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4-12-09 04:48曾铮安淑新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指标经济

曾铮+安淑新

[摘 要]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要从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要素结构改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以及城乡结构协调等五个方面入手,适应性评价与先进性评价并举。适应性评价主要体现根据各省经济特征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赋权,先进性评价主要体现在指标无量钢化过程中最大最小值的设定上,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

[关键词]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12-0001-13

收稿日期:2014-07-25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253/j.cnki.ddjjgl.2014.12.001.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0-30 16:32:59

作者简介:曾铮(1979-) ,男,经济学博士,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安淑新(1976-),男,经济学博士,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发展战略与规划 。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我国各地区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社会发展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多种途径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增长。但是,由于经济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进度不一致的情况。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定量评价,为把握地方“转方式”进程提供客观判断,为我国科学制定和正确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政策措施提供背景和依据。

一、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内涵,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同的。惟有从经济发展的一般内涵出发,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选择发展目标和评价方法,才能对我国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进行科学评价。

(一)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设定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要素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见图1)。因此,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上来说,较优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遵循经济运行自身的规律,而且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协调相统一。

对于我国而言,经济发展观的发展和转变也经历了由关注经济数量增长与变化向关注结构协调和经济质量的转变。

我国第一次提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概念是在1995年,即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及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并力图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相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为初级的阶段性概念,它局限于关注经济增长效益的提升,而对经济增长之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社会发展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007年,“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要求我国经济增长应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以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与此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以及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应该说,“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念既涉及到经济数量高效增长的内容,也重点涉及需求、产业和要素等三大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较之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强调经济结构的合意性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图通过转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以及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十二五”规划在经济结构调整之外,将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友好和体制改革等其他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不仅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且将社会发展和生态友好作为转方式的主要层面,其经济发展观较之“十七大”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详见表1。

2012年,“十八大”报告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义,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以及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与此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相比“十二五”规划,“十八大”报告系统性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和战略举措进行了描述,强调经济内部结构特征(需求、供给、要素和城乡区域)和外部资源环境约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考虑的内容,完善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进的梳理,可以发现,“十八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即五个“更多依靠”涵盖了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高等层面,符合优化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各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操作基准也应该涵盖这五个层面(见图2)。由此,本研究将重点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城乡结构以及资源环境等五个层面对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进行评价。

(二)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层面设置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得出了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的五个重要方面,如何在这些层面中找到转变目标的层面关系到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选择。本部分,我们将通过分析五个方面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层次为构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照,如图3所示。

第一,在需求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需求总量占比增长和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指标。随着外部需求增长的放缓,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加快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未来我国重点经济战略之一,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不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GDP中的占比。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是推动消费需求扩张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层面,因此评价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必须考虑消费结构升级的进程。

第二,在产业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高端化的指标。供给层面是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长期动力,产业结构升级是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重要层面。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是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因此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产业中的占比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第三,在要素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增加的相关指标。要素投入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要素结构优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因素。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其核心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从要素投入结构出发,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考虑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和科技产出不断增加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四,在城乡区域结构方面,需要设置反映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指标。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过去的非平衡发展模式转向更为平衡的发展模式,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城市化进程和城乡收入差距应该成为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层面。

第五,在资源环境方面,需要设置反映资源能源消耗下降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关指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近年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它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强调资源消耗的下降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节能降耗和排放减少与生态涵养应该成为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层面。

(三)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方法论设计

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有许多标准,但总体来说需要从动态先进性评价和静态适应性评价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

第一个维度是先进性评价。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要素大量投入驱动,对环境的损害也较大,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而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的阶段,经济增长则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要素质量改善等因素驱动,对环境的损害较小,社会关系也较为和谐。因而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有着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和轨迹,和较高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比和较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方式更为先进。先进性评价主要就是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自身变动的情况,处于变化轨迹的哪一位置。

第二个维度是是适应性评价。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是和一定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的,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应该符合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同时通过培育动态与内生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是和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特定发展方式只适合于特定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滞后和超前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阶段都不是效率最高的发展方式。因而发展方式的适应性评价主要是评价发展方式是否符合要素禀赋与条件,是否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以上两个维度是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对发展方式进行评价,对发展方式的科学评价需要有机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一个好的发展方式既要能够适应要素禀赋,又要能够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从现有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来看,多数评价是集中于先进性评价的,即把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先进的发展方式做比较发现其中的不足与问题,指出调整的方向。先进性评价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发展方式的适应性评价,适应性评价可能更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突破口。对于我国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地域经济禀赋差异与发展阶段差异都较大,适应性评价相对先进行评价更为重要。因此,对我国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要以适应性评价为优先方法,兼顾先进性评价,力图使评价更为科学和客观。

二、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构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十八大”报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路径和方向最新表述,确定指标体系的核心板块,围绕核心板块系统设计指标体系板块结构和选择指标。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反映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和结果,反映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程度,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以及核心竞争力建设,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进程。

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全部选取客观指标为主,不用主观性指标,排除了问卷调查等来源可获得的受主观意识影响的数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各地区客观实际出发,尽量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各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进程。

(2)系统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含丰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关系到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科技研发、城市发展等各个方面,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采用板块式,每个板块的指标选取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以反映经济发展不同侧面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制约或包含关系。同时,同一层次指标之间应尽可能界限分明,避免相互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的指标体系同时出现,以体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此外,评价指标也要具有针对性,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和要求,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情况。

(3)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指标能够易于取得,原始数据应选择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工业统计年鉴等国家权威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评价标准既要科学又要便于统一制定,指标合成应选择那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开统计数据,尽量避免定义复杂、计算繁复的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暂且搁置。

(4)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而采用相对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情况,又便于进行不同时期比较优劣,最终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效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尽可能具备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既要给出全国性的总体指标值,还要便于国内各省市之间发展状况的比较,同时也尽量顾及国际间的可比性。

(5)简洁性原则。在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简化,减少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在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中,指标的选取主要依据测度目的的需要,在保证能够取得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指标的数量尽可能精炼。

(6)动态性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分阶段推进的过程,其目标值的确定也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来确定。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在确立基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保持指标设定和目标值的动态调整,根据现实条件的改善和发展阶段的要求,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数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各省总体评价的方法

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方面而言,由于历史路径、要素禀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各省经济结构可能呈现出较大差异,很难判断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是合意的。因此,如果要对各省进行统一整体的评价,即排除适应性评价,选择先进性评价,经济结构评价维度难以进入评价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各省的评价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两个维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1. 指标设定

总体评价各层次指标选定的原则如下:一是选取各省公开发布的权威指标;二是选取各省统计年鉴都能查找到的指标;三是选取各省统计年鉴具有连续性的指标。

其中,经济社会发展维度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人均预期寿命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等四个指标评价。

此外,资源环境保护选择取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等三个指标表示。

2. 评价方法

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各指标易于进行加总以形成最终单一数据的综合指标。对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我们采取不同的无量钢化方法进行处理。正指标指那些数值增加则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预期寿命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Zi=(xi/xil)×100%

其中,Z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的实际值,xil为指标的目标值(或称最大值)。逆指标指那些数值减少则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比如城乡收入比、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Zi=(xil/xi)×100%

其中,Z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的实际值,xil为指标的目标值(或称最小值)。

对于目标值的选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我们使用2000年以及2007~2011年各省该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无量纲化的目标值。同时,评价比较的时段也分为2000~2007段以及2008、2009、2010、2011各年。

此外,各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由单指标综合计算而成,我们采用算术平均法合成各省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即七个指标无量钢化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同时,将各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的增长率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总体转变的整体进度,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进展)指数。

(三)各省分类评价的方法

各省分类评价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五个层面,考虑各省在经济和产业上的差别。

1. 指标设定

(1)指标体系板块设定。根据本研究理论部分对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层面的理论分析,我们设置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和资源环境五个一级指标。其中,前四个一级指标代表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评价指标,最后一个指标代表经济发展中对约束条件的评价性指标。在一级指标之后,我们根据需要评价的层面设计二级指标。

(2)指标选择。在以上一级指标选择之后,遵循可操作原则,根据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的需要,我们在各一级指标中设置二级指标,具体设计情况如表2所示。

需求结构。选择人均GDP、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恩格尔系数等三个指标。其中,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消费能力,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反映了需求结构转变的进展情况,城镇恩格尔系数反映了消费结构的升级程度。

产业结构。选择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和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比等三个指标。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反映了产业高级化程度,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比代表产业高加工度化程度和产业创新能力。

要素结构。选择R&D/GDP(研发投入强度)、万人科技人员数、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等三个指标。其中,R&D/GDP和万人科技人员数反映了科技资金和人才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了科技实际产出情况。

资源环境。选择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和森林覆盖率等三个指标。其中,单位GDP能耗反映了节能降耗进展,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反映了污染排放进展,森林覆盖率反映了生态改善状况。

城乡结构。选择城市化率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两个指标。城市化率反映了地方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情况,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了城乡间差距的实际状况。

2. 评价方法

(1)对各地区分类。由于我国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阶段和主体功能不同,经济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评价必须考虑到差异性的影响。31个省市自治区可以按照两个纬度进行分类,一个纬度是经济和产业类型,另一个纬度是主体功能区。对省直辖市自治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应以经济和产业类型分类为主,参考主体功能区分类;对地级市和县的评价应以主体功能区分类为主,参考经济和产业类型分类。

根据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资源采掘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制造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全国各地经济体呈现五类特征:农业型经济特征、资源型经济特征、制造型经济特征、外向型经济特征、城市型经济特征。我们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分别对这些指标单独进行聚类分析,即按照欧式距离WALD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得到2类到5类的结果(见各类聚类结构图及分类表),我们根据需要选择了2类特定的聚类结果。

第一类:农业型经济

表3是全国和各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5%,许多地区则达到了10%以上。根据综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河北、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省份明显呈现农业型经济特征。

第二类:资源型经济

从表5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全国资源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平均为6.9%。根据各省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可以看到,山西、内蒙、黑龙江、福建、西藏、陕西、青海以及新疆等明显呈现资源型经济特征。

第三类:制造型经济

表7是全国各地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了50%,部分地区达到了80%以上。根据综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明显呈现制造型经济特征的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等省份。

第四类: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特征主要看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2012年,全国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为24.9%,全国各地区出口额占GDP 的比重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全国有5个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1个地区接近平均水平,根据聚类分析,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省份明显呈现外向型经济特征。

第五类:城市型经济

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根据直辖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北京、天津和上海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全国水平并逐年增加,而重庆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下降态势,北京、天津和上海呈现明显城市型经济特征①。经济特征是:面积不大,以大城市的核心区为经济中心,人均GDP在全国处于前列,各类资源的集聚力较强,服务业占比较高,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详见表11。

根据以上按照经济产业数据对各省的分类,我们将全国所有省份分成农业型经济、资源型经济、制造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和城市型经济五个类别,各省所对应的类别如表12所示②。

(2)指标权数设定。我们对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体系权重系统确立总体采用“分层构权法”,即首先确定五个一级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比例,其次在各一级指标下确定每一个分指标的权重比例。

在确定具体指标权重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专家打分法”,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系统内从事产业发展、社会发展、能源经济、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按照“分层构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然后通过测算各专家赋值的平均数,得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在总体指标中的权重。在此之后,在专家赋权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以上地区分类中各一级指标“轻重缓急”程度的不同,对专家指标赋权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指标权重设定如表13所示。

(3)指标数据选择。首先,数据选择时段为2000年以及2007~2011年。“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因此2007年是评价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起始点,同时,为了有效评价1995年以来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同样需要在2007年之前找到一个评价的初始点。鉴于1995~1999年个别评价数据的缺失,我们选择2000年作为评价起始点,并重点对2007~2011年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进行评价。其次,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开数据。一方面为了数据搜集的方便,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因为数据使用产生的争议,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历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等。此外,个别数据采取了相应方法进行了简单处理。一些指标的数据存在个别年份的缺失,我们运用前后延伸等方法对其进行补齐,比如森林覆盖率等;一些数据则通过原始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得出,比如用地区科技人员总数除以常住人口得出该地区的万人科技人员数。

(4)指标的无量纲化及其合成。由于设置指标之间存在量纲的差别,必须采用无量纲化(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各指标易于进行加总以形成最终单一数据的综合指标。同时,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的特征不同,有正指标以及逆指标,必须对不同特征的指标采取有差异的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无量纲化的方法有标准化转换方法、规格化转换方法、功效系数转换方法和指数化转换方法,本课题采用指数化转换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对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我们采取不同的无量钢化方法进行处理。正指标指那些数值增加则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比如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R&D/GDP和城市化率等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Zi=(xi/xil)×100%

其中,Z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的实际值,xil为指标的目标值(或称最大值)。逆指标指那些数值减少则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比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和恩格尔系数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

Zi=(xil/xi)×100%

其中,Z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的实际值,xil为指标的目标值(或称最小值)。

对于目标值的选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可以采取三种方法:一是设定各类型省份指标需要达到的数值标准,并以此作为目标值;二是设定所有省份各指标共同要达到的目标,以此作为目标值;三是在各省历年指标数据中选取最大或最小值作为共同目标值。第一种方法在各省份目标值设定上容易产生分歧,随机性较强;第二种方法在数值设定高低间难以权衡,主观性较强;第三种方法虽然不能体现转变的长期目标,但以此作为无量钢化的目标值可以减少前两种方法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因此,本研究采取第三种方法设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此外,各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由单指标综合计算而成,我们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合成各地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x)= ∑wizi

其中,zi为指标xi的标准化指数,wi为指标xi的权数(各省指标权数参见表8)。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得到我国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标准化指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评价指数。其中,各项标准化指标的增长率代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各层面转变的进度;而综合评价指数的增长率则代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总体转变的进度,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进展)指数。

[注 释]

① 城市型经济特征主要以四个直辖市为遴选样本,因此没有必要进行聚类分析。

② 由于有些省(市)具有多个类别的特征,因此在分类中有所交叉,在评价比较中这些省份将在不同经济特征类型类别中同时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1] Acemoglu Daron, Johnson Simon and Robinson James A. Institutions a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J]. CEPR Discussion Papers,2004:4458.

[2] Aghion Philippe, Alesina Alberto, and Francesco Trebbi. Democracy, Technology, and Growth[Z].mimeo Harvard, 2007.

[3] Aghion Philippe and Peter Howitt. Appropriate Growth Policy. Sch-umpeter Lecture[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06.

[4] Barro Robert . Democracy and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6(1):1-27.

[5] Barro Robert and Xavier Sala-i-Martin. Economic Growth[M].MIT Press,2005.

[6] Basu K. Analyt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e Less Developed Economy Revisited[M].Camb., Mass.: MIT Press, 1996.

[7] Carolina Castaldi and Giovanni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Lessons from Secular Patterns and Some Conjectures on the Current Impact of ICT Technology[Z].LEM Papers Series 2008/01, Laborator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EM), Sant'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 Pisa, Italy, 2008.

[8] Dixit A. Models of dual economies, In: Mirrless, J./Stern, N.H., ed.,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A].Proceedings of a Cference Held by the International Eonomic Association at Jerusalem[C]. London etc.: Macmillan,1973.

[9] Easterly, William. National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A Reappraisal[A].in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C].Edited by P. Aghion and S. Durlauf,2005.

[10] Fishlow, A. Review of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1,29:1728-1737.

[11] Gerschenkron Alexander.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2] Grossman G. M. and Helpman E.(1994).Endo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8: 23-44;

[13] Hayami Y. and Kikuchi M. Asian Village Economy at the Crossroads, Baltimore, MD[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2.

[14] Hirschman A. O.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 F. Carlos, G. R. Diaz-Alejandro, R. R. Mark and G. Mark (eds)[A].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Essays in Honor of Sir W. Arthur Lewi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1982.

[15] Jones, Charles. R&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103, 759-784.

[16] Kuznets 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M].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17] 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Z]. Manchester School, 1954,22 (May): 139-191.

[18] Lucas Robert.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22:3-42.

[19] Rodrik, Dani. Growth Strategies, in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M].edited by P. Aghion and S. Durlauf, 2005.

[20] Rosenstein-Rodan P. N. The Problem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A].Economic Journal, 1943,53:202-211. Reprinted in A. N. Agarwala and S. P. Singh (eds)[C].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 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21] Rosenzweig, M. Labor Markets in Low Income Countries, in H. Chenery and T. N. Srinivasan(eds)[S].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1,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88.

[22] Scott, J. C.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New Haven, CT[M].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23] Sen, A. K. Peasants and Dualism with and without Surplus Labor[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6,74:425-450.

[24] Sen,A. K. Surplus Labor in India:A Critique of Schultz's Sta-tistical Test[J]. Economic Journal,1967,77:154-161.

[25] Solow, Robert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65-94.

[2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面向2020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R].内部报告,2012.

[2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研究[R].内部报告,2011.

[29] 周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0] 郑新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1] 沈坤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2]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研究[M].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

[33] 汪同三,齐建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4] 林民书,徐向阳.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

[35] 廖胜,李成.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与途径[J].经济论坛,2009.6.

[36] 杜两省,陈太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农业经济风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

[37] 孙祖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人力资源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8]常修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点新情况和三条出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7.

[39] 曾培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07.

[40] 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11).

[41] 张卓元,路遥.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人民论坛,2005(10).

[42] 吴敬琏.政府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出路[J].江南论坛,2004(12).

[43] 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改革[N].北京日报,2005-09-05.

[44] 张伟.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9(2).

[45] 刘世锦,侯永志,石耀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就、挑战与战略[N].大连日报,2009-01-19.

[46] 陈佳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47] 顾海兵.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12).

[48] 蔡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49] 林兆木.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N].人民日报,2010-02-03.

[50] 仲平.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N].人民日报,2010-04-07.

[51] 徐秀梅.宁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定量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52] 卢中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J].发展研究,2008(12).

[53]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J].财经科学,2005(6).

[54] 吴志军,黄晓全.江西资源、环境问题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5] 张立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J].学习与研究,2006(2).

[56]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N].北京日报, 2007-07.

[57] [比]热若尔·罗兰. 转型与经济学[M].张帆, 潘佐红,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8] 张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59] 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J].科学发展,2009(3).

[60] 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

[61]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A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Zeng Zheng,An Shuxin

(Institute of Economics,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Evalu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take five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namely the demand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the upgrad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e factors,the level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iness,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and advanced assessment should be simultaneous. Among them,the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should be mainly classified and empowered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different provinces,the advanced assessment should mainly focus on the setting of the minimum and the maximum volume during the dimensionless index process. The study designed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cluding 5 first-degree indicators and 14 second-degree indicators.

Key words: local area;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assessment;Index System

(责任编辑:张丹郁)

[2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面向2020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R].内部报告,2012.

[2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研究[R].内部报告,2011.

[29] 周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0] 郑新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1] 沈坤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2]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研究[M].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

[33] 汪同三,齐建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4] 林民书,徐向阳.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

[35] 廖胜,李成.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与途径[J].经济论坛,2009.6.

[36] 杜两省,陈太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农业经济风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

[37] 孙祖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人力资源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8]常修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点新情况和三条出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7.

[39] 曾培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07.

[40] 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11).

[41] 张卓元,路遥.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人民论坛,2005(10).

[42] 吴敬琏.政府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出路[J].江南论坛,2004(12).

[43] 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改革[N].北京日报,2005-09-05.

[44] 张伟.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9(2).

[45] 刘世锦,侯永志,石耀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就、挑战与战略[N].大连日报,2009-01-19.

[46] 陈佳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47] 顾海兵.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12).

[48] 蔡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49] 林兆木.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N].人民日报,2010-02-03.

[50] 仲平.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N].人民日报,2010-04-07.

[51] 徐秀梅.宁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定量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52] 卢中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J].发展研究,2008(12).

[53]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J].财经科学,2005(6).

[54] 吴志军,黄晓全.江西资源、环境问题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5] 张立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J].学习与研究,2006(2).

[56]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N].北京日报, 2007-07.

[57] [比]热若尔·罗兰. 转型与经济学[M].张帆, 潘佐红,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8] 张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59] 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J].科学发展,2009(3).

[60] 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

[61]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A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Zeng Zheng,An Shuxin

(Institute of Economics,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Evalu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take five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namely the demand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the upgrad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e factors,the level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iness,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and advanced assessment should be simultaneous. Among them,the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should be mainly classified and empowered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different provinces,the advanced assessment should mainly focus on the setting of the minimum and the maximum volume during the dimensionless index process. The study designed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cluding 5 first-degree indicators and 14 second-degree indicators.

Key words: local area;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assessment;Index System

(责任编辑:张丹郁)

[2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面向2020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R].内部报告,2012.

[2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研究[R].内部报告,2011.

[29] 周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0] 郑新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1] 沈坤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2]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研究[M].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

[33] 汪同三,齐建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4] 林民书,徐向阳.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

[35] 廖胜,李成.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与途径[J].经济论坛,2009.6.

[36] 杜两省,陈太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农业经济风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

[37] 孙祖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人力资源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8]常修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点新情况和三条出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7.

[39] 曾培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07.

[40] 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5(11).

[41] 张卓元,路遥.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人民论坛,2005(10).

[42] 吴敬琏.政府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出路[J].江南论坛,2004(12).

[43] 张卓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改革[N].北京日报,2005-09-05.

[44] 张伟.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9(2).

[45] 刘世锦,侯永志,石耀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就、挑战与战略[N].大连日报,2009-01-19.

[46] 陈佳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47] 顾海兵.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12).

[48] 蔡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49] 林兆木.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N].人民日报,2010-02-03.

[50] 仲平.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N].人民日报,2010-04-07.

[51] 徐秀梅.宁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定量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1).

[52] 卢中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J].发展研究,2008(12).

[53]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J].财经科学,2005(6).

[54] 吴志军,黄晓全.江西资源、环境问题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5] 张立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J].学习与研究,2006(2).

[56]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N].北京日报, 2007-07.

[57] [比]热若尔·罗兰. 转型与经济学[M].张帆, 潘佐红,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8] 张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59] 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J].科学发展,2009(3).

[60] 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

[61] 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10(6).

A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Zeng Zheng,An Shuxin

(Institute of Economics,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Evalu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take five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namely the demand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the upgrad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e factors,the level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iness,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and advanced assessment should be simultaneous. Among them,the adaptability assessment should be mainly classified and empowered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different provinces,the advanced assessment should mainly focus on the setting of the minimum and the maximum volume during the dimensionless index process. The study designed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cluding 5 first-degree indicators and 14 second-degree indicators.

Key words: local area;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assessment;Index System

(责任编辑:张丹郁)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指标经济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最新引用指标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