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中国古典文献中人文文化的误读》

2014-12-08 20:55张艺赢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误读积极意义文化传播

张艺赢

关键词:古典文献;误读;人文文化;文化传播;异质文化;积极意义;消极意义

文化误读、文学误读、人文误读、甚至文本误读,产生于集体或者个体无意识或有意识偏见的比附归化。笔者认为关于文化误读一词,我们可以将其拆分开解释。

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汇,至今没有一个有普世价值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总的来说,文化是一种产生于社会的现象,是由人创造的产物,是社会和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由于它是一个长期的,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历史性的人类产物,那么个人或者某一民族甚至社会整体对于本民族或者外来文化的解读存在误读似乎也就顺理成章。因为人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对待同一事物必然具有差异性,而其构成的民族或社会可能也跟从主流思想对文化的理解造成误读。误读中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学文本的误读,也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误读,这两种误读中既有无意识的误读,也有有意识的误读,进而可以解释有些误读是有益文学发展的,而有些是误读是有悖于文学本貌的。

一、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误读

1、西方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形象的误读

当人们在接触异质文化时,由于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会将自己习惯性的思维和常识带入,而对信息进行选择、切割和解读,如此便容易出现误读。

举这样一个例子,我国古典名著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孙悟空,他的事迹可谓人人耳熟能详,这样一个中国英雄形象的代表,外国人却是这样形容的:“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声招呼摘来便吃,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造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描绘成英雄......”中国人心目中机智勇敢,敢于反抗天庭统治,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到了美国变成了“不守法”的公民形象。

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差异是由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造成的,他们无法理解在被压迫下的中国人民的经历,使得这个民族将孙悟空视为自己的偶像,人民敬佩的是他的勇气和胆识,实际上与暴力根本无关。

2、现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误读

类似的文化误读不仅在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在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中也是存在的。

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一句。这句话出自《论语》,这六个字至今仍是许多人为孝道制定的标准,古代更是一度被奉为封建时代国人传统孝道的典范。

然而,在《论语》的原文中,完整的句子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原来,人们是断章取义地解读了孔子的意思。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当父母在世的时候,身为人子,不能远游。”而是说“当父母在世的时候,人子最好不要远游,如果实在要远游的话,要‘游必有方”。

那么“方”该作何解?

我认为,依照孔子一贯的观点来对这一句话加以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其中“游必有方”的“方”,应当解释为“方圆之方”,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规矩和限制的意思。那么用现代汉语解释起来,这里的“方”的意思很可能是指被当时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行为道德规范,也可能是在当时文化环境中,父母对子女尽孝道而提出的要求,还可能是在当时的道德文化环境中,为迎合社会的要求,出游子女对自己提出的限制。更有可能三种情形兼而有之。那么也就是说,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孔子带着年轻的弟子游学列国,但他也会教导弟子安顿好家中年长的父母,遵守孝道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造成误读的两种情况

1、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读

在某些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误读是译者有意选择的结果。原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可能与翻译主体文化环境有冲突,考虑到作品翻译效果与原文含义接近的需要,以及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就要强调原作品的某些含义,弱化另一些层面的含义。

同样的词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甚至相反,当原文本表达含义与目标语言含义不契合或者冲突时,译者为了要消除原语意象与译入语意象之间的文化冲突,甚至可以改变原文意象。

举个例子来说明: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代表着阳光、幸福等积极向上的含义,而在英语中更多是与暴力和流血相联系。在翻译《红楼梦》时,译者霍克斯就是有意采取了有意误读的做法,对原文进行了再创作式的翻译。例如原著中贾宝玉的“怡红院”,在翻译时霍克斯就通过误读的方式改译成了“Green Delights”。

2.文化传播中的偶然无意识误读

这种误读往往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对象对语源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是将本民族文化内涵自动带入的结果。

以“龙”为例。“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华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的神秘图腾形象。但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智慧、力量、美善”的“龙”,在大多数的西方文化共识里却是“丑恶、作恶、愚钝”的象征。因此,西方人无法理解神秘东方的龙如何是神圣而勇猛的象征。这是长期文化浸染下形成的既定概念。

三、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在文化解读中,由于背景环境的差异性而造成的文化的误读或误解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结果也展示着文化误读的两个本质功能———有利或有害于文化的传播与接受。误读被视为文化交流中的误区,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误读时时存在于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无意识误读通常会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有时也会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比如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这无形中推动了印象派诗歌的成长发展。在这场跨文化推动文学发展的运动中,最有趣的是它的作用正是由于对异源文化的误读而产生的。对于意象诗人来说,打破传统的束缚是诗歌实现突破的唯一方式,而他们误读后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则完全是由于意向的自由。因此,庞德以中国古诗为蓝本,提出意象派诗歌必须效法中国古诗;但是实际上,中国诗歌正式因为受到格律声韵等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才具备重要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因为庞德对中国古诗、文化的无意识误读,才发展出了一系列用以支持和发展英美诗歌的理论。

由此可见,“幸运的误读,往往是新生命的源泉。”

因此,对于文化误读这一现象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允许其合理的存在,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看清问题的本质,并将其对文化扭曲理解与对文化本貌的破坏压缩到最小。

猜你喜欢
误读积极意义文化传播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