,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从听觉、视觉、感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从他的口中讲出的历史能够入耳、入脑、人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故事情境教学仅是其中一种教学技巧,不适用于所有课堂,只有科学、合理、适时运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