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军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7)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的结合,是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刚起步,逐步从原来中专体育课程体系延伸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转变,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领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高职体育教学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体育教学的灵活性与新颖性难以呈现,主要体现于“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协调,教学模式与方法缺乏创新,以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为主,采取“填鸭式”教学,较少顾及学生的感受与实际需求;注重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片面强调统一性与规律性,较少顾及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1]基于此,启发式教学运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中不失为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之一。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从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各自有效的手段,借鉴教与学的互动作用,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各自特殊作用,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体育教学任务。”[2]启发式教学是国内外古往今来备受人们重视的优良的教学理念,在绝大部分教育学教材中它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原则。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在《论语》中其经典论述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是:未到学生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之时,不去引导他思考,未到学生想表达而又无法表达之时,不去指引他表达。举一个实例启发学生,而学生不能自己领悟其他关联的事理,就不要直接告诉他。孟子在《学记》中更有极为精辟的概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意是: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但不要压抑他们,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但不要代替学生得出结论。近一个世纪后,苏格拉底创立“产婆术”,即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应像产婆助产一样,用问答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正确答案。第斯多惠则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3]
启发式教学具有适切性、主体性、互动性、发展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能迎合学生的体育需求、水平及特点要求,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觉性、成长性得到较好发挥,使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见启发式教学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技能发展,又能针对教学变化发现问题,从而使得教学富有成效。而目前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特点,往往按照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为顺序进行。该模式忽视了学生自我目标的提出和追求动力的有关机制,教学环节方面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在教学的基本部分,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即往往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经验出发,以教师主要讲解、学生练练习为辅,教师给予纠正学生产生的错误动作,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由教师给予评价。[4]显然,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锻炼的时间,思考探索问题没有余地,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强,课题气氛较沉闷,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悖于素质教育发展。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如果一味突出学生的地位,任意让学生选择适宜自己的体育项目及练习时间,会直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一种“放羊式”的体育教学。为此,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突出,那么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就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5]由此可见,教师要掌握多种体育教学模式,有针对性贯彻启发式教学,使之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得到合理运用,既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锻炼时间与问题思考,又能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该方法就是把平时熟悉的知识,向学生们直接地演示和示范,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如在学习三级跳远技术中,运用挂图把助跑、单脚跳、跨步跳、跳跃、落地等动作向学生们讲解及示范,同时结合多媒体录像清晰演示给学生们观摩,使学生产生直观印象,从模仿到学会该动作,以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
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和接受力。高职教学最大的亮点在于能结合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正是这样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和培养职业体能的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未来岗位和自己身体哪个部位衔接较大、所需要体能较多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练习在今后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对站、坐、立等各种工种有何影响,应如何根据各种主要工作姿态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练习。
该方法主要引导学生把所要接受的练习动作与平时认识事物联系起来。例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学生压手腕比较僵硬,那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鞭打”的动作,比喻为投篮压手腕的动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技能也得到提高。
对比可以视为概念、观察、视觉、动觉上的对比,在对比中求同存异,找到练习的可行性办法。
有效的练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任务、目的、要求开展的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组织竞赛等都是练习启发的有效形式。”[6]如民族传统体育的竹竿舞对动作步伐、音乐的节奏要求较高,而学生跳竹竿过程中夹脚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在上课的导入部分,选择“兔子舞”作为练习学生动作步伐、音乐的节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与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客体,而且是认识的主体,因而教育者最好不要把学生当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为任何人不论是认识一个新事物,解决一个新问题,还是掌握一个概念、原理,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而是能动的潜能发挥器,不是被塑造者而是自我指导者”[7]只有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正确的学生观,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才有可能。要求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教材内容,通过启发、引导、设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问则思,思则疑。鲁宾斯坦提出,“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8]。在篮球教学中无论是篮球运动的发展,还是篮球比赛规则的掌握,或是篮球技战术的练习,教师注意设疑、激疑,提问切中要害,问题发人深省,学生的思维会异常活跃,整个课堂被紧张、兴奋、奇妙的思考讨论氛围包围,在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推动下,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步步加深,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新知,经过自己的探究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如球类项目是群体性的体育运动,选修球类项目的学生绝大部分出于对它们的喜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练习发表不同见解,使学生心情舒畅、大胆质疑、畅所欲言,在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中探取相关的知识和内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制定练习方案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又为将来的职业服务。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摒弃了传统的“注入式”体育教学方法,为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供一种可行性思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依据高职教材的特性、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因素,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拓展实现体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新途径。
[1]万绪鹏,许万林,牛健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J].职业与教育,2013(25):41-43.
[2]崔铁成,张宗程,刘文娟.技能掌握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中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121-123.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79.
[4]李建勋.谈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6(30):148-149.
[5]郭梅君.体育课中的“启发式”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132-133.
[6]吴佑年.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J].职业与教育,2007(5):150-151.
[7](美)布鲁纳(J.S. Bruner),邵瑞珍.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9,55.
[8]鲁宾斯坦.普通心理学原理(第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46:347.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20.