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卢颖
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孙磊 卢颖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法, 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个人资料、临床特点和检查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结果 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出院145例, 总有效率为97.32%, 死亡4例, 死亡率为2.68%。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分别是:胰岛素、氯化钾和硫酸镁静脉注射, 治疗效果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率;治疗措施;效果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症状多为剧烈而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 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甚至可以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常可危及生命[1,2]。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 现患200万以上。因此, 临床上一直都是非常关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如何能降低死亡率。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个人资料、临床特点和检查情况进行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个人资料、临床特点和检查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男98例, 女51例, 年龄48~75岁, 心肌梗死位于前壁患者58例, 广泛前壁患者39例, 前间壁患者28例, 下壁者24例;其中, 有高血压的患者有35例, 有糖尿病的患者28例。
1.2 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根据心电图的变化和血清生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医生即可作出专业的病情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 也要考虑到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
1.3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引发原因
1.3.1 临床特点 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 其中有55例心绞痛加重且时间延长, 30例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18例患者无疼痛, 部分患者出现疼痛, 疼痛位于上腹部, 32例患者有全身不适如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14例患者出现下壁心肌梗死, 患者更常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149例患者白细胞均增多, 心率过快。
1.3.2 引发因素 149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有过度疲劳、过于激动、过度吸烟和饮酒、便秘、寒冷刺激、暴饮暴食等。
1.4 治疗方法 本院的149例患者都用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和胰岛素通过静脉注射方案治疗, 详细剂量分别是25%硫酸镁10 ml、10%氯化钾500 ml、10%氯化钾10 ml和10单位的胰岛素, 1次/d, 1疗程为半个月, 同时还要给予口服扩张冠脉的药物配合治疗。
本院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出院145例, 总有效率为97.32%, 死亡4例, 死亡率为2.68%。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3]。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休息和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 同时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会危及生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过度疲劳, 超负荷工作;情绪过于激动, 血压突然上升;过度吸烟和饮酒;用力大便;寒冷刺激和暴饮暴食等。
急性心肌梗死是有先兆的, 例如:突然心绞痛、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时间加长、硝酸甘油没有作用等情况都是先兆, 所以一定要引起关注,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本院149例患者都用胰岛素、氯化钾、硫酸镁和胰岛素通过静脉注射方案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胰岛素有效的加快了脂肪合成, 改善心功能;葡萄糖增加血糖浓度, 缓解心肌缺血;硫酸镁可以稳定心肌的细胞膜, 改善心律失常。这套治疗方案, 对于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有很大的意义, 值得大力推广。
[1] 金泽宁, 陈韵岱, 潘伟琦, 等.不同治疗方式对进行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5):349.
[2] 王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的原因及临床意义.实用老年医学, 2009, 23(2):153-154.
[3] 王国洪, 杨晓燕.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7):689.
2014-07-02]
1300009 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心内科(孙磊), 老年病科(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