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4-12-08 21:18
紫光阁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市管理者新风尚报刊亭

不应该靠“证”培养人才

目前在一些高校里,认真的学生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拼命学习英语以及专业科目为主,目的是考研;另一种是不计代价考各种资格认证,目的是就业。但是,普通高等院校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绝不能以“证”来衡量,应尽可能切割大学教育与社会上各类资格证考试的关联,但问题是,在就业压力下,很多学生宁可放松专业学习也要报考各类资格证。

笔者认为,普通高等院校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应鼓励大学生更多地看一些经典书籍,注重个人素养的提升。如果引导措施抵不过就业利益,这就需要有国家釜底抽薪之策,减少所谓的资格证,降低大学生就业门槛。

(山东 吴兰友)

多为城市保留“文化窗口”

近日媒体报道北京朝阳区70多处报刊亭一夜之间被拆。相关方面澄清是为了“环境整治”“规范经营”。

我们常说要赓续传统、弘扬文化,可有时一些事情做起来却缺乏敬意与温情。彰显城市特色的古街老巷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建设中毁于一旦,充满文化记忆的文物古迹在保护开发的旗号下不知所终,能经得住风吹雨打,却扛不过“市容整治”;能烙进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记忆,却难以走进城市管理者的“宏伟蓝图”。“文明城市”却没有文化的栖身之所,文化产业只剩下资本的独自狂欢。念及至此,笔者心中泛出几分苦涩:历史古迹、人文景观的命运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书报亭?

文化是强大的,她饱经沧桑甚至战火洗礼,却能历久弥新、烛照未来。文化也是脆弱的,她经不起随意折腾、亵渎、践踏,因而需要精心呵护、照料、培育。当“文化窗口”遭遇“市容整治”,并非只有拆除一途,关键在于城市管理者有没有对文化的基本感知、对文化的由衷敬畏;能不能抑制疯狂逐利的躁动、改变只顾眼前的恶习;愿不愿多为都市保留一道文化风景线、为文化窗口的重新归来留存一线生机。如果说报刊亭是城市的文化缩影,那么如何对待报刊亭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城市及其管理者文化自觉程度的高低。

(山东 张永生)

为公务新风尚点“赞”

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办公楼西侧,停放着一排公务自行车,机关工作人员频频取用、归还。这是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倡导的公務活动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活动,机关干部纷纷点赞。

其实,公职人员骑自行车上班或者坐公交车上班,乃至骑自行车参加公务活动不是什么稀奇事。在国外,不但有普通公务员骑自行车,总统、首相、议长骑自行车也不是稀罕事。我国也不乏公务人员“低碳出行”的例子。从媒体报道看,不但有多位省委书记、省长骑自行车上下班,还有多名省部级高官“挤公交”问政。

所以,对于公务员骑自行车外出办公这类新风尚,社会公众应多点期待、少点板砖。我们更希望公务员骑自行车外出办公不是一个简单的作秀,更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宣传,而是一种真正的践行,并使之成为持久不变的习惯。如果能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公众一定会对这种实实在在的“走群众路线”点“赞”。

(河南 田 方)

猜你喜欢
城市管理者新风尚报刊亭
中国城市摊贩治理政策的特点和差别
孤独的报刊亭
Es la mente la que hace el cuerpo
报刊亭
案例1 “圾”遇新风尚
勤俭节约,引领生活新风尚
这次,让友好型长椅抚慰你的心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城市管理者自我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流动摊贩治理困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