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春红
历史教师如何在高中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体验。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种形式。缄默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属于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习得主要通过实践活动、个体体验、感悟及反思等方式。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重视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突出情感体验的作用,个体往往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产生体验,感悟反思,日积月累,内化习得缄默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营造情感体验场景。
一、巧设影视情境,化单调为形象
宜兴市汇文中学孙张勇老师对人教版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新课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引入当年央视开拍大戏大型战争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简介:“一个大家庭,五个年轻人,爱恨情仇。一个国家,两个党派,团结斗争。”图文并茂,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新课教学,使学生主动去感知这段历史。依据布鲁姆的情感目标层次,此时学生处于“接受”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即他们会对某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感知,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但这时情感仅处于外部情感体验的层面,是暂时的、肤浅的、不稳定的,尚未内化而转变为情感态度。在“接受”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历史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启情点”,即能启动学生情感变化的史实。教师选择“启情点”,既要考虑史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接受”是情感教育目标的初级水平层次。
二、巧设叙史方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一位教师在《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中,展示“宝善里炸弹案”与“彭刘杨”三烈士图片、林则民《与妻书》等材料,富有情感地以叙事的讲授方式展开历史画面,创设历史情境,巧妙过渡,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发言并及时评价,渗透情感教育。聂幼犁教授认为,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看,学生对历史的掌握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不是好的历史课,还没有把历史课上成有情感的“人的历史”,还不能算给有情感的人讲历史!历史课应是故事与思考同在的教学,是知识与方法共生的建构,是情感与理性交融的学习,是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情境运用和点化。
三、巧设材料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笔者在复习《启蒙运动》一课时,希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有所提升。先由学生联系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的表现,学生自由回答后,笔者出示以下材料:
古代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近代
莎士比亚: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马丁路德:人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康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现代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011年3月我国两会新热词“让人民幸福”。
古今中外,人文精神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尊重人,尊重思想,使学生加深对强调人性、崇尚理性、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学生在材料情境中感悟,把人文主义精神这个比较抽象、宽泛的概念,化为具体直观的内容进行理解。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对历史的反思评价,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作出价值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性,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在情感上确信其价值的存在。学生逐渐由外部的情感体验发展至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这是情感水平层次质的变化,也是情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确信层次。如,中学生对秦始皇郡县制的推行、秦的灭亡进行反思评价,作出价值判断后,确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肯定柳宗元的观点:秦朝灭亡——“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确信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意义。“确信”是情感教育目标的中级水平层次。但是学生情感目标要由“确信”层次上升到“性格化”层次,即形成相应的思维定式和理性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作为准则衡量判断社会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以此作为规范自己言行举止,实现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懈地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的情感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做到既要“服务高考”,也要“服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