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还可以改善吗?

2014-12-08 21:53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外交安倍

朱 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中日两国关系2012年9月以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目前正在蜕变为亚太地区最危险和最不确定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和第三大国,中日对抗的持续对于地区和全球经济都将产生重大消极影响。2014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下降47%,中日双边贸易额下降5%。2001-2006年,小泉首相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中日关系出现了“政冷经热”的复杂局面。2012年12月26日安倍政府上台后,由于不加掩饰地在外交上公然打压中国、在安全上刻意视中国为对手、在政治上蓄意挑战中国,蛮横地拒绝承认中日存在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的公务船之间对峙和在防务领域相互升级备战态势,令今天的中日关系上升为“安全危机”。未来中日关系甚至可能出现“政冷经冷”的恶劣局面。防止中日对立的国内政治及情绪化反应引发事故性的军事冲突,已成为中日两国的当务之急。

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症结在于安倍政府意识形态化的右翼保守主义政治主张和政策立场,但降低中日关系紧张程度的希望和途径取决于中日两国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味地指责安倍政府、要求日本纠正错误行动和按照单方面的意愿实现对话条件等做法,反映了某种对日政策的道义高度,但事实上难以获得有效的、积极性的政策互动,因而也就难使两国关系走出僵局。

目前,稳定和改善中日关系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逐步恢复中日两国之间政治性接触和交往,为恢复高层政治交往创造条件。利用相关的多边外交场合,直接实现两国高层政治对话,就目前双边关系中的棘手问题表达主张,重新寻求稳定两国关系的政治热情,积极、稳妥地为争议问题的降温寻找机遇,努力争取实现两国关系的止跌回暖。二是继续坚持在符合条件基础上的中日两国政治对话,在日方有实质性的举动之前不降低恢复日中高层政治接触的“门槛”,但逐步恢复两国相关机构之间功能性磋商,管控中日在东海空域和海域的对峙态势、避免出现事故性的军事冲突、避免双方军机和舰船擦枪走火。第一种选择重在显示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在两国关系如今深受两国民族主义情绪挟持之时,能够通过双方首脑的会晤,引导两国社会更多地不是着眼于争议、着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合作、和平与未来。

破解今天中日僵局,事实上这两种选择需要同步进行。不管中日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争议和恩怨,也不管两国历史曾经制造了什么样的心结,中日两国作为亚洲邻国的客观存在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在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的21世纪,如果中日之间简单地让争议、竞争、仇恨和情绪来左右两国关系,并且一味地认为只有自己才占有道德与原则的高地、一切错误都在对方,远非理性与客观的选择。中日关系从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到1978年签署和平友好条约,再到1998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一路走来并非易事,凝聚了若干代领导人的心血,也反映了两国必须走出历史、走向未来的时代趋势。只是冷战结束之后,两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两国国内政治也今非昔比,国内政治生态和社会情绪更是在塑造两国关系问题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日关系恶化的根子,说到底,在于两国不同的国内政治、舆论环境,也在于地区安全结构的显著变化所带来的政治心态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中日关系既正常、又不正常。当两个邻国发生力量对比的历史性“权力转移”之后,“安全困境”因素的作祟和发酵是正常的。安倍政府的“俯瞰地球仪外交”和“积极的和平主义”是日本作为一个大国对于中国力量崛起的必然反应。这种战略与政策调整以赤裸裸地“制衡中国”为目标,让坚持和平崛起理念的中国非常愤怒和生气。但日本这种调整的内在动力是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心、甚至是恐惧。与此同时,面对日本外交和防务战略的实质性变化,如果中国人依然习惯于一味指责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每天晚上打开电视看的都是“抗日神剧”,让自己的主流观念依然沉醉在抗日战争时代的仇恨与抗争中,不愿意正视今天中日关系的变化、不愿意客观分析战后日本政治与社会心态变化的内在逻辑,更不愿意卸下情绪性的历史包袱,那并非认识和处理对日关系的明智做法。

进一步说,如果安倍政府继续不顾日本国内的和平主义思潮,随意改变日本在二战后的宪政主义道路,进一步通过修改日本宪法实现扩军备战,继续固执地将打压和挑战中国作为自身的政治与外交资产,这样的日本将是中国长期的、主要的战略对手,是中国未来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要真正克服和战胜这样的对手,我们更不能一味地靠情绪、靠悲情。如果历史注定日本永远是中国崛起“绕不过的坎”,中国更需要在坚定的战略决心之外,推出与日本进行长期战略竞争的计划和行动。为此,在处理对日关系上,中国要有“硬”和“软”的两手策略。“硬”的一手,是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内经济、革新体制、实现“中国梦”基础上的“强国梦”和“强军梦”。另一方面,长期的对日斗争准备更需要柔和、理性、不乏原则但又能够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对日外交战略。具体来说,该谈的时候要谈、该接触的时候要接触、该表现诚意的时候要表现诚意。在发展自己力量、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开展的这种“柔性外交”,并非放弃原则、更不是轻易地作出无原则的让步,恰恰是让中国所坚持的原则和立场能够得到更好理解和传达的途径。

中国对外战略竞争的长期性,更需要在对日关系上显示应有的“柔性外交”一面。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着中日两国,看着这两个最有实力的亚洲国家究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中国的对日政策需要占据国际外交斗争的道义制高点,而并非只是屈就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和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政治领导人愿意与日本领导人举行接触和对话,这不仅会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也是中国向国际社会表达改善对日关系诚意的现实需要。安倍一方面在国外访问时四处指责中国,另一方面屡屡发声要求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双边首脑会议。这一提议很大程度上只是安倍政府对于稳定日中关系、改善国内支持率的一种“短期行为”。如果我们一概拒绝,就等于给世界留下“日本想谈、但中国不想谈”、“日本主动、中国总是被动”的印象。即便我们明知一次中日APEC双边首脑会谈不会实质性改变日本目前对抗中国的方针,但同意会见和同意会谈不是简单地考虑是否能够说服安倍,而是要争取日本国内的“良心资源”、争取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对日外交一定要有“以柔克刚”之力,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责任、智慧与决心。

倘若安倍在中日首脑峰会之后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则更可以向世界揭示安倍政府的顽固、偏狭甚至不可理喻。安倍参拜不仅面临亚洲国家的反感和反对,也引起了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对于安倍外交与安全战略走向的批评和警惕。安倍政府想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从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亡灵身上寻找今后日本精神动力的做法,只会向世界证明它不值得、也无法得到中国的尊重,也不值得、不可能得到世界的尊重。中国争取主动稳定和管控中日关系的善意与责任,将会使得安倍政府意识形态化的右翼主张在国内、国际陷入困境。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外交安倍
跳脱对安倍的悼颂与赞美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明仁天皇“暗战”安倍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中日専門家が見た「習——安倍会談」
外交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