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育超
中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作为两大邻邦心灵沟通桥梁的文学一直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顺应中俄两国在文化、经贸、科技等方面交流的需求,在2014年首届中俄博览会期间,倡导了第一届中国—俄罗斯(哈尔滨)文学合作交流会,旨在发挥文学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
搭建中俄文化交流新桥梁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东北网和中国驻俄罗斯联邦使馆文化处承办的首届中国俄罗斯(哈尔滨)文学合作交流会于2014年7月3日—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交流会以“中俄文学交流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主题,探讨当代中俄两国文学作品对人民现实生活状态的反映和影响,分析中俄两国文学作品交流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阐释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其在文学表达上的一致性,搭建两国文化交流新桥梁。
参加这次交流会的有中俄文学交流界的知名学者吴晓都、当代作家迟子建、中国俄罗斯文学界的夏忠宪、俄罗斯当代作家波波夫,还有车臣共和国作家联盟主席伊布拉吉莫夫等中俄文学界名人。
会上,中俄两国作家及相关人员经过广泛的交流和畅谈,提出希望并倡议今后借助中俄媒体的力量不断宣传两国新作品,两国文学界朋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群体互动,把适合两国读者阅读的中俄文学作品更准确全面的翻译出来。
作家毛秀璞在会上交流时说,中俄两国都是大国,但是太缺乏交流了,尤其是当代诗人之间的交流。“哈尔滨举办这样的文学交流会太有必要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使我们广大的读者知道俄罗斯作家在想什么,俄罗斯的朋友也会了解中国的作家在做什么、想什么,并把交流成果带回国去,这对增进中俄两国的传统友谊非常必要。”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吴晓都在会后与笔者交流时也表示,人类永远需要文学,这是人们需要的文化种类,在近二三百年俄罗斯文学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只有通过交流才知道对方文学目前的一些状况,而不只是停留在图书馆对以往文学的了解,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一些对当下文学的关注问题,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对当下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了解。
车臣共和国作家联盟主席伊布拉吉莫夫在会议交流中说,他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哈尔滨,非常感谢这样一个作家、诗人、作曲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这次交流会对当代社会来说非常必要,当代社会不仅应该有经济贸易、科技方面的交流,还应该有文化文学方面的交流,以便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阿穆尔共青团真理报记者苏杰伊金娜在回国送行晚宴上同笔者说,首届中俄文学合作交流会是前所未有的,非常有趣,非常有益,为中俄作家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促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了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中俄文学交流合作会越办越好,也希望以后能够参加第二届、第三届文学交流会。
中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俄两国比邻而居、山水相连,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两国交往日益频繁。早在18世纪初期,中国人就出使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写成了第一部记载俄国地理和风俗人情的著作《异域录》。渴望自由的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从小就向往中国,他在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中描写了迷人的中国风光:“在迷人的田野里,五月的轻风吹来了凉爽,在飘动的树丛的阴影里,中国的夜莺在歌唱”。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做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人产生了深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在晚年,他遗憾地说,假如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到中国去。据统计,上世纪20—30年代,我国共翻译出版俄罗斯文学作品100多种。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
新中国建立后,翻译俄国文学达到高峰。据统计,新中国建立后的10年间,中国共翻译出版俄国文学艺术作品3000多种,总印数近9000多万册。1949年以来,已有5000多位俄国古典和现代作家的作品被译成中文,基本上覆盖了俄国古典文学和苏联各民族文学中的代表作。苏联文学作品在中国人中间有着千千万万忠实而热心的读者。这些作品影响了许多中国人。中国的两代人是读着俄罗斯文小说,看着俄罗斯电影,听着俄罗斯音乐长大的。俄罗斯电影中,冬宫的宏伟与华美,使我们赞叹不已。而柴科夫斯基等俄国音乐家创作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旋律,使中国人听到了俄罗斯民族的心声,温馨浪漫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充满诗情画意的“红莓花儿”,低沉悲凉的“伏尔加船夫”号子,奋发昂扬的“喀秋莎”,舒缓优美的“天鹅湖”,至今仍是很多中国中年人的最爱。
习近平主席在索契冬奥会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说,“我年轻时多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索契完成了这部著作。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可见这些俄罗斯文学作品对中国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然而,现在的中俄文学作品相互都翻译得太少,我们很少看到俄罗斯现代的电影、电视剧,很少听到俄罗斯的现代音乐。俄罗斯观众对我国电影的了解也仅限于功夫片。
不断拓展中俄文化交流的渠道与平台
在策划筹备首届中国俄罗斯(哈尔滨)文学活动交流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认真思考如何使今后举办的文学合作交流活动能展示出文化内涵和文学精神,使共同的情感走入人的心灵,博得共鸣。笔者有以下思考:
其一,充分发挥文学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
俄罗斯是黑龙江省需要重点对外推介的重要国家,也是黑龙江省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国家。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冬奥会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专访时充分强调了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这为黑龙江省今后加强对俄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首届中俄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为黑龙江省今后加强对俄文学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良好的机遇。今后黑龙江省要充分发挥中俄文学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通过文学的交流合作,促进中俄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的提档升级。
其二,进一步广交朋友,拓宽与俄罗斯的文化、文学的合作渠道。
目前,黑龙江省在俄罗斯的文化影响力还比较微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合作交流渠道太少,不能很好地做到借船出海。通过与俄罗斯新闻社、俄通社-塔斯社和俄罗斯的国家级文学艺术组织机构沟通与交流,搭建新的桥梁,向俄罗斯展示并传播黑龙江正面形象。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大潮和市场冲击,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传统的中俄两个文学大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源在坚守与开放的张力中保持自我,促进彼此繁荣。
其三,以举办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为平台,提升黑龙江省国际影响力。
文化文学交流是对外推广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文化和文学可以拉近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和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增进友谊,扩大宣传效果。文化和文学具有渗透功能,富有长久的影响力。事实证明,通过跨文化和文学交流,宣传黑龙江省独特的冰雪文化、黑土文化、民族文化,可以扩大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丰富黑龙江省文化文学交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其四,加强中俄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推广。
近年来,中俄文学作品相互译介与出版还比较少,我们重复的还是那些苏联时期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家作品,黑龙江省应以文学交流会为契机,让更多的黑龙江本土作家的作品走进俄罗斯,丰富俄罗斯人对黑龙江省的了解和认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