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云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传统课堂提问的误区
由于旧的观念与教学方式使传统课堂提问存在许多缺陷,致使其积极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更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认识传统课堂提问的缺陷,避免走人误区。
1.重讲轻思。传统课堂提问重在“助讲”,注重为教师“讲解”服务、为“灌输”作铺垫,教师只注重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知识疑惑与思维障碍,而不注重在提问的同时提供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提问的目的不在“促思”,而只是让教师的“解答”或“灌输”顺理成章。
2.主体偏失。传统课堂提问的主角由教师担当,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答问题,基本上由教师大包大揽。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具有发散性与开放性的问题,更是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面对问题总处于被动地位,必然会使他们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功能泛化。由于传统课堂提问偏重教师,故教师常将其功能泛化,将其变成惩罚、刺激学生的工具。这使得课堂提问不是偏易,学生无须思考便脱口而出,就是过于深难,学生面面相觑无从下手,难以起到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作用。
二、改进传统课堂提问的途径与策略
传统课堂提问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不能“思”,其问题要么偏难,要么忽视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或思考时间,忽视为学生提供“思”的条件;二是让学生不想“思”,其问题不关注学生需要,或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或过白过露、幼稚肤浅。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进课堂提问方式,使课堂提问从“助讲”转向“促思”,使学生想“思”、能“思”、善“思”、乐“思”,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转变观念,由视提问为质疑工具向视提问为促思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能“思”善“思”提供前提。传统教学视课堂提问为教师质疑的工具,只注重问题的深难,而忽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要让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由视提问为质疑工具转向视提问为促思手段。教师课堂提问不仅要注重问题的思维价值,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还要注重通过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问”与“思”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在解答问题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如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再度发问:“你是如何形成这一解答思路的?”促使学生通过反思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掌握同类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由重获取答案转向重探索思维规律、体验思维过程和掌握思维方法。
2.转换功能,由重“助教”向重“激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想“思”爱“思”提供动力。传统课堂提问重在“助教”,要消除这一缺陷就需要我们转变提问功能,使其由重“助教”转向重“激学”。教师课堂提问要在有效激发学生需要的基础上选择提问的内容与时机。提问要扣准学生需要,扣准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的易错易混点、学生的疑惑与思维阻滞点、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相关联的社会热点等;提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形成层次,由浅入深,要结合学习中的不同阶段构成问题板块,环环相扣,引领所有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如阅读前提出导人性、启示性问题;阅读后提出思辨性、变通性问题;在学生讨论有争议时提出导向性、引领性问题;在对话中发现学生认识有偏差时提出反驳性、质疑I生问题等。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问题链,使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3.调整角度,由常问“是什么”向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深“思”活“思”提供空间。“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尤其是“怎么样”的问题,多属迁移性、开放性问题,在教材中一般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因而提出此类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和较宽广的探究平台,有利于促使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磋商交流,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深“思”活“思”。这种更具开放性、探究性的提问方式,能促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是可以经常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